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诉讼和民事案件诉讼有以下区别:
1、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由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主体没有起诉权和反诉权,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提起,并互相有反诉权;
2、举证的责任不同,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前者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
3、适用的法律不同,行政诉讼解决的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
4、案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案情性质一般、案情性质严重、案情性质特别严重。
5、是否使用调解不同。
诉讼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1、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期间计算,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相当于计时器的暂停键: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当事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时,先按一下暂停键;当不可抗力消失后,再按一下恢复键,中间暂停的时间往后顺延。
2、诉讼时效的中断相当于计时器的清零键,当出现法定事由时,按下清零键;待法定事由消除后,按下开始键,2年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包括: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
解读刑事诉讼法中109条和112条的区别
175人看过
-
破产和解和诉讼和解的区别
344人看过
-
拘留和逮捕的区别解读
312人看过
-
股权和股票的区别解读
243人看过
-
审查和调查的区别解读
71人看过
-
贿赂和索贿的区别解读
35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执行程序中的诉讼保全与诉讼执行的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6诉讼中的诉讼保全与执行程序中的诉讼保全的区别: 1、依据不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在生效判决尚未产生之前;而执行程序中的财产保全,已经是在执行生效判决了。 2、申请的主体不同: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财产保全是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申请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应当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法院不得依职权采取
-
诉讼调解和和解有哪些区别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6诉讼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行协商,就案件争议问题达成协议,并共同向法院陈述协议的内容,要求结束诉讼从而终结诉讼的制度。诉讼调解与诉讼和解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区别: 1.性质不同。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后者则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 2.参加的主体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后者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 3.效力不同。根据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制作
-
-
行政诉讼受理和立案诉讼的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9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起诉是受理的前提,但受理并非起诉的必然结果。是否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据国家审判权对起诉行为进行审查的单方面行为的结果。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必经程序;③是否重复起诉;④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
-
刑事诉讼逮捕和刑事执行有区别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0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