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不接电话怎么处理?
应该报警处理,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理流程有哪些?
1、调查取证。
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肇事逃逸涉嫌犯罪处理流程有哪些?
1、侦查立案。
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
2、移送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提交起诉意见书,并附全案证据。
3、提起公诉。
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证据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
4、法庭审判。
人民法院受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5、执行。
对有罪的刑事判决,在判决生效后交执行机关执行。执行机关有监狱、看守所、社区、司法所等。
四、肇事逃逸涉嫌犯罪鼎足证据有哪些类型?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只要相关的证据证明存在肇事逃逸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的违法行为直接采取相关强制措施,在行政拘留违法行为人之前,也不会专门给当事人打电话。如果涉嫌犯罪但嫌疑人下落不明,公安机关可以发通缉令。
-
肇事逃逸有电话通知吗
194人看过
-
如何处理肇事逃逸的电瓶车?
305人看过
-
没接触算不算肇事逃逸
311人看过
-
无接触肇事逃逸处罚是什么?
190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肇事逃逸最佳处理方法)
313人看过
-
肇事逃逸找不到怎么办/肇事逃逸找不到怎么办
7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撞人人家不让走电话怎么做肇事逃逸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16你必须是违反交通规章制度造成了重大事故,在未处理的的情况下私自离开现场就算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是本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一般肇事逃逸几天通知电话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31、视具体情况而定。交通肇事逃逸,交警接到报警后会勘查现场,调看监控等采取一些手段,但有些路段监控少,可能一时半会还找不到,所以是不确定的。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
-
肇事逃逸直接罚2000怎么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4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直接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
肇事逃逸不赔偿的话到底要怎样处理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5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
-
肇事逃逸了怎么办?肇事逃逸交警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