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员工隐私还是限制言论自由?——工资保密协议探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22:04:40 340 人看过

法律对公司员工薪资是否保密没有规定,公司与员工之间签订公司员工薪资保密协议,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只要是双方自愿的,该协议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工资保密协议合法吗

工资保密制度是合法的:

保密工资制指灵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务市场供求状况,并对职工的工资收入实行保密的一种工资制度。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根据职工的工作时间,按照工资标准、等级计算所支付的工资;

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制是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工资的制度,是计时工资制的转化形式,指需按已确定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奖金是指对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

4、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4: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工资保密协议谁都不能说吗,哪些员工应签订保密协议
    一、工资保密协议谁都不能说吗用人单位和员工签订工资保密协议的,是不是不能告知任何人,要看保密协议的约定,如果有约定的,不能将工资泄露给保密协议约定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
    2024-04-14
    59人看过
  • 离职后限制与保密协议:保护用人单位与离职员工权益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何规避股票风险1、选择优质股票。我们在买卖股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绩优的蓝筹股,这种股票也有很多,我们可以优中选优,根据自己需要就好。2、讲究理性投资。我们应该在投资的时候不要太盲目,因为,投资还是应该以稳健为基本要素,要有把握的投资才是理性的投资。3、投入资金合理。如果我们有一百万的资金,我们应该最多投入30万进入股市,要知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免血本无归。4、提前分析预判。我们要对股市的走势做好提前的分析和预判,当股市的趋势向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参与,如果趋势不好则及时收手。5、切忌跟风操作。我们要注意不要听风就是雨,跟风操作往往可能会让自己的
    2023-07-17
    268人看过
  • 员工违反工资保密制度
    单位与员工签订的薪酬保密协议或者单位的薪酬保密制度都是合法的,员工应该自觉遵守,如果有违反条例的行为,单位有权做出处理。一、保密工作的完善1、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每位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遵守保密守则,按照《保密法》规定程序依法办事。2、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不在私人通讯中涉及秘密;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秘密;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秘密事项;不携带秘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3,建立健全收发文制度,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履行文件登记、管理和清退工作,发现属于国家秘级文件资料丢失、被窃、泄密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追查,力挽损失。4
    2023-03-02
    75人看过
  • 退休人员是否受保密协议限制
    一、退休人员是否受保密协议限制退休人员在职前签订保密协议的,劳动者退休后,在保密期限内,要遵守保密协议的约定,受保密协议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
    2023-06-17
    288人看过
  • 保密协议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是什么?
    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条款,并约定在或者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需要注意什么(一)保密的内容保密的内容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需要保守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内容来进行约定。用人单位在保密内容中应尽可能地详尽的列举,并规定相应的兜底条款。(二)保密的人员范围能够接触到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的人员一般都是职位较为高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是实行保密范围的重点对象。(三)保密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劳动者应履行下列义务:1、防止泄露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2、不得向他人泄露单位企业商业秘密和技术
    2023-07-08
    321人看过
  • 诽谤罪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是怎样的
    诽谤罪对于不当言论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必要的法规约束手段,而非对正当的言论自由进行过度的抑制。设置诽谤罪的初衷在于努力达成公众使用言论自由的权利与维护他人名誉权益之间的平衡。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必须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善意性。若是有人恶意虚构无中生有的事实,并将之广为传播,从而对他人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么该人恐怕就会触犯诽谤罪。在判断某一言论是否构成诽谤罪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言论本身的真实性及其传播者的主观恶意程度。若言论所依据的事实是真实的,或者是出于善意的批评或监督目的,即使可能对他人的名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不应该被判定为诽谤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7-28
    120人看过
  • 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是否需要资金
    员工是否需要钱来签署保密协议是,《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他应根据协议向雇主支付违约金。企业应如何有效地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确定竞业禁止的人员范围。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业主有保密义务的其他人员。事实上,这仅限于了解雇主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并不适用于所有工人。由于竞业限制并非没有成本,因此有必要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企业无需与每位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因此,企业有必要将知悉商业秘密的员工分为两类:关键员工和非关键员工。关键员工往往掌握企业的核心商业秘密。如果他们自己或为他人经营与企业相同的业务,企业的竞争力将受
    2023-05-07
    235人看过
  • 幼儿园员工保密协议
    法律综合知识
