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滥设吸费陷阱消费者诉讼移动、SP公司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05:10:24 319 人看过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49分报道,连日来,手机内置低俗软件、滥设吸费陷阱的现象备受关注。广东中山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因自己的手机被内置涉黄软件,而将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和相关SP公司告上了法庭。与此同时,河北沧州的一起手机吸费案,一审判决移动公司败诉。

广东中山的黄先生说,他所使用的金鹏手机在今年5月突然欠费停机了,他在查询话费清单时发现有几十元的SP扣费。但在要求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解释并退费时却遭到拒绝。在检查手机时,他发现这款金鹏手机内置的浏览器能直接链接到低俗甚至是色情信息。黄先生:里面全都是那些诱导的信息,比如少妇脱光衣服全过程的什么的,都是诱导消费的。

据黄先生介绍,几个月前,他在中山市的移动营业厅当着值班经理的面对涉黄情况进行现场测试,营业厅经理为他出具了盖有移动公司公章的测试证明。之后,黄先生向中山市第一法院提起诉讼,将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和SP天夏科技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承担涉黄的责任。但开庭时,移动公司却将责任推给了SP广州天厦公司和手机生产商金鹏公司。

黄先生:移动这边除了推卸责任,他还说手机内置业务应该找手机生产厂家。我马上就反驳他,你在酒店踩了一块西瓜皮,不可能去找种西瓜的人吧。

在巨大利益链中,各方渔利者相互推诿,到目前为止,此案尚未判决,黄先生至今也没能讨到说法。相比之下,河北沧州的樊先生要幸运的多,他同样因为手机内置的吸费陷阱将中国移动孟村分公司告上了法庭,经法院一审判决,移动公司败诉,樊先生总算讨到了说法。但移动公司却又提起了上诉。孟村县法院工作人员:这个案子一审已经判决完了,现在还在二审期间,二审期间因为他还没有出结果,这是移动公司上诉的。

数以亿计的手机消费者在面对强大的渔利者时,有多少人能做到明白消费,又有多少人在掉入吸费陷阱后能讨到说法呢?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8: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消费者如何远离“美丽陷阱”
    近年来,网购化妆品越来越受欢迎,化妆品网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然而,网购化妆品真假难辨,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困难重重。化妆品网购如何远离美丽陷阱?遇到消费纠纷,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合法权益?低价背后暗藏美丽陷阱太坑了,买回来的产品竟然是山寨货!去年年底,广西南宁的朱英华在一家化妆品网店买了某名牌爽肤水和眼霜各一瓶,共花400多元。朱英华称,网店店主在网上贴出的化妆品图片、包装都和自己从韩国买回来的一模一样,对方说是批量代购,价格比我在实体店看要便宜200多元,我信了。朱英华说。令朱英华没想到的是,她打开化妆品包装后发现,商品外包装与专柜正品完全不符,爽肤水的气味刺鼻,可能含有酒精,眼霜膏体与正品色状也不同。更严重的,产品上面居然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顿时感觉被骗了。朱英华说。同样是化妆品,四川的潘丽也遭遇了美丽陷阱。今年2月,她在一家化妆品网店买了一套护肤品,店家说是海外走私回来的
    2023-06-07
    495人看过
  • 消费者遭遇家具保险陷阱
    家具的保修期是多少?其保修又包括哪些范围和内容呢?许多消费者知之甚少。由于国家标准规范缺失、市场监管不够完善,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获取利益,故意设置保修陷阱。家具保修中到底有哪些陷阱,消费者又应当如何维权?家具保修陷阱多不少消费者反映曾在家具保修问题上栽过跟斗。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买家具时合同上的保修期是3年,厂家承诺保修期内免费全保。然而出现问题时,厂家先是推说非质量问题不免费保修,后又以免费保修只针对家具板材本身,不包括零部件为由,拒绝免费维修。在家具保修问题上,商家众说纷纭,保修期有1年、3年或5年,更有承诺几年保修,终身维护的,却很少主动告知免费保修的前提和限制。有消费者认为,保修1-3年是商家缺乏诚信的表现,家具一般都要用上四五年才会出现问题,这时候还是得消费者自己掏钱。不仅保修内容有限制,质量问题的鉴定也存在问题。家具出问题后商家派人检查,结果也是商家说了算。而质检机构的费用
    2023-06-07
    316人看过
  • 保健消费老年消费陷阱
    市消协近日发布老年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免费看病、义务诊断陷阱。市消协对相关投诉分析后发现,一些不良企业利用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十分关注、对医疗保健要求十分迫切的心理和医疗知识比较缺乏、防范意识不强的弱点,巧妙设置种种陷阱,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其基本模式为:采用租赁场地开展现场健康宣传的方式,冒用专家、名医名义进行义务诊断、免费看病,故意夸大或捏造病情吓唬老年消费者,在骗取老年消费者信任后向其推荐实为保健食品的高价药品或邀请老年消费者参加各项高额费用的养生活动。最终,老年消费者接受治疗或保健后,大多病情并无减轻,甚至没病反而治出病来。此类投诉除少数经消协调解能获得退赔外,多数结果为老年消费者受骗后遂遭遇所谓专家名医携款潜逃,退货无门。为此,市消协发布三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一要相信科学,选择正规渠道体检或就医,不要病急乱投医,不盲目买药,不轻信游医诱导,摒弃花钱买健康的错误观念;二是购
