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的间接故意是否可以构成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10:50:13 360 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人共同故意犯罪,包括间接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能够。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人共同故意犯罪,包括间接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 共 同 犯 罪 是 否 需 要 共 同 故 意 ?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共同犯罪是否需要共同故意,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否则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因为共同犯罪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犯罪,如果其中一人没有故意,那么就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有的学者则认为,共同犯罪未必需要共同故意。他们认为,共同犯罪可以包括共同过失犯罪,即二人以上的人共同过失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共同故意,但也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是否需要共同故意,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人共同故意犯罪,包括间接故意。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否则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但有的学者认为,共同犯罪未必需要共同故意,可以包括共同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20: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未遂可以是间接故意吗
    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未遂,间接故意犯罪之所以不存在未遂,是由其犯罪构成主客观要件的特点及犯罪未遂的主客观特征决定了的。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刑法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要成立犯罪未遂,一个必要的条件是须有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正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所不希望的情况。在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主观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希望的态度,不另存在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客观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即假设中的未遂,行为人主观上又没有希望的态度,缺乏故意的意志因素,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不具备犯罪成立的要件,其行为就不构成犯罪。所以,此时的间接故意犯罪行为就根本无未
    2023-06-12
    405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行为构成要素
    (一)认识因素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认识。行为人对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认知,是基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产生的,这种客观条件既包括外在的客观条件,也包括行为人自身的客观条件。外在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犯罪的时间、地点和自然条件制约,以及犯罪对象、作案工具和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等条件;行为人自身的条件,表现为行为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以及是否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掌握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程度等条件。在上述客观条件存在的前提下,行为人对其行为即将引发的危害结果产生了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认识。因此,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认识,是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间接故意认识因素的关键是行为人的认识程度。间接故意的认识程度只能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认识,即可能性认识。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尽管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确属明知,但对其行为间接
    2023-06-11
    91人看过
  • 间接故意也能构成诈骗犯罪
    诈骗犯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而非过失,这在刑法理论界已成为共识。但诈骗犯罪的故意仅指直接故意,还是既有直接故意,又有间接故意,近年来争论不断。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综合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即否定说与肯定说。否定说认为诈骗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肯定说则认为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诈骗罪。否定说的理论基点在于:诈骗犯罪中,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均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所有权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只有直接故意犯罪中方存在着犯罪目的,间接故意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希望意志的核心,反映着直接故意的心理内容,是直接故意的当然组成部分。犯罪目的的存在不仅说明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社会危害结果已有认识,而且表明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预期有危害结果;犯罪目的的产生就意味着直接故意的形成,直接故意的性质是由犯罪目的的性质决定的。没有犯罪目的,便不可能存在犯罪故意的希望意志,也就不
    2023-04-22
    51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二)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
    2023-03-27
    430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可以直接判刑吗
    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轻伤的,能判刑。行为人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打架构成轻伤判刑多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如果打架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要看情节轻重。二、肇事逃逸轻伤是不是可以缓刑肇事逃逸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能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
    2023-06-19
    368人看过
  • 雇凶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一、雇凶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雇凶杀人,属共同犯罪,雇凶的人和被雇的人都是主犯,其社会危害性相同。根据我国《刑法》232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及共同犯罪的规定,所谓雇凶杀人属故意杀人罪,虽然其本人没有亲自参与杀人的行为,但行为人是在其授意的情况下才有所作为的,雇佣者本人具有严重的社会害危性,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是主谋,故该种犯罪一般会判除死刑。二、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主要有以下情形: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
    2023-04-28
    400人看过
  • 金融犯罪可以间接构成吗
    可以(1)犯罪客体: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包括银行、货币、外汇、信贷、证券、票据、保险管理秩序等。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包括自然人、单位、公众等),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各种金融票证、有价证券、信用证、信用卡等)。(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客观特征),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表现形式),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本身及其工作人员。(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或者同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什么是金融犯罪金融犯罪是指以伪造、诈骗及其他方法侵犯银行管理、货币管理、票据管理、信贷管理、证券管理、外汇管理、保险管理及其他金融管理,破坏金融秩序,情节严重,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1997年新刑法颁布之前,金融犯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新刑法颁布,
