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逃逸会判缓刑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5 08:03:17 285 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就算有谅解书,也不能判缓刑。按照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具备条件的,可以缓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怎样量刑?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关于量刑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的,在量刑方面,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有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有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具体还是看犯罪情节和造成的损害后果。

二、犯交通肇事罪可以适用缓刑吗

犯交通肇事罪符合相应法律条件可以适用缓刑。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幅度:一般情节下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03: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肇事逃逸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逃逸能否适用缓刑肇事后逃逸的不宜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有悔罪行为。因而在其归案后,即使产生了悔罪心理,实施了悔罪行为,但他们的“罪过”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仅应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不宜适用缓刑。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要是属于一般情节,即量刑范围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同时满足其他的缓刑条件,那么在判刑的时候同时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话,则一般是不适用缓刑。综上,如果想要得到缓刑肯定要让法官看到被告内心并不是故意想要犯罪的,就算不被限制而继续在社会上生活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其他的侵害时,缓刑才会被法官纳入到量刑的范畴内,否则法官会很客观地按照正常的过错程度判司机刑罚。一、检察院建议的量刑
    2023-03-06
    22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协议(肇事逃逸的判刑和赔偿)
    什么叫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躲避法律的刑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违法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主要也是指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刑罚追究刑事责任,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是指对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的,在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当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肇事后逃逸】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及其实施条例第86、87、88条规定,发生
    2023-06-04
    14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还会还算逃逸吗
    构成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后,仍然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情形:(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代罪错事实的;(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一、交通事故自首该怎么进行认定交通事故自首的认定: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二、什么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自首的基本构成要素,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动投案除了自己到司法机关主动将自己置于其控制之下这种情形之外,还有很多即使不
    2023-03-14
    239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逃逸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顶包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逃逸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顶包”的相关解答如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交警会根据事故各方的过错来认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逃逸的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也就是首先推定逃逸方负全责,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减轻部分责任。显然,逃逸会加大肇事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次,是行政处罚方面。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如果当事人没有违章,则不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一方逃逸,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逃逸者会被处以200元元的罚款,并可能被处以15日以下拘留,更为严重的是,逃逸者会被吊销
    2023-02-17
    441人看过
  • 刑法上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吗,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一、刑法上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吗刑法上没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刑法上规定的是交通肇事罪,肇事逃逸属于该罪的加重情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在将伤者送
    2023-06-26
    24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及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罪适用缓刑吗
    一、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及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明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当事人还是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了现场;2.发生交通事故时,一定要根据交警的责任划分,确定自己有没有责任,不能自我以为没有责任,所以就直接驾车离开事故现场,这样也是属于肇事逃逸的;3.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无证驾驶,都属于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在发生事故后逃逸的,必然是肇事逃逸了;4.事故发生后把伤者送到医院,在没有确定伤员脱离生命危险就无故离开,或留下假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离开;5.交通事故的当事人离开现场,并且拒不承认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是又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应该是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6.一方当事人在双方还没协商一致之前,不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地址,就直接离开。处罚如下: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
    2023-06-28
    192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逃逸的后果
    交通事故逃跑的结果:交通事故逃跑是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更严格的法律结果。交通事故后,受害者处于孤立无援助的危险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事故者的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因此事故者产生了立即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事故后逃跑,不履行法定义务,实际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事故的逃脱,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和刑事责任都比没有逃脱严重得多。从行政责任讲,《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其次谈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逃跑的,逃跑的当事人负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失,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
    2023-08-06
    20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肇事逃逸车主有责任吗
    交通肇事逃逸车主需要承担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人死亡是什么罪因为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依法可以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1.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车撞死人要负哪些刑事责任车撞死人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具体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2023-03-30
    267人看过
  • 肇事逃逸会通缉吗
    如果肇事逃逸达到了刑法处罚的标准,并被定罪量刑,那么就会留下案底。公民的案底一般是由于其受到过法律制裁所留下的,任何案底都会进入个人的档案,而进入个人档案之后,案底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择校。一、寻衅滋事37天内没有逮捕会不会案底吗?但是刑事拘留也不是一定会留下案底,因为如果被拘留人并没有被定罪判刑的话,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如果被定罪判刑,就会留下案底,且不会消除。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二、案底可以消除吗1、不论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只要公安机关处理后,都要作为案件档案留存。案底留存的目的具体如下:(1)为了保存案件材料,以备上级核查和备案;(2)为了给案件当事人(包括被处理人和办案人)在对该案进行复核时有案可查。(3)为了确保将来被处理人再次出现违法甚至犯罪时,作为其曾经的经历,作为
    2023-03-15
    445人看过
  • 缓刑中肇事逃逸会怎样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刑事犯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对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相关法律知识《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023-06-02
    32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算不算全责?
    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与交通事故无关,或者因逃逸导致现场被破坏,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逃逸方应负事故全部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
    2023-08-05
    206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弃车逃逸算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吗
    一、交通肇事后弃车逃逸算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吗算。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在途中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各种行为,比如弃车逃离,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之后,如果肇事者为了逃避处罚或者是赔偿责任而选择逃逸,可以判断为交通肇事逃逸。二、交通肇事弃车逃逸怎么处罚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以上重伤的,犯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一人以上死亡的,犯交通肇事罪,处3至7年有期徒刑;4、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以上2至4种情形,并处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再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三、哪些情形属于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
    2023-06-16
    24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判刑缓刑几年不会留下案底?
    一、交通肇事逃逸判刑缓刑几年不会留下案底?1、交通肇事逃逸不管被判刑缓刑几年都会留下案底缓刑一般是被判决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的,拘役、有期徒刑是主刑,是会留下案底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案底一旦产生,便终身保存,不得消除。2、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后的一般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判决缓刑后一定可以不用坐牢吗?1、判决缓刑后不一定可以不用坐牢只能说有不用坐牢的可能,若在缓刑执行期间,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遵守《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也没有出现《刑法》第七十七条的情形,一般就不用坐牢。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
    2023-04-18
    27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浅谈“交通肇事逃逸”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日益递增。于此同时,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严重的马路杀手。尤其近段以来,杭州5.7胡斌飙车案、杭州8.4魏志刚交通肇事案、演员周杰交通肇事案的发生,唤起了法律界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特别关注。而何为交通肇事中的逃逸,法律界历来有争议,这无疑给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处理带来了难度。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交通肇事中的逃逸做粗浅的探讨。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目前就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来看,何为交通肇事逃逸,有三个规定:一是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
    2023-08-01
    208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肇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如何能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判刑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
      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过失犯罪的; 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 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 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 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 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受馁状态的; (三)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
    • 肇事逃逸算交通肇事逃逸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8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被判缓刑刑罚会怎么判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3
      行为人在造成交通事故之后逃逸,构成犯罪的,若符合适用条件是可以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逃逸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7-14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是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逃避法律责任、避免受到受害人家属殴打、恐慌等主观心理而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逃逸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事故发生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主观上表现为逃避法律追究、避免受到攻击、恐慌等心态,逃逸行为的主客观内容与事故责任认定的主客观内容完全不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构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段。总之逃逸是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对法律追究和法定救助义务的逃避,是逃逸行为人对事故
    • 肇事逃逸判缓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7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不适用缓刑。 而交通肇事罪规定: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