    2023-06-07
    65人看过
  •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房时谨防的陷阱
    买卖二手房时定要明确合同细节长春市消协秘书长钟-萍表示,二手房交易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由于二手房权属的多样性和交易方多为个人等因素,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比签订新房买卖合同更需注意一些细节。她表示,目前部分房产中介设置的“陷阱”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陷阱是为日后履约时占据主动,将最终未达成交易的买房人事先缴纳的意向金据为己有,买房人反而要承担违约责任;第二种陷阱是格式合同内容极不公平,体现在责任回避,一般都是规定买方和卖方的责任,而没有中介公司的责任,严重违背合同要合理分配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第三种陷阱是交易未成先收取服务费、附加服务费等。为此,长春市消协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在买卖二手房时一定要明确合同细节,并仔细查验产权证的正本,建议到房管部门查询此产权证的真实性;其次,注意产权证上的房主是否与卖房人是同一人,因房屋所有权证是所有权的标志,房屋所有权证上登记的所有人才是有权卖房的人,如果非本
    2023-06-02
    333人看过
  • 省消委发布消费警示:当心手机短信陷阱
    (2003-10-1807:25:44)□金报记者叶永笔通讯员徐航、陈胜近日,省消委发布今年第9号消费警示:要当心手机短信陷阱。近期,省消委接到因手机短信上当受骗的投诉有所增加,且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目前,较为普遍的短信欺骗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中奖为诱饵,骗取钱财。不法分子先通过手机短信告知消费者已成为“幸运客户”或者“幸运读者”,让消费者与之联系;然后告诉消费者获得大奖或赠品,奖品是诱人的手提电脑、手机等;其次是让消费者通过邮局向其支付邮寄奖品的款项;最后向消费者寄出名不符实,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干脆没有下文,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另一种是个别网站诱骗消费者回复短信骗钱。如国庆前夕,武昌王女士连续收到陌生手机短信:“国庆长假到了,我们交个朋友,一起去游玩。”开始,王女士并不理会,但短信接二连三发来,王忍不住,就回复了一条:“你是谁?”随后几天类似短信不断发来,于是她又回复一条:“你到底
    2023-06-07
    93人看过
  • 福建消费者诉移动公司收取“代收费”胜诉
    福建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简称莆田移动)在未经消费者授权的情况下向其收取代收费,莆田消费者吴某将该公司起诉到法院。莆田市荔城区法院近日做出判决,认定莆田移动收取代收费没有合法根据,消费者胜诉。原告吴某诉称,2005年8月-12月,他的手机被莆田移动多次强行收取代收费,吴某于是向莆田移动声明禁止从其预缴的话费中向任何第三人缴任何费用。然而,今年1月份,莆田移动又划去其代收费96元,2月份再次划去119.3元,造成其手机4次停机。吴某便将该公司起诉到法院。莆田市荔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的手机在今年1、2月份确被莆田移动划去代收费共215.3元。莆田移动没有得到吴某的授权而为另外客户收取费用,其收费没有合法根据,也违背了保护原告在其处资金安全的义务。为维护原告的资金及交易安全,莆田移动应返还其收取的代收费215.3元。
    2023-06-07
    276人看过
  • 消费陷阱大揭秘
    购物买200元送100元,你想不想买?花600元到泰国玩8天,你想不想去?免费美容你想不想做?某一天,你突然被告知中大奖了,你想不想要?眼下,诸如此类的好事似乎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这些好事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消委会将近年来受理的有关投诉中涉及好事陷阱分析后发现,这些陷阱主要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陷阱一:放长线,掉大鱼。相关实例:前不久,成都市消费者王女士反映,她在成都市中心一家大型商场购物时得到了200元礼金券。当她再次前去消费时才发现,礼金券的使用有很多的限制,其中一条就是每消费50元才能抵扣5元的礼金券。近年来,不少商场推出买100送100或者类似的促销活动。采取赠送或返还礼金券、代币券等手段钓住消费者,其动机就是想将冲动的消费者引入循环消费的圈套。陷阱二:赔本赚吆喝。相关实例: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而实行特价销售,让利消费者,但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却滥用特价招牌,欺骗顾
    2023-06-07
    381人看过
  • 美容院消费陷阱
    美容院违规祛斑的风波还未平息时,又有一位消费者向我们反映,自己在沙市一家美容院办卡消费,却遭遇了被转卡、被消费、被忽悠等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女士是沙市北京路一家美容院的老顾客。今年2月底,美容院的美容师反复劝说张女士购买他们正在推广的新产品。当时张女士在美容院使用的是一款叫MATIS的产品,所以她拒绝了。经不住美容院的反复劝,又是赠送服务,又是赠送产品,还主动提出转卡,让张女士很难开口拒绝,有些被动地的接受了转卡。张女士又在美容院预存了2800多元,共计花了5600元正式成为了新产品——恩地的用户。但她没想到的是,这款产品让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对于张女士的反馈,美容院解释这是更换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建议她多用营养液和脂质。张女士接受了美容院的说法,但两个月后的回访让她有些不舒服了。使用了两个月后的产品,却说配错了,还让她继续购买,张女士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对
