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又称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了促进行政机关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抽象的国家赔偿具体化,国家赔偿法规定由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决定或者不予答复不服而提起赔偿诉讼,就把实体争议引入诉讼程序。因此,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应当是指行政赔偿诉讼中被诉的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经过复议的行政赔偿案件应当如何确定被告?行政诉讼法关于被告的规定与国家赔偿法关于赔偿义务机关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规则又不尽相同。前者规定,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后者规定,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对于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两个法律确定被告的规则是相同的。
具体而言,复议机关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可分为两种情况:
(1)复议决定没有加重受害人的损害;
(2)复议决定加重了受害人的损害。如果把两个法律的规定结合起来使用就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在第一种情况下,复议机关不履行赔偿义务但是应当作被告;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不需作被告但应当履行赔偿义务。在第二种情况下,复议机关应当作被告但只对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对原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负责;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履行部分赔偿义务,但它无权作为行政赔偿诉讼被告参加诉讼。事实上,这种冲突属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冲突。行政诉讼法为一般法律规范,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为特别法律规范。法院在审理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时,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的精神,以复议机关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为共同被告。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洪峰春曹智宏
怎样确定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主体
对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主体进行确定的方法包括有: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维持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复议改变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为任意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为共同被告。
-
被告人是否能够在行政诉讼中上诉
138人看过
-
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是否需要举证
59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是否存在中断
26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有合议庭的存在吗
306人看过
-
行政协议是否能够在行政诉讼中确认有效性?
287人看过
-
被告在行政诉讼中要求赔偿,该如何操作?
226人看过
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适用《行政诉讼法》的一般规定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特别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裁判赔偿争议... 更多>
-
在行政诉讼中,如何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身份,行政机关如何确定被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8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
-
劳动争议诉讼中如何确定诉讼被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2劳动者可以将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列为共同被告就可以了,可以在申请书上追加被告,用人单位为第一被告,用工单位为第二被告;如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同意追加被告的话,可以撤诉后,重新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第二十三条与劳动争议案件
-
行政诉讼中被告在诉讼中是行政机关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271.是的。 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3.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4.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
行政复议机关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91、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但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该决定的复议机关和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的行政诉讼被告。 2、《行政复议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3、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
在行政诉讼中增加被告是否可以?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2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当事人有权要求将被告方列为涉案主体。在法庭审理的第一阶段,若原告方确认并同意,法官可以根据职权和义务自行决定增加或更改被告方的位置。此外,当法院决定添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向其他各方通报此事。 在决定是否应将特定被告方纳入诉讼时,如果原告方坚决反对该行为,法院应发出通知,使其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诉讼。不过,在涉及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情况时,法院无权决定是否将特定被告方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