针对政府处理宅基地纠纷不满意,如何寻求法律途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18 04:10:07 478 人看过

不服政府处理宅基地纠纷的,需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样的规定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而对当事人强制执行。

不服政府处理宅基地纠纷的,需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指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所有权、使用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和行政机关发生了行政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的案件。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样的规定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而对当事人强制执行。

-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定义及特点

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诉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2. 保护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法院审查:行政诉讼的裁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

4. 程序法定:行政诉讼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起诉期限、举证期限、开庭审理等。

5. 司法保障:行政诉讼得到司法保障,人民法院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保护合法权益、规范行政行为、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在宅基地纠纷方面,不服政府处理的话,需要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而如果是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则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定可以让法院更方便地进行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从而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并便于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对当事人进行强制执行。而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则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诉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针对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合法权益、法院审查、程序法定和司法保障等方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7: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宅基地纠纷相关文章
  • 寻求法律帮助:离婚纠纷解决途径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这是必经程序)。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公民的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公民的房屋产权到期无需操作,因为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是住宅类型的房屋的话,是可以自动的续期的。房屋产权纠纷案件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私底下协商来进行解决,同时也可以通过到法院来起诉进行解决,房屋确权的时效规定是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办理各种房屋权属登记,承办初审、复审、审批职责的区房管局、市房产交易所、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承担的办理事项,符
    2023-07-16
    294人看过
  •  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寻求途径与方法
    该段内容讲述了解决民事纠纷的四种方法,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自愿、互谅、友好地解决纠纷;调解是指第三人在纠纷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主持纠纷解决;仲裁是指由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裁决;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法院解决纠纷。解决民事纠纷的方法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和解是指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自愿、互谅、友好地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调解是指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通过第三人在纠纷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主持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 解 决 民 事 纠 纷 的 方 法 : 和 解 、 调 解 、 仲 裁 和 诉 讼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其中,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消除纠纷;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员进行调解,协助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仲裁是指由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诉讼是指由法院进行
    2023-09-01
    147人看过
  • 买房纠纷处理如何找准法律途径
    房地产纠纷,作为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民事争端,主要涉及到房屋以及土地等相关权益的争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公民,您有权利采取以下四种方式来有效地解决房地产纠纷:首先,通过与对方展开积极的谈判,寻求友好协商达成共识;其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可申请相关仲裁机构进行公正裁决;再者,可寻求具有调解职能的第三方组织或人员协助,以期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解方案;最后,若以上各种手段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可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
    2024-08-19
    278人看过
  • 不服人民政府对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到哪儿起诉?
    不服人民政府对宅基地纠纷,应当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谓不动产,是指土地及其附着物。所谓附着物,是指建筑物、山林、水流等,都是和土地结合在一起的物。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指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所有权、使用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和行政机关发生了行政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的案件。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样的规定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而对当事人强制执行。
    2023-06-06
    223人看过
  • 超过30年的宅基地纠纷法院如何处理(宅基地纠纷法院不受理)?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又称法院对民事案件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和解决纠纷的范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首先涉及到民事案件的识别标准是什么,还涉及到与其他机构、机关处理民事诉讼的权限分工。从理论上讲,民事案件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标准:(1)纠纷发生在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2)纠纷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这是指在发生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平等关系;(3)争议的内容是有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权利义务之争。三、法院不受理宅基地使用权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有一定的主管范围,超出主管范围,人民法院即没有审判权。对当事人之间因宅基地而引发的纠纷,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争议,双方宅基地使用证存在着界限不明确或界限重合或双方均
    2024-05-17
    383人看过
  • 患者寻求医疗纠纷法律帮助的途径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解决,尤其是需要经由诉讼解决时,患者或其家属往往需要面对许多医学专业和法律专业的知识,这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不堪重负,甚至于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在索赔过程中遭受损失或索赔失败,因此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医疗事故索赔极为重要。总的来看,患者或家属在寻找专业帮助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一)充分利用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等社会关系,挖掘身边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寻求身边的医学专业人士帮助。部分案件中,有来自医院的医生或者其他医学专业人士作为受害人或其家属的委托代理人出席。他们虽然不是律师,无法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但是其医学背景知识却可以帮助受害人或其家属判断医院方提供的证据,在医学方面向法院提供专业的解释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人作为委托代理人出席诉讼阶段活动,因为其不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工作者身份,依据的是公民代理程序。《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
