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聚众斗殴取保候审后坐牢的几率,这实际上取决于具体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1.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非决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会坐牢,也不代表一定会坐牢。
2.对于未成年聚众斗殴案件,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3.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且能够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法院可能会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
4.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法院则可能会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因此,未成年聚众斗殴取保候审后坐牢的几率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建议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引导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这意味着,对于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嫌疑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可以对其适用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这种情况下,虽然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较重,但如果其社会危险性较小,且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能够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那么也可以对其适用取保候审。
3.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可以对其适用取保候审。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种情况下,由于羁押期限已到,但案件尚未办结,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取保候审措施的实施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取保候审后的刑责
1.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责并非因此而免除。取保候审只是暂时不对其进行羁押,而案件仍然会继续进行审理。
2.如果经过审理,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实有犯罪事实,那么他们会根据具体案情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3.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
他们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如实陈述案情,认罪悔罪,并尽力弥补自己的过错。这样,不仅有助于案件的顺利办理,也有助于减轻自己的刑责。
4.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或变更联系方式等。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进而被重新羁押。
因此,他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自己的取保候审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
持械聚众斗殴缓刑几率大吗
370人看过
-
取保候审多大的几率坐牢
183人看过
-
聚众斗殴怎么判会坐牢吗
392人看过
-
聚众斗殴坐牢后能减刑吗
384人看过
-
聚众斗殴取保候审费用是多少?
425人看过
-
取保候审坐牢几率是不是很大
156人看过
-
-
参与聚众斗殴,聚众斗殴怎样办理取保候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31.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申请
-
参与聚众斗殴后自首的,构成聚众斗殴罪吗?能取保候审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2你弟弟构成聚众斗殴罪,有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有取保的可能,建议委托律师介入维权。【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
-
未满18周岁聚众斗殴取保候审的人会有多大几率被判实刑?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9《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