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程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09:55:50 226 人看过

一、现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只要通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检察机关的立法缺陷

1、变更强制措施的随意性。批捕权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检察机关。但是在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法律却赋予了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检察机关的批捕权,使公安机关机关变更强制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容易造成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的随意性。这也为公安机关违法乱纪变更强制措施提供了法律漏洞。

2、通知时间的不确定性。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后只要通知原批准的检察机关即可,而在通知的时间上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以致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公安机关在变更前通知检察机关,也有的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检察机关,还有甚者变更强制措施后,诉讼活动已经进行完才通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原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使检察机关的监督仅仅流于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3、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性。由于《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过于笼统,致使实践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通知是口头通知还是书面通知没有明确的规定,通知的内容仅仅是变更强制措施的结果还是要包括变更逮捕措施的理由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后仅有公安机关的案件承办人电话通知或仅将释放通知书送达检察机关,使检察机关无法全面了解相关变更逮捕措施的条件,无法审查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是否适当。即使发现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不当,纠正的程序也缺乏可操作性。在司法实践中则存在几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就是采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公安机关承办人自行纠正;第二种做法就是向公安机关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第三种做法则是向公安机关发《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要求公安机关重新提请批准逮捕;第四种做法则是报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直接决定逮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9: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刑拘后公安机关不予变更强制措施一定会被判刑吗
    刑拘后公安机关不予变更强制措施不代表一定会被判刑,刑事拘留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不是罪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一、刑事拘留后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变更为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
    2023-03-19
    251人看过
  • 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如何加强监督
    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如何加强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第九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023-06-14
    402人看过
  •  被逮捕的公安机关是否有权调整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在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后,如果发现采取的措施不当,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变更逮捕措施时,需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在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后,如果发现采取的措施不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些措施。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公 安 机 关 能 否 自 行 改 变 强 制 措 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予以撤销或解除。同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得刑讯逼供或者使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询问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规定。因此,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如果发现强制措施不当或者需要
    2023-09-08
    325人看过
  • 对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实行听证
    “一场听证会改变了我的命运。”近日,在江苏省靖江市检察院办案质量回访结束时,靖江市靖城镇城北村的周*祥用衣角擦了擦手,一边同检察官握手,一边感谢地说。今年70岁的周*祥,对当地拆迁政策有些误解。2009年7月16日,在政府有关部门送达《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纠纷裁决书》时,周*祥当场阻挠,并将民警咬成轻微伤。当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将其刑事拘留,7月30日,对其实施逮捕。事后,周*祥对自己的冲动痛悔不已,主动向民警认错并赔偿损失。8月17日,根据泰州市检察院《关于对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的暂行规定》的规定,靖江市检察院、公安局与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村民代表对周*祥是否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举行公开听证,大家一致同意对他变更强制措施。当天,公安机关对周*祥取保候审。这是2008年9月以来,泰州市检察机关对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实行听证的第4起案件。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
    2023-06-11
    62人看过
  • 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需符合以下基本要求:首先,行为人存在实施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其次,其行为具有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性威胁;再次,行为人可能毁损、篡改关键证据,影响证人作证或串通共犯的可能性;最后,行为人可能对被害者、举报者、控诉者进行打击报复。《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
    2024-04-09
    449人看过
  • 公安机关收到变更强制措施申请后作出决定的期间是多久
    公安机关收到变更强制措施申请后作出决定的期间是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024-05-04
    390人看过
  • 批捕期间能否根据什么条件变更强制措施?
    1、捕后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发生变化,使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变更强制措施后已无社会危险性。3、发现犯罪嫌疑人有不适合关押的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期的妇女而又没有社会危险性的。4、其他不适合继续关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形,需要变更逮捕措施的。在精神病治疗期间能否变更强制措施?精神病鉴定期间符合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其强制措施就能够予以变更。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一般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其主要特点有:1.有权适用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即构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2.
    2023-07-06
    211人看过
  • 变更强制措施法律条款
    变更强制措施相关的法律条款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第一百三十六条。其中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内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公安变更强制措施得领导签字吗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时,要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一般需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经批准后,才能变更强制措施。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六条对于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保证的,如果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情况发生变化,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公安机关应当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自发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之日起三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第一百二十三条需要解除监视居住的,应当经县级以
