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资股东能否以诉讼时效为由抗辩履行出资义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05:20:15 451 人看过

一、未出资股东能否以诉讼时效为由抗辩履行出资义务

1、不能。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

二、如何确定股东的出资时间

采用实缴资本制时,公司设立时股东即应缴足全部注册资本。后来采用实缴资本与认缴资本相结合的折中态度,公司设立时应出资到位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且为后续注册资本的到位时间规定了2年或5年的最长期限。

目前,除有特殊限制的主体外,彻底采取认缴资本制。股东的认缴出资额、出资时间,完全由股东自行约定并在章程中载明。股东按约定时间足额完成出资即可。当约定的出资时间到期,但股东认为需要延期的,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调整出资时间。

此外,公司章程约定出资时间还有两层实务价值:一是到期股东负有向公司缴足当期出资的义务,当该项义务未完成时,公司的债权人可向股东要求履行出资义务,用于偿还公司债务;二是未履行当期出资义务的股东,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1: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是不是能诉讼时效进行抗辩
    一、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是不是能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法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风险提示:原股东不能否免除补足出资义务,受让人仅是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仍然可以请求原股东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其补足出资的法定义务不因股权转让、受让股东承诺承担责任而免除。《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024-02-04
    111人看过
  • 能否以出资未到位为由否认其股东资格
    能否以出资未到位为由主张股东资格否认,我国立法并无明文规定,司法实践和学术界均未一致结论。肯定说最主要的理由就在于:出资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对价,出资是股东最主要的义务,没有出资或出资有重大瑕疵,当然就不能称其为股东。乍听起来,肯定说的理由似乎非常充足。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却得不到很好的解释。首先,越来越多的司法实践都主张“当公司有股东出资不实的情况时,可要求该股东在出资范围内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既然出资未到位而应被否认其股东资格,他缘何又要向公司的债权人担责呢?其次,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在只有两个股东的情况下,股东之一因为出资未到位而被否认股东资格,此时的有限责任公司还能合法存续吗?公司成立后、股东资格被正式否认前公司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否受此影响?股东资格被正式否认前股东权已行使和享有的,效力如何?再次,在出资义务履行不完全的情况下
    2023-02-14
    113人看过
  •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会自动丧失股东资格吗
    不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限制股东权利、解除股东资格属公司自治范畴,对于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公司可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对于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未经公司股东会决议,有限公司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不会自动丧失股东资格。律师补充:股东资格是享有股权的前提,只有成为股东,只有具备股东资格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股东。成为股东之后我才可以成为公司股权的所有人。要想取得相应的股权,必须先拥有股
    2023-05-06
    128人看过
  • 对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能否限制其股东权利?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享有以下权利:1、表决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分取红利的权利,4、剩余财产分配权,5、查阅公司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权,6、增资优先认购权,7、转让出资权,8、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权,9、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的权利。其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查阅公司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权、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等身份性质的权利主要依据股东资格取得和享有,与实际出资无关。但是与股东投资行为相关的表决权、分红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增资优先认购权直接涉及公司的财产权,需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虽然名义上取得了股东资格,但由于其没有实施真实的投资行为,不仅没有使公司以其资本进行经营产生利润,也没有以其投资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因此,基于公平原则,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不能享有上述按出资比例确定的各项股东权利。在没有补足应缴出资款之前,应当对其相应的股
    2023-06-09
    442人看过
  • 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是否涉及法律风险
    一、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是否涉及法律风险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是涉及法律风险,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所涉及的责任形式来确定,具体如下:1.民事责任的承担: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未履行出资义务不仅需要对公司应承担的出资义务,还要对已出资股东承担的违约赔偿责任。2.行政责任的承担: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3.刑事责任的承担:目前我国刑法在有关公司注册资本方面规定了两条罪名,一是虚报注册资本罪,二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罪。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涉嫌这两种罪名,具体按照量刑标准处罚。二、股东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哪些事项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公司名称;2.公司成立日期;3.公司注册资本;4.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
    2023-07-17
    122人看过
  • 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其他股东如何处理?
    一、限制股东权利召开股东会,若公司章程无特别规定,则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通过,即可对该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的表决权、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自益权作出合理限制。则该股东仅能行使与其实际出资比例对等的股东权利。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七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该股东请求认定该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追究该股东的出资义务及违约责任公司全面出资的股东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该股东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同时按照公司章程或出资协议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
    2023-06-09
    286人看过
  • 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能否转让?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也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转让并不会免除股东的出资,而是在公司股权转让的同时,原股东的出资义务也转让给了新股东。新股东在受让股权后,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要求,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瑕疵出资的股东的股权能否转让1、可以转让股权。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也具有股东资格,但瑕疵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后,不能免除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其他股东可以要求瑕疵出资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
    2023-07-21
    106人看过
  • 未经验资的货物出资是否视为已履行出资义务
