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主观心理状态。
恶意磋商的法律责任
恶意磋商,在性质上属于缔约过失,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民法典》未作出明确规定。但大多数人认为,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为信赖利益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其中直接损失应包括缔约费用、准备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及上述费用的利息,具体有:
(1)缔约费用,包括邮电费用、赴订约地或者考察标的物的合理支出费用;
(2)准备履行所支出的费用,包括:为运输标的物或受领对方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3)受害人支出的上述费用所失去的利息。间接损失可以表现为丧失与第三人另订立合同的机会所产生的损失。恶意磋商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在实践中,对于直接损失一般都是好计算的,也是有法律根据的,是可以得到法院支持的。对于间接损失,实践中不好计算,同时法律规定的也不明确,一般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恶意磋商造成损失应当赔偿
164人看过
-
恶意磋商造成损失怎么确定
151人看过
-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给对方造成损害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101人看过
-
对于合同恶意磋商如何举证
359人看过
-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是什么呢
219人看过
-
对方借合同谈判进行恶意磋商,可以要求赔偿吗
168人看过
恶意磋商是指在商业谈判或合同谈判过程中,一方或双方故意采取欺骗、虚假承诺、违反诚信、不诚实地扭曲事实或者使用其他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在诚实、公正和善意的基础上进行谈判。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负... 更多>
-
恶意磋商合同不成立是合理的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11-08恶意磋商合同不成立是合理的吗? 恶意磋商合同不成立是合理的。合同属于双方的一项具有法律效用力的约定,所以在订立上也需要有两方来进行,只有一方则不具备合同成立的条件,除此之外,合同的成立还需要双方都同意合同内容,并且在有公证人的情况下完成了签订。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也是合同成立的标准之一。
-
以合同为名恶意协商对方受损可以要求赔偿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1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对对方造成的损失应该赔偿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民法理论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能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或者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提供虚假情况,不能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以上行为的,应当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对对方造成的损失应该赔偿。
-
假借合同恶意进行磋商可以赔偿损失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3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磋商,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主观心理状态。 恶意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谈判意图; 二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给对方造成损害的目的和动机。恶意是此种缔约过失行为构成的最核心
-
对方借合同谈判进行恶意磋商可以要求赔偿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1对方借合同谈判进行恶意磋商的,可以要求赔偿,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使另一方当事人信赖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
合同诈骗罪造成对方巨额损失的行为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3应该是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