    2023-08-04
    364人看过
  • 公安变更强制措施得领导签字吗
    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时,要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一般需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经批准后,才能变更强制措施。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六条对于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保证的,如果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情况发生变化,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公安机关应当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自发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之日起三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第一百二十三条需要解除监视居住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并及时通知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解除、变更监视居住决定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检察院建议公安变更强制措施一般情况是最长在十天内决定是否逮
    2023-08-17
    87人看过
  • 公安交通强制措施凭证可否变更
    一、公安交通强制措施凭证可否变更可以的。1、公检法机关主动变更(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二)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2、逮捕后的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3、申请变更(一)申请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二)处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二、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百一十六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发现或者
    2023-06-01
    112人看过
  • 强制措施在立案后使用吗,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立案条件
    一、强制措施在立案后使用吗实施强制措施时,不一定要在案件立案后,对于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的现行犯,可以在立案前先行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二、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立案条件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
    2023-04-18
    162人看过
  • 变更强制措施要公示么
    解除取保候审
    一、变更强制措施要公示么侦查机关对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的,是不需要通知报案人的,如果申请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要通知申请人。《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七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一百五十八条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解除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当进行审查,对于情况属实的,应当立即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即将届满的,看守所应当立即通知办案机关。二、公安不出不立案通知书可以吗不可以不出具立案通知书。如果本人是报案人,一般会通知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2023-04-03
    217人看过
  • 公安机关立案后是否要采取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立案后不会马上采取强制措施。立案是一种司法程序,是侦查活动的开始。而强制措施是指通过侦查后依法对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从侦查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过程。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流程是怎么样的(一)、受理案件立案必须有一定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即必须有一定的材料来源。1、受理刑案的材料来源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或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控告;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的自首以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等。2、受案的一般程序(1)、认真对待、全面接受。(2)、对报案人员说明法律责任,防止诬告、错告(3)、询问案件有关情况。(4)、接受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等提交的犯罪证据材料并加以保全或做出其他应急性的处理。(5)、制作笔录或录音。(6)、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二)、初查简单地说就是侦查机关对所接受的案件材料的初步
    2023-06-28
    183人看过
  • 析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一)超越法定的条件随意变更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的规定,逮捕条件是: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该条第二款还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既然在检察机关批准逮捕阶段是符合逮捕条件的,那么,在执行逮捕后既没有患严重疾病,又没有怀孕或哺育婴儿,要变更强制措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那就是超越法定的条件随意变更强制措施。(二)有权变更强制措施的部门多在基层政法机关,有权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部门多,环节多。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捕后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在自侦案件的捕后侦查阶段或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均可以自行决定将逮捕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
    2023-06-14
    3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被批捕后公安机关会变更强制措施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1
      批捕后公安机关是可以变更强制措施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 检察院不批捕后公安机关还需要通知被害人吗变更强制措施的程序怎样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13
      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的,是不需要通知或告知被害人的。符合取保候审(第六十五条)或监视居住(第七十二条)条件的,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同样不需要通知或告知被害人。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变更强制措施,从看守所施放出来的,被害人可以到更变强制措施的单位询问原因。《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
    • 检察机关确认逮捕后强制措施可以变更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
    • 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时间,变更需要什么条件呢?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4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此期间被有些律师喻为黄金37天,可以向侦查机关提出不适合羁押,变更强制措施的理由,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在公安机关报捕阶段,根据上述条款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不适合羁押,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在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之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第七十二条之规定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在实践中,如果犯罪嫌
    • 领导被批捕,批捕后强制变更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1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这只是赋予了为检察机关“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力。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