    出资额未经核实的,视为已经履行出资义务,股东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应当经具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经验资机构验资后,方可视为履行出资义务。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出资额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开立的银行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依法办理产权转让手续。股东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出资外,还应当缴纳下列费用:,对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第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第六条公司成立时,股东或者发起人的初始出资额,公司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变更,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2023-05-07
    266人看过
  • 股东出资期限未到能否要求提前履行出资
    不能要求,股东出资履行期限的约定是股东的内部约定,只能约束公司和股东,股东的出资期限尚未届满,不能以未履行或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追究股东的违约责任。一、股东退出后还需要承担责任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方式是怎样的如股东未依照章程规定依法缴纳出资的法律责任是:1、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以要求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补足出资;2、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以要求违
    2023-02-18
    94人看过
  • 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能行使权利吗
    一、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能行使权利吗对于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能行使权利,但会受限制。1.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和优先认缴出资。这意味着,若股东未足额出资,其分红和优先认缴的权利将受到限制,只能按照其实际出资的比例行使。2.股东资格的取得并不完全依赖于出资到位,但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要求股东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当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时,其股东权利应当受到限制。二、瑕疵股权受让方的责任在股权转让中,若受让方明知股权存在瑕疵而仍然受让,受让方是否应当承担补足出资的义务取决于受让方在股权转让时是否对瑕疵情况有所了解并予以确认。1.如果受让方在明知股权存在瑕疵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受让,并且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对此予以确认,那么受让方应当继受资本充实的义务。2.这是因为受让方在受让股权时,已经接受了股权的瑕疵情况,并对此进行了确认,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未足额出资股东的
    2024-07-17
    468人看过
  •  股东能否以出资瑕疵为由进行转让?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股东转让股权时,其出资必须已经到位,否则转让的股东仍需承担补充出资责任。这意味着股东在转让股权时,必须确保其出资已经足额缴纳,否则其在转让后仍需承担出资责任。由于实际出资未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仍具有股东资格。(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股东转让其股权是股东权的内容之一,任何具有股东资格的股东都可以行使其权利。但是,该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的股东在转让股份后仍应对公司或债权人承担补充出资的责任。股东资格是否影响股权转让?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股东可以转让其出资,但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因此,股东资格对于股权转让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法律层面来看,股东资格的稳定对于股权转让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其他
    2024-05-14
    412人看过
  • 是否履行出资义务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是否履行出资义务,由主张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承担举证责任。因为举证的原则是“哪一方主张积极事实,由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如实出资是每个股东应尽的义务。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司监事需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有:(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
    2024-01-11
    219人看过
  • 股东如何举证履行了出资义务
    股东举证履行了出资义务若是以货币方式出资的,可以用银行进账单来证明。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如实出资是每个股东的义务。一、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的区别认缴出资额是指公司各股东承诺应向公司缴纳的资本数额,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应该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记载。实缴出资额就是各股东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实际缴纳的出资额。二、入股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呢入股不需要签劳动合同,但需要签订股权协议,全体股东约定认缴的出资额。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三、实缴资本该如何认定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的认定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已经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
    2023-06-25
    161人看过
  • 怎么认定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可见,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时的足额出资以及在公司成立后的资本维持,均是股东应当依法履行的出资义务。股东出资义务的完成应当以其出资、经过验资部门的验资并将出资实际交付公司或将相关财产或财产权转移给公司,且不得将其出资从公司中抽走来认定。特别声明:此文版权归法律界网站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法律界网站!一、注册资本认缴和实缴时间注册资本认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正因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股东自己约定,于是有些创业者就认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不是越长越好呢,其实不然,因为注册资本认缴期限等信息以后是向社会公示的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
    2023-04-11
    31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如何提出抗辩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1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要求其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请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诉讼时效问题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6
      请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目前不适用诉讼时效,随时都可以主张。 当事人对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的全部资产为其对债权人的一般担保,而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股东出资,对股东补足出资适用诉讼时效,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 隐名股东出资义务未履行时,公司能否追讨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06
      隐名股东出资义务未履行时,公司能追讨。出资是股东最基本最重要的义务,不履行出资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公司而言,股东出资形成的资本是其取得独立人格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经营活动基础。对股东而言,资本是其权益体现方式。对债权人而言,资本是债务清偿保证。
    • 公司未履行出资义务可以申请抗辩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6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法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风险提示:原股东不能否免除补足出资义务,受让人仅
    • 未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出资的股东可否取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6
      抽逃出资和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不是一样;股东未完全出资、抽逃出资不代表股权身份的无效或丧失,但对于未完全尽到出资义务的股东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具体来说就是公司可以对未完全尽到出资义务的股权的权利比如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