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9 00:41:12
107 人看过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1、确认事故当事人是否有违法行为。
如果事故当事人因个人违法导致交通事故的应负事故责任,没有违法的当事人则无需负责。
2、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造成了损害事实。
因事故造成他人的健康的客观事实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
如果没有造成他人损害,或者一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的,则不需交通事故责任。
3、交通事故当事人个人主观上存在过失的。
交通事故的发生一般是因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过失,即为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该要预见却没有预见的情况,或已经知道自己的违法行为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
4、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交警追赶中发生事故该如何处理?
303人看过
-
责任不明显的交通事故,应如何确定责任?
169人看过
-
2024年交通事故逃逸责任如何确定
481人看过
-
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无法确定怎么办?
161人看过
-
当事人如何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确定
285人看过
-
交警责任认定,确认交通事故责任
26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次责任比例不明确时该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2根据交通队出具的交通责任认定的主次责任比例,当事人可以持交通事故认定书就损害赔偿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
-
交通事故赔偿的责任人如何确定, 交通事故赔偿的责任人是如何确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8交通事故赔偿的责任人如何确定, (一)被盗窃、抢劫、抢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主体的确定标准在机动车辆被他人盗窃,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由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被盗机动车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批复中明确规定:“使用盗窃的机动车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盗机动车的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盗窃驾驶意味着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中断了车辆合法所有
-
交通事故中保险公司如何理赔, 交通事故责任险第二步责任该如何确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2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妥善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路面事故同时还要报请交通部门处理,非路面交通事故(如车辆因驾驶原因撞在树或墙上),应由安委会出具证明材料。 第二步交通事故核定: 1、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会派人到现场勘察或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同时对车辆进行定损,估算合理费用,并通知车主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修理厂处理事故车辆。如车主要求自行修理,应办理自修手续,修理费如超出定损费用,将由车主自
-
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1-05-18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车未让
-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中车主责任,交通事故中车主责任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6交通事故中车主责任?对于这个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车主责任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不是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是因为确定承担责任的主体较为复杂,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民法的有关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因此才未作出一刀切的规定,故而采用了“机动车一方”这样一个比较宽泛的用语。显然,“机动车一方”包括驾驶员和车主,甚至包括乘车人员(譬如车上人员与驾驶员争吵、车上人员发生打架致驾驶员未能专心驾车而引发交通事故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