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09:31:42
284 人看过
一、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包括四种情形:
1.是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2.是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3.是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4.是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损害。
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具体有:
1.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三、精神损害赔偿可不可以单独提出呢
可以的,人身损害、侵害人格权、人格因素的财产权,可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包括哪些
196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确定基本原则
270人看过
-
什么是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
128人看过
-
精神利益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哪些
165人看过
-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适用范围的几点探讨
212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23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词条
#损害赔偿
最新文章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怎样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3精神赔偿也叫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自然人的下列权利遭受不法侵害,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性人格权。即俗称的人身伤害,具体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精神性人格权。具体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
-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确定基本原则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范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中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如下两个方面场合:(一)侵害生命权对其近亲属造成朗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救济。(二)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亲属所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济。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数额,是审判实践遇到的一个十分复杂而且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
-
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精神损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5精神赔偿也叫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自然人的下列权利遭受不法侵害,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性人格权。即俗称的人身伤害,具体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精神性人格权。具体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
-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损害赔偿有哪些适用范围?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1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四)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限于: 1、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权。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范围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7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考虑因素 1、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在故意的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对于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一般要比过失情况下大得多。同时考虑到侵权人的主观恶性,一般故意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要比过失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要重。行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权利的时候一般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其主观的恶性较大,因此承担的责任要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