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当防卫属于哪种规则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免责事由。
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个人在遭遇不法侵害时,采取防卫行为给侵害者造成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
2.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法律规定防卫者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这一规则的目的是在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避免防卫行为无度扩张,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二、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
正当防卫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它是目的正当性与行为防卫性的统一,旨在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
2.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相统一,即防卫者在意识到不法侵害时采取行动以保护合法权利。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不仅获得社会的肯定,也不具备犯罪构成,因而不负刑事责任。
这些特征共同确立了正当防卫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边界。
三、正当防卫的法律评价
1.正当防卫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是法律所认可的权利与义务的体现。
2.在法律评价中,正当防卫既没有法益侵害性,也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3.这种评价体现了法律对于正当防卫行为的积极肯定,旨在鼓励公民在合法范围内积极行使自我保护的权利。
4.同时,通过设定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法律也保证了这一制度不被滥用,维护了正义与法治的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n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
防卫过当是否属于正当?
232人看过
-
正当防卫致人轻伤属于防卫过当吗
421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不是属于正当防卫
464人看过
-
刀具属于正当防卫吗?
365人看过
-
假想防卫属不属于正当防卫,假想防卫的特征
358人看过
-
如何准确区分正当防卫?防卫挑拨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439人看过
-
事前防卫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1不是。事前防卫,又称“过早防卫”。是指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实施防卫。防卫不适时的一种情况。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因此它不是正当防卫行为。 事前防卫行为造成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事前防卫与假想防卫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为虽然尚未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防卫人只是提前进行防卫。而后者是在根本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不法侵害的情况下,主观臆想有不法侵害行为而实施防卫行为。
-
2022年正当防卫属于哪一种救济途径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31、正当防卫属于私力救济途径,是使用自身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利的救济行为。《刑法》规定,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
已经属于正当防卫了,还属于正当防卫吗?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怎么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6已经属于防卫过当了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结束状态,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状态和危险已处于结束,制止行为的损害到此为止,为“
-
什么是正当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有哪些,哪些行为不属于正当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8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
-
正当防卫应该负哪些责任,正当防卫属于民事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2正当防卫不承担民事责任。在中国,只有防卫过当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和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