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能力证明力和证据三性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9:41:26 252 人看过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

证据三性如下:(一)合法性;(二)关联性;(三)客观性。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所应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的大小。、

一、证据格式要求

可以表明证据的三性。

第一,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是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第二,证据的关联性,这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第三,证据的合法性。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

二、立案前取得的证据有效吗

立案前采取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是有效的。

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或毁灭证据都是触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2日 22: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探析短信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1短信概述所谓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短信是伴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产生的一种电信业务,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网,传送文字或数字短信息,属于一种非实时的、非语音的数据通信业务。伴随着短信从手机扩展到小灵通及固定终端、从数字移动通信网扩展到固定电话网,人们对短信的认识也不再仅看作是数字手机的专利,业务形态在改变、网络要素在变化、信息内容在丰富,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只有两点:一是短信的信息长度,始终是不超过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70个汉字,这与短信基于通信系统的信令网传送内容的机制密切相关。二是短信传递的方式——存储转发,当用户无法接收时,短信不会丢失,暂时存放在短信中心,当用户重新登录进网的时候,短信会迅速递交到用户手机上。这些与生俱来的特点,使短信具备了传递准确可靠、迅速及时的优点,使短信具备了影响人们的习惯的基本条件。因此,短信走进法律
    2023-06-07
    257人看过
  • 主观证据和客观证据的区别
    证据的主观性是指证据的形成,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证据收集、认定、查证等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证据,它是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获得的并且能被验证的,与客观事物有关的或与客观论证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有关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证明是真实的信息,客观事实。关于本罪主观方面的证据(一)证明本罪主观方面的主要共性证据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1)吸收公众存款的动机、目的及预谋情况;(2)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是否具有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经营权;(3)吸收公众存款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分工、实施、经过、结果,以及是否曾受过査处、行政处罚等;(4)所吸收存款的存款人范围、身份及存款数额、去向等;(5)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犯意提起、联络、分工及共同犯意下实施的行为。2.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证实行为人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手段、数
    2023-08-01
    111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指能否在审判中用来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的、并且必须由审判人员加以判断的事实,也就是有无充当证据的资格,在英美证据法上,又称为证据的可采性。明确证据能力的意义在于:1、没有证据能力的材料,不得在法庭审理的证据调查阶段提出来进行调查,不仅控辩双方不能请求进行调查,法官也不得依职权主动进行调查;2、控方或辩方对于相对方请求在法庭上调查的某一材料的证据能力存有异议的,原则上应当在法庭审理以前申请排除,由法官作出是否排除的决定;3、经过法庭调查后判明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法庭应当依职权或者应当事人的异议声明予以排除;4、审判人员不得把没有证据能为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如有违反,因此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上诉。证据能力属于法律问题,可以由法律加以限制,如规定违法方法获得的口供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等。一般来说,英美法系国家基于陪审团审判和当事人举证原则,对于证据能力限制较严,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实体真
    2023-03-21
    262人看过
  • 证据证明力的判断原则
    一、证据证明力的判断原则证据证明力的判断原则如下:1.相关性原则:就是指作为证据内容的证据材料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客观的联系。2.实体公正性原则:实事求是,忠于事实,还案件的本来面目,是收集证据的关键。3.程序公正性原则:证据的收集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严格依据刑事诉讼法排除非法证据规则。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小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一般是直接证据大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但能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共同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判断一个证据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关键要看该证据能否单独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三、证据的八种法定形式证据的八种法定形式如下:1.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3.
    2023-05-22
    312人看过
  • 显示证据的证据力
    刑事诉讼法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或者说是指证据材料能够被法院采信,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所应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证据能力的规则如下:1、证人资格规则。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对案件事实所做的“证言”,不具有证据能力。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3、证据须经质证的规则。除了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案的情况外,所有证据材料都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没有经过质证,就不具有证据能力。4、限期举证规则。当事人如果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证据,切不属于“新证据”的范围,则该证据材料不具有证据能力。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除外。5、调解或和解中对事实的认可不得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的规则。6、证据能力受限制的规则。某些证据须符合一定条件才具有证据能力。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的大小或强弱。证据之间证明力的
    2023-07-11
    220人看过
  • 质证应当审查证据的证据能力
    (一)质证应当审查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据能力,即证据资格或者称为证据的可采性。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的特征,因而质证要围绕这“三性”,并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任何一个具体事实,要成为定案的根据,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1.证据的真实性;“真实性”,主要是指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比如,为证明第三者与被告来往密切的电话清单,上面因为没有电信部门的盖章,因此,对于该通话记录的真实性,在一方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法院就很难予以采纳。对证据真实性的要求,主要在于庭审时,需要当事人将证据原件一并带上,准备接受对方质证,切不可将关键证据的原件遗忘,造成诉讼中的被动。2.证据的关联性;“关联性”,主要是要求出示的证据与本案争议焦点有关联,而不是与本案无关。比如,在离婚案件中,原告提交了被告舅舅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的判决书,欲证实被告家有家庭暴力的遗风。这里,被告就可以对该
    2023-06-14
    171人看过
  • 书证和证人证言的区别,哪个证明力高