    一、幼儿园员工保密协议甲方(员工):乙方(企业):鉴于:1、甲方已于年月日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乙方聘请甲方担任工作;2、甲方在担任乙方工作期间,将可能知悉或使用乙方的商业秘密,也可能因履行职务而产生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3、甲方充分意识到,乙方的商业秘密,包括甲方因履行职务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等均属乙方之财产,该商业秘密的对外泄露、被第三人非法使用等将造成乙方重大经济损失;4、甲方在乙方任职,将获得乙方支付相应报酬,有义务保守乙方之商业秘密。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甲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以后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订定下列条款,以资共同遵守:第一章商业秘密的范围第一条乙方的商业秘密,包括乙方原有的商业秘密及甲方因履行职务而产生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第二条乙方的商业秘密,主要指如下内容:1、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单、推广计
    2021-10-04
    249人看过
  • 员工保密协议有法律期限吗,公司如何起草保密协议
    一、员工保密协议有法律期限吗关于员工保密协议的法律期限,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2024-01-16
    129人看过
  • 茶饮店员工保密协议
    一、保密协议书范本甲方:_________(用人单位名称)乙方:_____________(员工姓名)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及离职后的一定期间,均会接触或掌握甲方的商业秘密,为了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就有关保密事项协议如下:1、甲方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甲方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程序、操作等方面的软件,产品方案,产品策略,制作方法,客户名单,货源及技术情报,财务资料,供应商、经销商资料,以及乙方依约或依法对第三方负有保密责任的第三方的商业秘密等信息。2、甲方在乙方任职期间,应为其提供工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料、设备和软件,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3、甲方应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对商业秘密的内容、范围、保密期限等作出规定,以便乙方遵循。4、乙方同意采取必要及有效的措施,维护其于受雇期间所知悉或持有的商业机密。除职务
    2023-06-05
    309人看过
  • 劳动法员工保密协议
    一、劳动法员工保密协议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就企业技术秘密,公司及客户财产保护达成如下协议:(一)保密范围甲方尚未公开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经营决策的信息、计划、方案、指令及商业秘密;甲方财政预算、决策报告、财务报表、统计资料、财务分析报告、审计资料、银行账号;甲方的经营方法、状况和经营实力;甲方未公布的人事调动、人事任免;甲方机构的设置、编制、人员名册和统计表、奖惩材料、考核材料;甲方各级员工的个人薪金收入情况;甲方具有保密级别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信件、方案、投标书、图片、电脑软件;甲方客户的资料及财产;甲方专有产品技术、新技术(包括设计方案、测试结果和记录、数据资料、计算机程序等)和售后服务技术;销售合同、销售网络、渠道。(二)权利和义务甲方提供乙方正常的技术研究,开发条件和业务拓展的空间,
    2023-06-04
    462人看过
  • 网络言论是否享有言论自由权?
    在网络上辱骂他人,是违法行为。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打电话骂骂人犯法吗?打电话辱骂他人算犯法。首先要看是偶尔的或者经常的,若经常这样,应该录音取证。虽构不犯罪,但可报警。公安部门或对他教育的。电话里辱骂他人,没有在众人面前损害其声誉,如果骚扰不断,严重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报警,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
    2023-07-05
    306人看过
  • 员工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可以约束员工家属吗
    不可以。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协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3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竞业限制协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后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是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书面协议。二者针对人群分别为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和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是不可以及于员工家属的。风险提示:1、竞业禁止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用人单位不约定竞业禁止经济补偿金或不实际支付该经济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对劳动者无效。
    2023-11-30
    233人看过
  • 员工手机隐私权是否受到保护?
    属于侵犯隐私。可以要求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丈夫对妻子手机的窃听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属于侵犯隐私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
    2023-07-05
    316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主张保密协议侵犯了己方的言论自由权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30
      签订保密协议并不侵犯我们的言论自由权,有一定的权利就有一定的义务,言论自由权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签订保密协议是劳动者的义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这份保密协议是否可以侵害我们的言论自由权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06
      签订保密协议并不侵犯我们的言论自由权,有一定的权利就有一定的义务,言论自由权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签订保密协议是劳动者的义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请专业人士讲解)“保密协议是否侵犯我们的言论自由权”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8
      签订保密协议不侵犯言论自由权。保密协议是指协议一方告知另一方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此类信息的协议。保密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 个人隐私保密协议书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7
      现在个人隐私保密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法律上规定的无效、可撤销情形,且形式上是合法的(有双方签字盖章),就是有效的。
    • 从问题论述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性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9
      1、不得利用言论自由进行反对、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的煽动行为; 2、不得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3、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侮辱诽谤。 4、不得泄露国家、不得披露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