    2023-06-08
    113人看过
  • 宅基地纠纷镇政府拖延
    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土地征收中最重要的书面文件之一。一旦协议签订,被征收人的权利就有了保障,征收维权一般也已接近了尾声。然而实践中的情况却是错综复杂的,个别地方政府在协议签订后试图“赖账”,不积极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置被征收人的权益于不顾。那么当面临这种情况时,被征收人又该如何应对呢?案情简介:被赖掉的83户补偿权益贵州省六盘水市某县人民政府与当地83户村民签订《房屋拆迁过渡协议》,约定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一个月内,村民必须将自家房屋自行拆除。而村民则会被安置到指定的安置区并享有一定面积的宅基地,同时政府另行支付一笔征收补偿费。然而当村民们自觉将房屋拆除后,却仅仅领到了前述的补偿费。政府在协议中承诺安置的宅基地始终没有兑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6年!6年间村民多次与政府方进行沟通,政府却以各种理由对村民的诉求置若罔闻。无奈之下,这83户村民决定委托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征收维权律师杨念平
    2023-03-08
    201人看过
  • 政府征用宅基地,如何应对?
    政府会给予相应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它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它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宅基地被征用会赔偿吗(一)我国法律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
    2023-07-15
    307人看过
  • 能否在民法典下寻求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的诉讼解决途径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无法协商处理的可以起诉,但起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都是利用他人土地从事建造活动,且均可在集体土地上设立,但两者仍属性质不同的用益物权:(1)权利主体的身份限制不同。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且限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基本上没有限制,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无不可。(2)权利内容不同。例如,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转让、抵押或投资入股,而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抵押及出资。(3)取得方式不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采取审批的方式,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通过出让或划拨方式。(4)设立要件不同。宅基地使用权无须登记即可设立,而建设用地使用权以
    2023-07-04
    271人看过
  • 寻求司法救助:关于征地拆迁不满意行政申诉的途径
    不服征地拆迁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
    2023-07-14
    480人看过
  • 当地政府处理宅基地纠纷程序存在问题
    一、不服人民政府对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当事人可以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规定很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而对当事人强制执行。对劳动仲裁裁决书不服的处理依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
    2023-08-08
    184人看过
  • 倒卖宅基地如何量刑,宅基地买卖途径
    一、倒卖宅基地如何量刑倒卖宅基地构成犯罪的,按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犯罪情节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二、宅基地买卖途径1、交换宅基地使用权交换宅基地使用权,在法律上即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当事人之间以交换意思表示为特征,将相互享有使用权的宅基地进行交换,双方之间互找差价或者不找差价的合同行为。2、转让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将去所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由他人支付价款的法律行为。3、租赁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宅基地使用
    2024-02-01
    152人看过
  • 政府规划的宅基地建房可以买卖吗,宅基地买卖途径
    一、政府规划的宅基地建房可以买卖吗政府规划的宅基地建房的,房屋只能由同村村民之间交易,出售房屋后不能再申请使用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
    2023-06-15
    414人看过
  •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依法由人民政府处理
    最近,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相邻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在告知本案应依法由人民政府处理后,依法裁定驳回原告鹿某的起诉。原告鹿某与被告是南北方向前后邻居,原、被告建房均较早,建房时均未经土地部门、规划部门定点划线,1991年双方均领取了宅基地使用证,双方各自的宅基地使用证与实际使用的宅基地面积有一定的出入,双方是叔侄关系,在互谅互让前提下,多年来一直和睦相处。2000年以来,双方因家族琐事和邻里纠纷产生矛盾,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建在自己宅基地范围内的院墙,被告则认为原告主房建到了自己宅基地范围内,是原告侵权。该纠纷经村委会和土地所处理但一直未予明确答复,2004年5月,原告把被告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拆除侵权的院墙。贾汪区人民法院认为,双方纠纷源于宅基地界线不清,实质是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依法由人民政府处理,在调解无效后,遂作出前文裁定。评析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有一定的主管范围,超出主管范围,人民法
    2022-04-11
    374人看过
换一批
#宅基地使用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一)协商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二)行政解决。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 更多>

    #宅基地纠纷
    相关咨询
    • 改变宅基地使用用途政府如何处理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16
      村民有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义务,不得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未经依法批准,村民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5条第1款第(二)项的规定,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收回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如果因法定的事由,村民需要改变宅基地用途的,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须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即有关当事人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
    • 如何应对贷款合同纠纷并寻求法律解决途径?
      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02
      起诉状内容如下: 1. 当事人信息: - 原告姓名(男/女)、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 被告姓名(男/女)、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 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 - 基于上述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以及被告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 不服人民政府对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应该怎么办?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7-09
      一、不服人民政府对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当事人可以在宅基地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规定很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便于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而对当事人强制执行。
    • 针对保险纠纷的法律途径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1
      保险纠纷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法律其他规定等。
    • 法律途径如何处理医疗纠纷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2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途径: 1、调解。医患沟通、第三方调解。 2、协商。双方共同协商解决纠纷。 3、法律诉讼。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