    书证和证人证言的区别,哪个证明力高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十一条人民检察院认定案件事实,应当以证据为根据。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指控犯罪时,应当提出确实、充分的证据,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对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都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第六十二条证据的审查认定,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是否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第六十三条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或者提起公诉的案件,证据应当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第六十四条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2024-04-11
    154人看过
  • 原始证据证明力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原始证据的证明力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第七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
    2023-03-04
    419人看过
  • 诉讼的证据种类和证明力是什么
    诉讼的证据种类和证明力是什么证明力是指能否在审判中用来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的、并且必须由审判人员加以判断的事实,也就是有无充当证据的资格,在英美证据法上,又称为证据的可采性。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因此,审判人员在运用这一证据时应注意防止将虚假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对于当事人的陈述应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进行审查核实,以确定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2、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这种物品之所以称为书证,不仅因它的外观呈书面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它记载或表示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从司法实践来看,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
    2023-02-23
    107人看过
  • 收据的证明力如何?
    收据具有法律效力。内容完整、其上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收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日常的收据应具备交纳人、收款人、交付原因、内容和时间五个要素。一、收条的作用有以下几种:1、收据的法律作用只是用来证明书写人收到一定钱或者物的凭证;2、个人向单位或某一团体上缴一些有关费用或财物时,对方需开据收据,以示证明;3、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各种钱物往来,均应开据收据。二、收据上的定金不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双方协商。合同双方可以就定金退还的问题友好协商,协商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快捷、利于执行;2、诉讼解决。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就定金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案情并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就合同定金问题作出裁判。总之,收据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收据上的定金不退当事人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诉讼的方式解决,合同双方可以就定金退还的问题友好协商,协商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快捷、利于执行,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就定金问题向法院
    2023-07-01
    402人看过
  • 短信电子证据证明力
    所谓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短信是伴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产生的一种电信业务,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网,传送文字或数字短信息,属于一种非实时的、非语音的数据通信业务。伴随着短信从手机扩展到小灵通及固定终端、从数字移动通信网扩展到固定电话网,人们对短信的认识也不再仅看作是数字手机的“专利”,业务形态在改变、网络要素在变化、信息内容在丰富,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只有两点:一是短信的信息长度,始终是不超过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70个汉字,这与短信基于通信系统的信令网传送内容的机制密切相关。二是短信传递的方式——存储转发,当用户无法接收时,短信不会丢失,暂时存放在短信中心,当用户重新登录进网的时候,短信会迅速递交到用户手机上。这些与生俱来的特点,使短信具备了传递准确可靠、迅速及时的优点,使短信具备了影响人们的习惯的基本条件。因此,短信走进法律领域也
    2023-05-01
    70人看过
  • 直接证据的证明和间接证据的证明
    一、直接证据的证明直接证据: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也就是说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直接证据主要有以下五种:其一,当事人的陈述。其二,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其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其四,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其五,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一旦收集到确凿的直
    2023-06-03
    300人看过
  • 刑事证据证明力合法性是如何规定的
    1、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调查。《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2、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一、检察院补充起诉的法律规定检察院补充起诉的情形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后,发现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
    2023-03-12
    458人看过
  • 证明自己有能力抚养子女的证据
    孩子由谁抚育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也是处理离婚后子女抚养归属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在此前提下,再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情况: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因素。2、应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4、10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随父还是随母,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二、收集哪些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呢?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2,双方父母基本
    2023-04-01
    7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证据的三性与证明力分别是指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25
      证据三性是指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所起的作用。所有的证据都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但证据不同,其证明作用力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即证据证明力的强弱有所不同。 《证据法》第5条,本法所称证据力,是指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 对证据力的有无及大小,由法官根据证据本身的信用性,以及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情况,依自由心证决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是如何规定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
      你有证据可以证明你没罪、能采纳就说明你没罪的可能性大,换言之就是证明你有罪的证据,证据讲究的是时间地点常理与逻辑性、你说半夜去老王家借东西就直接定性你半夜去了人家、还不如什么都不证明
    •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又叫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1
      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是指证据可以在案件中使用的资格或能力;证明力,又称证据力、证明效力,是指证据是否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和证明作用的程度。
    • 家庭暴力证据能否一次性证明离婚?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通过特定渠道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法院应先行进行调解;如果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果的,则应准予离婚。以下几种情形均为法律允许判决离婚的理由: (一) 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 (二)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 存在长期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且屡教不改的; (四) 因
    • 证据1和2有证明效力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9
      证据1和2有证明效力。劳社部发(2005)12号文: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