    2023-06-07
    481人看过
  • 消费者上网购物需谨防陷阱
    为帮助消费者减少“双11”期间的网购纠纷,省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以免上当受骗。引起网购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低价误导、虚假宣传和霸王条款。购物网站上,一些产品以低于市场价一半或者更低的价格出售,这种超低价产品往往有可能是二手货或者残次品、冒牌货。有些产品信息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发现与网上看到的相差甚远。还有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的形式,条款中没有退换货说明,有的甚至宣称对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等,导致买货容易退货难。在网络购物时,特别要注意支付方式。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网站、商铺进行购物,在付款前对网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包括网址、联系地址、电话、工商执照等信息。在下单前,消费者应关注所购网店商品的照片及品牌信誉度的评定,对货品质量、送货服务等进行全面了解,最好选择比较熟悉的网站购物。同时,要提防虚假宣传,不
    2023-05-01
    147人看过
  • 传统消费者知情权诉讼机制的缺陷
    【消费者知情权】传统消费者知情权诉讼机制的缺陷我国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事诉讼法》,虽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在程序和实体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甚至在实体方面作了倾斜性的规定,但这只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法理论和民事诉讼法机制的基础之上。传统的民法案件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原被告之间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法院判决的效力一般具有相对性,判决效力作用的主体范围原则上只及于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及判决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消费者领域中的案件有一部分也是特定的,例如房地产消费者案件,其客体范围特定而且是一种特定物。但是,如果在消费者知情权案件中,消费者受到侵害的不是特定产品的特定品质,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流程中普遍适用于所有商品的问题(例如包装),则由于此类问题并不是特定而是普遍适用于所有不特定商品,因此其问题对于所有未来的潜在消费者而言均是普
    2023-06-07
    462人看过
  • 会员制消费陷阱遍布四假象“忽悠”消费者
    当前会员制消费已在许多城市渐成时尚。但在许多地方,一旦消费者付钱办了卡,就可能面临服务承诺缩水,甚至商家卷款逃跑、损失无法追回的陷阱。会员制消费成“圈钱陷阱”8月1日,位于太原市水西关南街的千黛健美俱乐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歇业,老板一去无踪。该俱乐部诸多会员手中的会员卡顿时变成废卡。据一位该俱乐部的会员介绍,她不久前看到电视广告,就来这里办了一张价值580元的会员卡,说是可以做6次美容,包括颈椎按摩在内的6项内容,可她一次都没来得及做,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这算是幸运了。前两天店里搞活动,我办了一张金卡,只用了一次,还有以前寄存在这里的化妆品也不见了,我大概损失了两万元。”另外一位会员气愤地说。消费者被谁“忽悠”了目前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名目众多的会员卡,一些会员卡存在诸多陷阱。在消费者掉进陷阱之前,往往被许多假象所“忽悠”。假象一:用丰厚的充值返值活动,利诱消费者。据会员介
    2023-06-05
    54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春节消费注意“八大陷阱”
    一、买满就送暗藏玄机。以有的商家推出买满2000元就送的活动为例,其操作手法可能是:消费者在购买标价1999元的主商品后,还差1元才能参加活动,只好再买小额商品凑单,但商家早已暗中将各类小额商品提价,消费者难以获得活动宣称的所谓折扣。二、赠券多但限制更多。有些商家给出的赠券、折扣券的使用限制多,包括限型号、限品牌、限数量、限时间、限价格、不设找零等。三、虚构原价再打折。有的商家打着全市最低价的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四、免费抽奖赔大钱。有的商家在百货商场内的柜台或超市门口开展凭小票免费抽奖活动。大多数人只要参与都会中大奖,奖品一般是以两折或三折的价格购买饰品玉器等,但商品的标价远高于其市场价值或者商品难以鉴定真假,以致不少消费者因贪便宜而赔了大钱。五、预付卡优惠变陷阱。春节前是各类年货、餐饮、旅游、美容美发等行业的消费高峰期,一些商家会借此时段启动销售额的大冲刺,以能给出更多优惠为诱饵,诱导
    2023-06-07
    334人看过
  • 网络消费三大陷阱:色情陷阱购物陷阱与感情陷阱
