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诽谤罪应该判刑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3 18:50:24 242 人看过

应该,犯了诽谤罪应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网上发帖违法标准

网上发帖属于涉嫌犯诽谤罪。诽谤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污蔑他人造谣算什么罪

造谣污蔑他人是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怎么处罚

网络诋毁他人名誉的处罚,具体如下:

1、网络诋毁他人名誉,造成严重影响的,就会构成诽谤罪;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3: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名誉权和诽谤罪一样吗,诽谤罪怎样判刑
    名誉权和诽谤罪不一样,名誉权和诽谤罪区别在于主体不同、主观方面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以及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判刑是基于犯罪情节确定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名誉权和诽谤罪一样吗名誉权和诽谤罪不一样,诽谤罪名誉侵权的区别是有的。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二、诽谤罪怎样判刑诽谤罪判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2023-07-03
    404人看过
  • 诽谤罪怎么判刑如何处罚诽谤罪
    一、诽谤罪是什么(一)诽谤罪概念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二)诽谤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
    2023-04-03
    376人看过
  • 该如何应该构成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诽谤罪:1、主体是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3、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4、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4-22
    380人看过
  • 是否应该对诽谤罪进行刑罚?
    应该,犯了诽谤罪应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
    2023-07-16
    73人看过
  • 犯了诽谤罪的人是否一定会被判刑
    一、犯了诽谤罪的人是否一定会被判刑不一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构成侮辱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
    2023-12-27
    190人看过
  • 诽谤罪应该如何判断构成标准
    一、诽谤罪应该如何判断构成标准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具体的情况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二、构成诽谤罪怎样处罚诽谤罪判几年在我国《刑法》中构成诽谤罪的处罚,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10-31
    232人看过
  • 犯了侮辱诽谤罪能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犯侮辱罪与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一样的,即侮辱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诽谤罪因一般情况下系自诉案件,需要自行收集证据,鉴于自诉人证据收集能力没有公权力作为依托,所以即便客观事实可能构成犯罪,但查明的法律事实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所以多数情况下自诉人自诉难以得到法院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一、侮辱罪和诽谤罪有什么区别?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
    2023-06-26
    418人看过
  • 12岁犯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所明确指出的标准,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应当满足年满七十五周岁这一条件。在此基础上,此项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年仅十二岁的未成年人是否有构成犯罪的可能,因为在该年龄阶段,他们尚不足以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起始点。因此,依循现有的相关立法,对于年仅十二岁的未成年人,无论其行为是出于故意还是疏忽大意造成的,均无法被认定为构成犯罪,也无需为此类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年仅十二岁的未成年人并不需要因涉及到诽谤罪行等特殊情况而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7-22
    319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诽谤罪该怎么判刑
    法律规定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一、虚假传播谣言怎么判虚假传播谣言会被判几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具体是:1、虚假传播谣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通过信息网络
    2023-03-11
    261人看过
  • 恶意诽谤应该如何量刑
    按照我国宪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如果有人恶意的诽谤他人,如果其违法情节较为严重,那么就构成了犯罪,在一般情况下,会对犯罪分子处以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也有可能会判处管制或者拘役。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246条有相关于侮辱诽谤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以捏造事实的方法或者是暴力的手段诽谤他人,侮辱他人,如果其情节较为严重,将会被处以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还有可能会处以管制或者拘役,还有被剥夺其政治权利的可能。对于其中所说到的侮辱的罪名,需要受害者自己说明才会被处理,对于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行为除外。如果行为人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对受害者实行的侮辱行为,如果被害者寻求法院的帮助,但是受害者又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受害人所在的人民法院有权利要求公安机关协助处理。因此,按照我国的宪法来看,如果公民被诽谤侮辱,行为人是有被判刑的可能的,一般情况下是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
    2023-06-02
    388人看过
  • 骂人能算是诽谤吗,对于诽谤罪应该怎么处罚?
    骂人有可能是会构成诽谤罪,一旦构成诽谤罪,将会对此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骂人可以告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诽谤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
    2023-02-28
    289人看过
  • 犯诽谤罪是死刑吗还是活刑
    一、犯诽谤罪是死刑吗还是活刑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明确的法律条款,有关诽谤罪行的处罚措施并未直截了当地规定死刑这一刑罚方式,而主要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剥夺相关政治权利等层面的惩戒。如若情节特别恶劣,则有可能面临三年至七年间的有期徒刑处罚。综上所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诽谤罪行的普遍适用刑罚形式并非是死刑,而是以短期自由刑为主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犯诽谤罪要服刑吗判几年应当如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或其他形
    2024-07-15
    88人看过
  • 单位能犯诽谤罪吗判几年
    一、单位能犯诽谤罪吗判几年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对于公司、企业等法人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实施诽谤行为,均无法构成此项罪名。若此类单位借助其员工进行诽谤活动,则应当由该员工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位本身并不需为此类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单位能犯诽谤罪吗诽谤罪,乃故意捏造虚假事实,进行传播扩散,恶意扭曲他人人格形象,对他人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之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普通自然人,即年满1
    2024-07-17
    113人看过
  • 杨沫是否犯了“诽谤罪”
    □符号杨沫的前夫张中行在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戏曲后,面临空前的尴尬,灰头土脸,没法抬头。人们以为他就是小说中那个自私、落后、庸俗、可鄙的余永泽。真实的张中行正如老鬼在《我的母亲杨沫》中所说:有着中国文人的正直,从不告密打小报告、乱揭发人、踩着别人往上爬。甚至在他因杨沫作品受到牵累之时仍然说:人家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呢!就是把余永泽的名字改成张中行,那也是小说老鬼为此感叹道:就这一点来说,他真比动不动就对号入座、跟作者打官司的某些人有气度、有风范。动不动就对号入座、跟作者打官司其实是大有人在的。1987年上海作家士敏创作长篇《荣誉的十字架》,劳模杨怀远找出小说几十处与自己相似之处,以诽谤案将士敏告上法庭;接着是作家古鉴兹因小说《穷棒子王国》被控侵犯名誉权并遭败诉;接着是女作家唐敏因报告文学失实被判诽谤罪入狱;接着是《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陈桂棣、春桃被张
    2023-06-11
    42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诽谤罪判刑多少年,诽谤罪犯罪判刑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8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是我国刑法中关于诽谤罪的具体规定,它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以及侵占均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 诽谤罪成立会判刑吗,应该如何处理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12
      法律分析 犯罪分子的诽谤罪成立会被判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诽谤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 被人诽谤了想知道诽谤罪怎么判刑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30
      1、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怎么认定诽谤罪,诽谤罪判刑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9
      认定诽谤罪的条件是: 1.客体: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
    • 犯了诽谤罪可以私了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10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百多个罪名,但是,按照法律可以由当事人意志私了的,只有自诉案件以及未达到重伤的故意伤害案件。主要包括以下罪名: 1、侮辱、诽谤案。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虐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