    2023-02-27
    194人看过
  • 间接故意致人轻伤是不是构成犯罪
    一、间接故意致人轻伤是不是构成犯罪1、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轻伤的,能判刑。行为人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伤害的,就可构成故意伤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判多长时间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
    2024-01-19
    130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犯罪故意
    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中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如甲对乙实施抢劫,已奋起抗争,恰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时,共同抢得乙身上钱物若干。此案中,甲、丙的共同犯罪即为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一、包庇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本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窝藏、包庇行为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包庇的,则成立共同犯罪。因此,本法第310条第2款规定,犯窝藏、包庇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窝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2、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
    2023-03-06
    85人看过
  • 间接实行犯可以定为共同犯罪吗
    间接正犯不是共同犯罪。间接犯罪是指利用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行为。间接正犯,又称间接实施犯,是针对直接正犯的。间接正犯是正犯的一种。从广义上讲,正犯的概念是以刑法分则各本条规定的构成要件为其法律依据的。所有实施犯罪的人都是正犯,不问其实现构成要件,而是出于自己的手,用别人的手,称前者为自手正犯,也称直接正犯;称或他的正犯,也称为间接正犯。间接实行犯与共犯的错误怎么认定间接实行犯,是实行犯的一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行为人不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而是利用不构成共犯的第三人实行犯罪的情形。共犯即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主要分析一下间接实行犯。近代刑法理论中的间接实行犯概念,据考始于主观主义尚未普遍发达的德国刑法学。一般认为,间接实行犯是客观主义的共同犯罪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说之不足而推衍出来的范畴。共犯从属性说认为,共犯具有从属性,即教唆犯和帮助犯的成立是以正犯成立犯罪为前提。在实
    2023-08-07
    40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是否全部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共同犯罪中只要有一人实施犯罪既遂了,那么就代表着全体参与者既遂。此时,就要按照既遂的情况,对共同犯罪的行为人进行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一、共同犯罪的主观意图是什么?1、实行故意共同犯罪中的实行故意,是指实行犯对其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状态。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除了这个实行犯明知是在和其他共同犯罪人,例如教唆犯、帮助犯一起实施犯罪以外,其对犯罪结果的故意心理状态无异于单
    2023-03-27
    182人看过
  • 间接性致死是否构成犯罪?
    间接杀人其本质是故意杀人,关于故意杀人的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一般的故意杀人,情节较为轻微,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一般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幅度内判处刑法,但是如果存在其他严重的情节,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所以,仅凭借杀人行为,无法准确地判断会判多少年,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且在实践中还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对于未成年人或者是残疾人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以及对于未成年人和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需要判刑吗若行为人因故意伤害的行为致人死亡,但与受害人家属和解了的,依然需要被人民法院判处相应的刑事处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罪属于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
    2023-07-02
    500人看过
  • 单位可以与单位外的人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大多是集体的犯罪形式,但是它的内容却不只是局限于人和人之间,在单位和人之间以及单位和单位之间都有可能构成犯罪。一、什么情况下过失犯罪会成立共同犯罪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共同故意,这种故意的共同性有三个特征:1、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有一定的联系。2、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都有预见。3、共同犯罪人都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就是对犯罪结果采取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态度。二、单位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吗?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二者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单位犯罪指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通俗点说就是对于某些罪的实施主体,刑法的规定比较特殊,不但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共同犯罪指的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故意犯罪的行为。并且,单位内部两个以上的责任人之间,不认
    2023-02-26
    377人看过
  • 中国犯罪构成共同构成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构成共同要件之四要件说四要件说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从苏联学习过来的。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法系的产物。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一犯罪构成理论模式虽然存在陈旧、机械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a.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客体。犯罪总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故意杀人罪侵害了人的生命权,故意伤害罪侵害了人的健康权,盗窃罪侵害了公私财物所有权,等等,诸如此类。犯罪所侵害的
    2023-02-22
    29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故意犯罪说的间接间接的故意犯罪怎么构成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5
      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
    • 间接故意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法律有哪些规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5
      间接故意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间接故意犯罪。
    • 间接故意成立共同犯罪的案例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2
      间接故意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如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 间接故意犯罪其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
    • 犯罪故意成立是否有可能是间接故意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6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 间接故意犯罪是以未遂形式构成的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5
      1、对于间接故意犯罪是不存在未遂形态的。因为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是持一种放任态度,当法律程度上的危害结果发生时,则已成立犯罪既遂。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