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担保人证明催款过算诉讼时效中断吗
对于担保人证明催款过算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4.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三、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造成案件的中断往往存在许多因素,对此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才能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造成自身损失。由于人们的法律知识不足,在发生侵权事件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那么利用法律知识以及法律途径为自身维权就是必要的选择。
-
担保人签收催款函诉讼时效中断还有效么?
476人看过
-
催告函中断诉讼时效吗,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有哪些?
285人看过
-
行政处罚证明算不算诉讼时效的中断
371人看过
-
物业纠纷催款可以中断诉讼时效吗
106人看过
-
诉讼时效过了对方承认欠我钱诉讼时效中断吗?
117人看过
-
催要借款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是什么?
25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资产公司催收公告对担保人是否诉讼时效中断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161、资产公司催收公告对担保人是会诉讼时效中断。因为在这种状况之下,就表明当事人是在积极的享受自己的权利,所以是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而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就意味,在进行起诉这方面的权利时间方面是非常长的。 2、对于担保人证明催款过算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民法典》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
-
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中断是否有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10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中断,是有效的。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
-
证人证明诉讼时效中断怎么写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31这种情况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是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也可以是当事人一方提出新的要求,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消失之后,在去法院起诉,需要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
为什么说诉讼时效中断对担保人有利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7可能以为诉讼时效中断,担保期仍在计算中,如果中断一年,担保期已满(假如半年),则不承担担保责任。担保期是除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中断。但一般情况下,债权人会主张担保责任,开始计算担保的诉讼时效。
-
催款中断了诉讼时效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01、催款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向债务人催收的,会造成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开始计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