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人员能够成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违法主体:
(一)资产评价师
公司建立的发起人以什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能、土地使用权作为自己股款的,其在公司中的所持股份数额,应由资产评价师作出评价,并拿出相应的资产评价陈述,核实产业,不得高估或轻视作价,
(二)注册会计师
公司建立的发起人应当一次性地按所认股份的数额缴足股金,并由规章规则或许事先约好的银行或其他金融单位出具收款单据。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应有满足的注册资本,关于发起人认购股金及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状况,注册会计师应该仔细核实有关账目,加以验证,出具有关证明资料。
(三)审计师
审计师代表国家依法对行将建立的公司金融状况进行审计,其间包括对股份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会变化状况表、接连二年的运营状况表等依法进行检查,对虚伪的,能够使认购股票的法人或公众股民遭受严重经济丢失的公司文件应及时予以揭露,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反之,假如出任检查的审计师与公司歹意串通,为公司出具虚伪的证明文件,使其他法人或公民在经济上遭受丢失,形成严重影响,则该审计师构本钱罪主体。
(四)其别人员
除上述三类人员外,法令服务人员及其他行使评价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职权的人亦可成为本罪主体,这些人虽不具有评价师、注册会计师及审计师的职称(如未取得注册会计师资历的会计师),但受托付从事了评价师、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法令服务的作业,所出具的证明文件,相同具有法令效力。因而,这些人亦可能构本钱罪的主体。
(五)依据刑法规定,单位也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假如评价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或法令服务机构等单位与公司歹意串通,指定其人员为该公司出具虚伪的验资证明等文件,情节严重的,则该单位也能够成为本罪主体。
-
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改名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277人看过
-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能不能取保候审
177人看过
-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主体与客体
64人看过
-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如何做无罪辩护
333人看过
-
首例因涉嫌触犯“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西城区法院开
153人看过
-
保释程序:犯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人如何申请?
125人看过
土地使用权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中的一种,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发放的,用于开发、经营、使用土地的一种特有权利。 这种权利可以是由土地使用者自行使用土地,也可以是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给他人,甚至是进行抵押贷款。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土地使用者可以对... 更多>
-
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涉嫌哪些内容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2虽未达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过程中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的; 2.两年内因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概念是什么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构成特征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3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什么(一)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概念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及其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为评估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有关公司成立或经营情况的各类虚假的证明文件。2
-
该怎么解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7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职责的人员或单位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特征如下:第一、此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为评估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有关成立或经营情况的各类虚假证明文件。第二、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三、此罪的主体是具有一定身份
-
冒充案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多久可以立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4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还有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情形,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罪只能由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构成。
-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法条及司法解释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8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一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虚假证明文件虚构数额在一百万元且占实际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