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单位不赔偿应怎样应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21 01:52:11 175 人看过

一、工伤单位不赔偿应怎样应对

工伤单位不赔偿应如下应对: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工伤保险报销申请中需要准备的资料

1.工伤认定结论书;

2.工伤医疗费用凭证;

3.劳动能力鉴定费支付凭证;

4.工伤人员需配置辅助器具的,提供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辅助器具配置确认意见书和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付款凭证;

5.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工)、协保人员,须提供劳动手册以及与承担工伤责任的用人单位签定的有效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6.工伤人员的身份证、本人“实名制”银行结算帐户原件及复印件;

7.委托他人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请手续的,须提供委托人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8.填写完整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一式二份,其中个人申请的须经承担工伤责任的用人单位盖章;

9.其他相关材料。

三、工伤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是什么

工伤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如下:

1.职工与企业或雇主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

2.职工必须受有人身损害事实。

3.职工的损害必须是在其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的。

4.该事故须是职工受到损害的原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02: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单位不支付工伤赔偿金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一、单位不支付工伤赔偿金的应对策略有哪些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工伤申请赔偿准备什么材料申请工伤赔付需要提供下列资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2.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3.工伤认定决定书;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5.支付工伤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的单据。三、工
    2023-10-08
    476人看过
  • 单位不报工伤要应该怎样起诉
    一、单位不报工伤要应该怎样起诉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应当先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的30内申请,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应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经仲裁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
    2023-06-16
    354人看过
  • 如何应对单位拖欠工伤赔偿金的问题
    一、如何应对单位拖欠工伤赔偿金的问题工伤赔偿金公司一直拖着不给的解决方式如下:1.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工伤工资支付协议书;2.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时提交申请书、相关证据等材料;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入调查;4.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二、工伤赔偿是否要申报个税根据相关条例的规定,职工因为工伤事故取得的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等,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出现工伤事故,相关补偿费用需要由单位来支出,只要职工取得的这笔所得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就能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中,对停工留薪期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理解和做法存在争议。工资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理解和做法存在争议。三
    2023-11-08
    102人看过
  • 单位是否应当支付工伤赔偿
    法律咨询:2008年2月19日,江西某汽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运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一份《聘用合同书》,由张某担任汽运公司的驾驶员。3月2日5时30分,张某驾驶客车途经南康市323国道与康唐路交叉路口时,与另一货车相撞,造成张某受伤,当即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67天。后经交警部门认定货车驾驶员负主要责任,张某负次要责任。9月18日,张某经诉讼,获得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各项损失赔偿款40762元。12月5日,张某经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并被赣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十级伤残。2009年4月20日,张某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汽运公司支付张某伤残赔偿金、就业补助金等共计人民币37817元。但汽运公司认为:张某从交通事故中获得的赔偿足以弥补因其受工伤遭受的损失,张某不能获得重复赔偿,要求判令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律师回答:本案张某与汽运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其在劳动的过程中发
    2023-06-12
    80人看过
  • 工伤单位应该承担什么赔偿
    一、工伤单位应该承担什么赔偿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待遇项目:1、住院伙食补助费。2、转外地治疗的交通、食宿费。3、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4、伤残津贴。五级至六级的伤残职工,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60%。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五级至六级的工伤职工,经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领取30个月至26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每级相差4个月),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伤残七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领取22个月至10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每级相差4个月),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二、什么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项目:1、医疗待遇: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
    2024-01-11
    168人看过
  • 职工工伤应怎样为单位申报
    一、职工工伤应怎样为单位申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二、不满意的工伤认定应该如何处理不服工伤认定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
    2023-10-25
    226人看过
  • 工伤单位发工资应该怎样发
    一、工伤单位发工资应该怎样发工伤工资发放方式如下:1.如果员工停工留薪的,仍然按照其原来的工资水平来计算其工资,用人单位需要按月支付给员工;2.如果员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则其病假工资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来计算,具体标准则由公司依法确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二、工伤待遇包括哪些工伤待遇包括: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
    2023-07-14
    238人看过
  •  单位如何应对工伤诉讼?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如果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其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受理后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如果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其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受理后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如何维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自收到申请
    2023-08-23
    360人看过
  • 工伤赔偿:单位应该赔偿员工的哪些费用?
    员工发生工伤单位要负担以下费用: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在两个单位上班发生工伤如何处理在两个单位上班发生工伤处理如下:1、一个单位借调另一个单位的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借调的员工只与原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职工只与原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原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发生工伤时,原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可与借调单位约定补偿办法;2、员工同时在两个单位工作,即一个员工同时与两个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两个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职工受伤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二
    2023-07-04
    274人看过
  • 因为工作受伤,单位应该赔偿吗
    应该,工伤认定情况:(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一、劳动者无驾照驾驶车辆死亡的是不是工伤劳动者无证驾驶车辆在上下班途中被机动车伤害死亡的认定为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
    2023-06-26
    498人看过
  • 应该向什么单位要求工伤赔偿
    律师解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需要先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部分赔偿由人社局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
    2024-04-21
    255人看过
  • 工伤单位未赔偿应该如何处理
    一、工伤单位未赔偿应该如何处理工伤单位未赔偿应该如下处理:1.先申请工伤认定;2.等工伤认定决定;3.单位不承认工伤时;4.能协商就双方协商;5.协商不成申请仲裁;6.向法院进行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工伤申请赔偿的材料申请工伤赔付需要提供下列资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支付工伤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的单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3-11-05
    235人看过
  • 单位应在多久时间内工伤赔偿
    1、工伤认定: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20日内送达,按规定期限的上线计算是95天。2、劳动能力鉴定: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一般要在6个月左右,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共需240天。3、工伤赔偿:劳动部门审核要一个月左右。这样算起来,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一年左右的时间拿到工伤赔偿。但是,如果在哪个程序上发生争议,就难说了。发生争议就可能要走诉讼程序,经过一审、二审,甚至一审、二审不止走一次。一个工伤案子耗时几年的都有,二、三年的、六、七年的,十余年的也有。正常的工伤赔偿三个程序都不需要花钱。需要仲裁,或者走诉讼程序,自己难以处理要请律师,要付律师费,但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申请工伤认定程序1、申请环节。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出具《补齐材料告知书》;2、受理环节。基本资料收齐核实且符合受理条件
    2023-02-25
    360人看过
  • 工伤应该得到单位的那些赔偿
    一、工伤应该得到单位的那些赔偿(一)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二)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三)交通费、食宿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四)康复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五)辅助器具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由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六)停工留薪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
    2023-06-07
    27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工伤赔偿单位应赔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16
      赔偿包括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 交通事故工伤,单位应该怎样赔偿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二十八条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
    • 工伤认定标准和单位应怎样赔偿工伤赔偿规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07
      首先确定是否已经明确了工伤等级!这是关键,因为申请工伤与工伤认定执行是有时间的,而且也不是说申请了就一定会被认定为工伤,国家对于工伤认定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工伤待遇不存在赔款一说!单位对你的治疗提供的费用和工伤等级认定没有直接关系!不是说你提出的赔偿要求,单位就必须满足,只要认定工伤等级,法律有明确的条款可以执行! ——如果你对工伤认定存在异议,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 用工单位应赔偿哪些工伤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4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5.工伤赔偿: (1)如果继续在单位工作,不辞职的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级工伤为11个月本人工资。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
    • 员工伤亡事故赔偿标准是哪些?单位不赔偿怎么应对?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6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