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进行加班,劳动者付出了额外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为此支付加班报酬。同时,法律对加班的报酬有特别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标准计算加班报酬,当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有关于回班工资约定的,只要不违反法律,也可以按约定履行。
一、没有约定的情形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加班及加班工资的计算分三种情形:
1、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即加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周六、周日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若用人单位事后安排了补休的,则不需支付加班工资。
3、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而且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不存在补休问题。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月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加班时间×150%+小时工资×加班时间×200%+小时工资×加班时间×300%,而小时工资=月工资÷(21.75×8)。
此处的月工资是指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即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劳动情形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如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环境)等。即在没约定的情况下,除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特殊环境津贴外,其他各部份之和即属月工资。
二、有约定的情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多种约定方式,实践中主要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工资包含加班工资的,只要最后折算出来的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双方的约定就属合法,就认为用人单位已全额支付了加班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约定了工资的计算基数,如约定奖金、津贴等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只要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标准,则可以依约定计算加班工资。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工资都是由多个部份构成,如基本工资、补贴、职务津贴、奖金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加班工资则会大幅降低。
-
加班管理制度要怎么完善
191人看过
-
企业应当重视完善加班制度
338人看过
-
医保制度如何完善?
453人看过
-
如何完善委托执行制度
440人看过
-
完善加班制度: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
497人看过
-
加快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103人看过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
法定继承制度如何完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26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拥有的私有财产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而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应有的保护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当公民死亡后有私有财产,则财产应归属于继承人所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升高,导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也在不断的缩小。
-
如何完善法定继承制度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1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拥有的私有财产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而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应有的保护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当公民死亡后有私有财产,则财产应归属于继承人所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升高,导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也在不断的缩小。
-
如何完善病假管理制度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7关于如何完善病假管理制度,我之前做过,给你参考一下, 第一:请假的程序 (一)请假的原则 1、企业可以在规定中注明员工一旦采用虚假证明的(含骗取、伪造、篡改、涂改病假证明),视为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并给与旷工处理; 2、未经批准休病假或者未按照企业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旷工 3、因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自杀、自残的行为导致需要停工治疗的,不视为病假,按事假处理。 (二)请假的所需的材料企业可以要
-
如何完善我国的累犯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1、弥补立法缺憾,明确相关概念: 1、“刑罚执行完毕”应明确为“主刑执行完毕”。 2、明确法域条件,承认域外刑罚。 3.修改《刑法》第81条第2款之规定,使累犯可以假释,促进累犯的积极改造。 4.累犯的确立与数罪并罚制度。 2、累犯构成要件中立法增补人格因素。 3、确立单位累犯制度。
-
完善时效制度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即使员工退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依然有权利通过仲裁手段申请自己应得的权利。5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从原有的60天增加到1年,即自5月1日以后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延长为1年。而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在终止劳动合同后仍然可以向仲裁部门提出申请,但是需要提醒劳动者的是,一定要注意时效问题,要在终止合同之日起1年之内提出,否则,超出1年时效的,劳动仲裁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