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的应怎么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6 08:24:03 497 人看过

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可据此认定该罪: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的主观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他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9日 11: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只能说将它区别于其故意犯的罪名,并且诠释过失致人重伤与它的具体界限是什么?这一罪名,别看它是没有所谓的主观性的,实际上它和故意犯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主观性,而且涉嫌这一罪名的案件从始至今,依然有其身影,并且数量较多。首先,先要把“过失”与意外发生或者说是不可抗力事件要区分开来。请见以下例子:黄某开车在盘山公路上,突然山上有一块大石头掉下来,正中黄某。这很明显就是不可抗力的事件,所以不再细说。再一例:黄某在盘山公路上开车,突然下起冰雹,黄某被惊吓,所以方向稍微偏移一下,撞到对面车道正在开车的李某,把李某撞死了。那么这个是意外事件,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上这两种都是不可预料的危险。而第三个例子是:黄某正在盘山公路开车,因自己是一位老司机并加上对这一路况无比熟悉,所以黄某喝了点小酒尽兴一下。但也正因为黄某的疏忽大意之下,导致发生李某丢失性命。从这个例子是可以看出,过失与刚才那两个例
    2023-04-19
    34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认定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怎么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责任形式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实践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样,比如交通事故、一般殴打、特殊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等都有可能造成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发生。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刑法》第二百
    2023-06-05
    23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认定
    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标准为: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2.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自卫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看被告人过失程度的严重性。过失致人死亡罪既存在严重疏忽大意与一般疏忽大意之分,也存在轻信把握的大小和冒险程度之分。被告人主观上的过失之大小也反映了犯罪情节的轻重。(二)看被告人先前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如果被告人在实施违法活动中过失致人死亡,则不应该认定为情节较轻。(三)看被告人过失行为之目的。如果被告人行为之目的是为了受害人的利益,或为了公共利益之考虑,在行为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四)看其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犯罪行为的后果是评价犯罪行为严重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过失致人
    2023-07-31
    15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
    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两者的共同点在于: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上行为人郡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本罪与本法所规定的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罪的界限本法所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包含致人死亡的情况,仅就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结果来说,完全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条件。但是,由于主体要件的特定性、犯罪环境的特定性或者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尤其是犯罪所侵犯的其他客体更为突出,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本法上就分别规定了其他罪名,而把该罪同时也侵犯的他人的生命权规定为一个情节一并予以惩治。所以本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
    2023-03-03
    24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
    过失致死罪的认定1.过于自信的过人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造成了死亡结果:都对于结果的可能发生有预见,而且都不是希望这种结果出现。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死,行为人凭借某种客观条件能力、经验、环境等,轻信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行为人持的是一种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2.疏忽大间的过失致死与意外事件致死的界限。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出现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就是过失致死;如果不应当预见,或者说不可能预见,而出现了致死结果,就是意外事件致死,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2023-06-11
    8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
    刑事责任能力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二)本罪与本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罪的界限《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
    2023-07-21
    14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的应怎么认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14
      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可据此认定该罪: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
    • 过失致人死亡应怎么认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02
      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33条,指的是犯罪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认定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了,却轻信可以避免。轻信可以避免是区分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明知不能避免,依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本罪的客观方面最为重要
    • 过失致人死亡的应该怎么认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4
      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33条,指的是犯罪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认定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了,却轻信可以避免。轻信可以避免是区分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明知不能避免,依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本罪的客观方面最为重要
    • 过失致人死亡的应该怎样认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30
      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33条,指的是犯罪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认定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了,却轻信可以避免。轻信可以避免是区分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明知不能避免,依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本罪的客观方面最为重要
    • 过失致人死亡的罪名应怎么认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20
      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33条,指的是犯罪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认定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了,却轻信可以避免。轻信可以避免是区分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明知不能避免,依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本罪的客观方面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