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人一般只是证明二手房交易的事实,而证明人一般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解决二手房买卖纠纷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公证,而不是找证明人。
一、借款纠纷中原告应提供哪些证据举证
借款纠纷中原告应提供如下证据举证:
1、能够证明与被告之间存在债权的证据材料。如合同、借条、收据、借条等;
2、被告已履行义务,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如果钱款在何日何地以何种方式交给被告,而被告到期仍未归还,最好能提供与债权、债务人无关的证明人;
3、如果有担保人或介绍人,必须提供担保人或介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如果是单位担保,必须提供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4、提供被告不履行义务的证据。
二、可以在法院起诉借条上不是证明人吗
原则上是不可以起诉借条上的证明人,因为证明人只是见证借款事实的第三人,不是担保人,对借款不负法律责任的。但如果证明人自以为是“证明人”,实际上却是担保人的话,在借条上的债务人没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担保人应当代为垫付的,如果担保人拒还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如何对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进行认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三、四款规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
卖方是否需要出示二手房购买证明?
334人看过
-
买卖二手房合同违约要付法律责任吗
489人看过
-
买卖二手房违约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65人看过
-
买卖二手房如何证明房产?
199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的委托证明
368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合同违约责任,二手房买卖违约赔偿
182人看过
二手房买卖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将名下二手房出售给买受人,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的法律行为。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房屋的价格、交付时间、过户时间等事宜,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在过户过程中,买受人需要... 更多>
-
二手房买卖逾期,买受人有什么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7一、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出卖人在房屋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使用条件的时候就将房屋交付给了买受人,而买受人接收了房屋。如果房屋达到交付条件的时间超过了合同约定的时间,买受人能否要求出卖人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处理方法】按照双方当事人的合同约定,买受人在接收房屋时应当有权察看房屋达到合同约定交付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因此,无论是出卖人在交房时没有出示这些证明文件,还是买受人明知房屋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交
-
二手房买卖合同书在买卖人录音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16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录音证据是合法取得的,经核实属实的,有效,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证据必须核实,才能作为确定事实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原始副本,或者直接来自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者其他可以显示和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始副本。
-
房中介要求二手卖家交房,二手卖家是否有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81. 首先,购房者应当查看中介合同中是否约定了中介有义务在双方完全履行完毕合同后进行配合。如果有约定,购房者可以要求中介承担相应责任并履行义务。如果中介拒不履行,可能需要考虑要求中介退费的问题。 2. 然而,通常情况下,中介只是促进双方签订合同,最多也不过协助双方办理过户手续等,并没有保证一方完全履行交房或交款的义务。除非有特别约定,否则中介无需承担责任。 3. 如果中介没有特别约定,出现中介
-
二手房买卖卖方不配合交房中介有责任吗二手房买卖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9实践中,通过房产中介购买二手房的时候,需要看当事人之间是如何约定的,要是有约定中介有义务配合对方完全履行完毕合同的话,那么在卖方不按照约定交房的时候,中介就是有责任的。如果中介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欺诈行为,购房者可以要求中介机构双倍赔偿。买方应该依据买卖合同,并且可以起诉要求交房并要求买方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
二手房买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何审查二手房买卖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6在买卖双方对二手房买卖的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的买卖合同就已经成立。而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一、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 ①、合同无效的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②、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