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住房租赁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双方应当自愿在合同中约定或者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者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生效,当事人不得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或者纠纷发生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房屋租赁纠纷的处理——共有房屋租赁纠纷的处理
对于共有物如何进行利用的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房屋作为共同财产应按照共有的原则对其进行管理和处分。共有房屋的出租,无论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都应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有些地方立法作出类似规定,如《上海市房屋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共有的房屋,未经全体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不得出租。出租共有房屋需全体共有人同意,此为关于共有物的古老规则。在现代社会,已日显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1.对于共有物的处分行为一般应征得所有共有人的同意,这在实践中是极为困难的,部分甚至一个共有人不同意时,就不能处分共有物,不免会影响共有物的有效利用,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突破传统民法关于共有物处分的规定,在处分共有物的问题上,采用多数决原则。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法》第三十四条规定:(1)共有土地或建筑物改良物,其处分、变更及设定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或典权,应以共有人过半及其应有部分合计过半数之同意行之。但其应有部分合计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数不予计算。我国人大立法部门在起草相关法律草案时,也有此意见。
2.出租行为是利用行为,一般不会改变房屋的性质,对房屋没有太大的损害。而现在民法大多提倡物尽其用,仅因少数共有人的不同意见,而影响房屋的利用,不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房屋的租赁只要征得大多数共有人同意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共同共有,则采取人数的多数决方式;如果是按份共有,则采取人数以及面积的多数决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房屋租赁期满,应对策略有哪些?
384人看过
-
应对房屋租赁法律问题的策略
203人看过
-
租金纠纷:租客与房东的应对策略
440人看过
-
(3) 房屋租赁30年到期后的应对策略
132人看过
-
法拍房租赁合同应对策略
499人看过
-
针对租赁房屋的补偿安置策略
123人看过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换言之,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按照一物一权主义,一物之上不得存在多个所有权,数人不得对同一物各自享有完整的所有权。 但一个所有权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各... 更多>
-
应对放高利贷纠纷的策略云南在线咨询 2025-01-16一、当事人起诉放高利贷案件,应提交起诉状和相应副本,具体要求如下: 1. 如果当事人是公民,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如果当事人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状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 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
-
企业应对产权纠纷的策略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8在解决房产争议方面,常见途径有四个:和解、协商、仲裁及起诉。双方可以自愿和公平地达成和解协议,若无法达成和解,则可以向第三方申请调解。如果各方仍未能达成共识,则根据买卖合同条款的规定,在指定的机构进行仲裁。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庭提起诉讼。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
避免房产税的租赁策略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5-01-03一、房产税的简单介绍 房产税是一种财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房产税适用于内资企业和个人,其计算依据可以采用从价计税或从租计税。 现行的房产税是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198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二、如何规避租赁房产税 合法规避税费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优化税务
-
福建网贷纠纷的诉讼应对策略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28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应对策略安徽在线咨询 2025-02-05一、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 1. 资质挂靠现象突出。一些资质较低甚至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工程队乃至个人,挂靠具有较高建筑资质的企业,参与竞标并成功竞标现象比较常见。 2. 非法转包现象突出。尽管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分包有严格的限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在中标后,往往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资质较低或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工程队甚至个人。 3. 资金管理漏洞突出。有些企业经营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