    南方网讯山东省消协发布今年第十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避免滑入网络消费陷阱。据悉,网络消费陷阱主要有色情话费陷阱、购物陷阱、感情陷阱等。色情话费陷阱。目前出现了一种依托色情网站的恶意拨号软件,用户在浏览该网页时会受到诱惑而下载运行,此时配有“猫”(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会自动拨打国际长途,给用户造成巨额话费;某些网站以色情为诱饵在消费者查看一些资料和图片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消费者盲目输入,将会带来经济损失。据调查,设置色情话费陷阱的公司多来自圭亚那、爱尔兰、乌拉圭、所罗门、鲁阿图等国家和地区。购物陷阱。据投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食品有的已过保质期、vcd盘放不出声音、化妆品是伪劣产品,还有的网页上所标注的商品与消费者购得的实物不符。例如,李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部数码相机,经网上竞拍购得,按指定账号汇去足额的购物款。20天过去了,李小姐未收到照相机,汇出的购物款也石沉大海。感情陷阱。不少人热衷于网上
    2023-06-07
    303人看过
  • 数码相机消费谨防五大陷阱
    由于数码相机的科技含量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购买时很容易遭遇商家各种各样的消费欺诈。厦门市消委会因此提醒消费者要谨防数码相机消费五大陷阱。五大陷阱须提防据介绍,消费者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一定要谨防以下陷阱:一、水货充当行货卖由于数码相机的科技含量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购买时很容易遭遇商家各种各样的消费欺诈。厦门市消委会因此提醒消费者要谨防数码相机消费五大陷阱。五大陷阱须提防据介绍,消费者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一定要谨防以下陷阱:一、水货充当行货卖。行货和水货在价钱上有不小的差距,成为经销商以水货充当行货销售的驱动力。二、低报相机价格制造配件暴利。某些销售商所报出的销售价要低于实际进货的价格。这样看似亏本的买卖,其实是商家的一种阴谋,他们的赚钱方法则是通过暴利的配件来挣钱。三、像素混淆视听夸大宣传。消费者在购机时最关心的往往是数码相机的像素,且认为像
    2023-06-08
    61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XX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
      在建材市场,“环保、抗菌、绿色、健康”几乎是每个涂料厂商必备的招牌,商家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而消费者依然云里雾里。对此,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于日前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一位涂料市场的经销商表示,涂料产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即便从生产厂家生产出来,也只是一种半成品。只有在它刷到墙上或者器物表面,涂料才完成了商品的整个转化过程。但普通消费者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正是此现状,使得涂料市场出现了
    • XX提醒汽车消费五大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核心内容: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汽车投诉上升27.5%。该市消协工作人员分析,去核心内容:去年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
    • 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
      春节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预防陷阱一:不明码标价。在服务人员既未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也未在菜单上予以明码标价的情况下,在结账时被告知要支付“餐前小点”费等费用。预防陷阱二:违规收“餐位费”。一家海鲜大酒楼把自家餐位划分成若干等次,并按等论价,对外卖位,向消费者收所谓的“餐位费”,价格从大堂的2元/人到国宾包房收80元/间不等。预防陷阱三:违规收定金。部分饭店在接受消费者订位、收取定金时,有
    • 12315中消费者投诉举报机构设置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6
      12315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工作程序:一、接待。12315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中心应当认真接待消费者以电话、书面形式、互联网或来访等形式进行的投诉、申诉、举报。二、登记。对消费者的投诉、申诉、举报要进行登记,对被诉方的姓名、单位名称、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违法事实及有关线索、证据要详细记载;对申诉举报人的姓名、住址及申诉要求要认真记载。举报人不愿意透露姓名和表明身份的,应当尊重其意愿。三、受理。属于工
    • 什么是消费者公益诉讼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3
      消费者公益诉讼是什么意思?关于消费者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判断是否属于消费者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不仅应以被侵害合法权益的消费者是否“众多”作为形式标准。那么,消费者公益诉讼应该由谁提起,是否真的以损害为前提?请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