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议书后多久开庭,有没有法律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7 23:12:38 134 人看过

人民检察院提交量刑建议书后,法院会提前三天通知诉讼参加人开庭的日期,具体的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9: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没有量刑建议书的原因
    起诉书一般没有量刑建议,在法庭调查后,会在公诉意见书中体现量刑建议。起诉书是指控犯罪,量刑不是检察机关职权范围,是法院职权范围。量刑建议权是公诉人依照法律所享有的在庭审过程中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力。一、认罪认罚检察院会怎么做?认罪认罚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履行的职责有:1.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选择权。告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必要时应当充分释明。2.人民检察院应当就相关事项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记录在案并附卷。3.对认罪认罚后没有争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案件量刑的预判,对其中可能判处免刑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4.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被告人认罪认罚情况,提出量刑建议,并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量
    2023-03-22
    394人看过
  • 强拆走法院要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
    6个月左右的时间。强拆案件一般属于行政诉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强拆纠纷后,被征收人提起行政诉讼,法律立案后要在6个月内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2024-05-17
    304人看过
  • 刑案起诉书上有建议量刑没有
    没有。检察院有单独的量刑意见,在开庭时会提出。起诉书中是不会写量刑意见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2022-02-05
    500人看过
  • 被打之后多久报警还是有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被打之后如果有轻伤的,五年内报警可以立案,如果只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在六个月后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不再立案,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023-07-20
    418人看过
  • 个人债务协议的时效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
    个人债务协议的诉讼时效是3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
    2024-05-06
    233人看过
  • 被批捕了多久开庭,有哪些依据
    一、被批捕了多久开庭,有哪些依据《刑诉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审查起诉阶段:1、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一百六十九条【审查起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三、诉讼阶段:1、如果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2、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
    2023-06-18
    354人看过
  • 刑事案件开庭的法律依据
    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一、刑事案件开庭传票哪些时候送达人民法院决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二、刑事案件开庭前要准备什么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2.将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当事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3.通知被告人、辩护人于开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
    2023-04-04
    153人看过
  • 认罪认罚建议缓刑是否有法律依据?
    满足条件是可以的。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是有例外。检察官与法官在看到同样的卷宗时对当事人罪责的判断可能在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无论从法律规定来说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定罪量刑(包括刑罚执行方式)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的。嫌疑人认罪认罚后可以上诉吗嫌疑人认罪认罚后可以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
    2023-07-11
    314人看过
  • 协议书没有公章有效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协议书没有加盖公章但若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的,一般都是有效的,除非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需要加盖公章合同才生效的条件的,否则一般是推定合同有效的。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
    2024-05-13
    74人看过
  • 离婚协议书应该怎样写,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离婚协议书应该怎样写,有没有法律依据离婚协议书应该写明以下内容:1、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2、对子女抚养问题的协议;3、对夫妻共同债务的约定;4、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处理;5、其他涉及夫妻双方且应当载明的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二、协议离婚没有离婚证是否算离婚协议离婚没有离婚证,不算离婚。现在协议离婚有如下五个程序:一、申请离婚。夫妻双方带上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签署《离婚协议》,并在婚姻登记机关指定的办公场所现场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二、初审。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初审
    2024-02-09
    214人看过
  • 刑事批捕后多久开庭法律有无规定?
    1、法律规定批捕后一定多久开庭法律当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普通刑事案件大约6-8个月,重大刑事案件可能超过一年。2、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将案卷移交公安机关继续侦查,期限2个月;公安机关侦查期限最长7个月;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向检察院公诉科移送审查起诉,审查期限1个月;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在3个月内审理判决,简易程序是20天;如果案情复杂,每个阶段可能延长。一、批准逮捕之后还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吗检察院批捕后,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不过取保候审需要通过检察机关办理,比较难。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可以采取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一)保证人保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
    2023-06-21
    133人看过
  • 开完庭没有当庭宣判多久有判决书
    一、开完庭没有当庭宣判多久有判决书这需依据案件进展情况而定,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时间。其一,择期宣判系定期宣判的一种情况,判决结果一旦出炉便会立即下发判决书,而后等待判决书正式生效便可展开后续执行工作;其二,若现场法庭宣判,则人民法院需要在十天内将判决书送达给相关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而非立即发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二、判决书下来多久申请强制执行通常而言,若在一审判决下达之后的第十五个自然日内,原被告双方向无异议的情况下均未就此民事判决提出上诉,则视为民事判决已具备法律效力,当事人有权据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针对终审判决(即二审),通常二审
    2024-04-29
    136人看过
  • 开庭缺席有什么后果,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是被关押在看守所的,那么开庭时是直接由法警将被告人从看守所带到开庭地点,自然不存在开庭缺席的问题。但如果是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开庭是由法院直接通知被告人到庭的,开庭时就需要被告人自行按时到庭,如果不按时到庭的话,轻则法庭需要延期审理,案件又要重新安排开庭时间。但如果严重影响案件进展的,则法院或检察院有可能认定被告人存在潜逃嫌疑,进而将可能直接取消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措施进而转为逮捕,那么被告人就会被直接关押到看守所里。所以,在此也建议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切莫开庭缺席,否则反而会对自身造成不利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
    2024-05-01
    316人看过
  • 开庭后多久开合议庭
    这个要根据判决的时间决定,如果当庭宣判,那合议时间也就十分钟到三十分钟,如果不当庭宣判,合议时间可能一个月或更久。法律上没有规定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间,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3-04-21
    40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多久后可以量刑?有什么法律依据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7
      抢劫属于严重暴力犯罪,起刑很高,要十年以上。当然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建议电话咨询。
    • 案件实行合议庭需要开庭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4
      案件实行合议庭也是需要开庭的,合议庭的成员需要参加开庭审理,合议庭的进行的案件人民的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长,审判长需要由符合审判长的认知条件的法官担任,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不能在案件的审理过程更换。
    • 变更抚养权开庭后多长时间下判决书,有没有法律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4
      变更抚养权开庭后,可能三个月下判决书,也可能六个月下判决书,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要看法院的判决程序,夫妻俩离婚时需要对孩子的抚养权有约定,可以协商确认抚养权归属,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 离婚开庭后多长时间出结果,有没有法律依据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4
      离婚开庭后多长时间出结果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法规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的,此时是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夫妻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此时也是需要及时的收集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的。
    • 法院开庭没有通知家属有没有法律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06
      法庭上没有通知家属开庭合法。法律并没有规定案件的开庭必须通知家属,法律只明确了法院在确定开庭时间以后,需要通知案件当事人和其他直接的诉讼参与人,家属并不是直接的诉讼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