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二级伤残都有什么赔偿?
交通事故二级伤残都有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交通费、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
(一)概念:残疾赔偿金是指由于相当严重的人身损害,指使受害人身体残疾或者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其收入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在此种情况下给予受害人一定数额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
(二)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残疾赔偿金的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八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2、侵害他人身体致使其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生活补助费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
(三)计算公式: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赔偿年限乘以伤残系数
如果赔偿权利人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则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二、交通事故残疾辅助器具费如何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在受害人因人身伤害致残的情况下,为补偿其丧失的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备的生活自助器具,如假肢、轮椅等并因此而支出的费用。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计算公式:
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所以目前我们国家关于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具体的赔偿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一般情况之下如果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导致他使人经过司法鉴定之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伤残等级的话,不仅仅是需要赔偿,比较
-
交通事故伤残二级赔偿包括哪些费用
228人看过
-
八级伤残交通事故怎么赔偿的?
468人看过
-
医疗事故二级伤残赔偿内容有什么
1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重伤二级是什么情况?
474人看过
-
2023成都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赔偿多少
149人看过
-
成都市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赔偿有哪些2024
201人看过
-
怎么构成二级伤残,交通事故二级伤残如何赔偿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2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规定的二级伤残伤情有哪些: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b)完全性失语;c)双眼盲目5级;d)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e)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2头面部损伤致:)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2020二级伤残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5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二级的伤残系数为90%)。上述所有赔偿费用再乘以50%即为对方赔偿数额。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
-
交通事故二级伤残100w够赔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4-05-03交通事故二级伤残赔100w是可以的。具体金额主要看受伤者的年龄和受伤者生活地区的消费水平。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二级伤残怎么计算福建在线咨询 2021-05-071、因交通事故受伤而致二级伤残的,应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任来进行赔偿,作为伤者,可以要求赔偿的主要项目是: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2、在具体赔偿时,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应先由对方的保险公司的交旨险赔偿限额内全额进行赔偿,超过部分可由对方按事故责任进行赔偿,如果有第三者责任险的,则可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险赔偿限额内进行赔
-
交通事故的伤残怎么赔偿? 十级伤残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8除了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膳食补贴等费用外。 还需要对伤残程度进行理赔,理赔的标准是: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按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60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一年,75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