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徽省固镇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崔某某贪污、诈骗一案,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现年47岁的犯罪嫌疑人崔某某,原系中国工商银行固镇县支行凯达储蓄所主任。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间,犯罪嫌疑人崔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多种手段,隐匿、透支多达五十户储户存款71余万元,预知事情败露,于1998年6月26日畏罪潜逃。鉴于该罪犯畏罪潜逃,案情复杂,涉及数额特别巨大,固镇县检察院决定对其逮捕,并在全国公安机关犯罪信息网上追捕。2009年11月9日,被告人崔某某伙同他人在山东省微山县用白纸冒充假币,以出售假币的形式,采取调包的手段,骗取被害人陈某某人民币3万元后落网。
法院审理此案认为:被告人崔某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无折取款,存款收入不入账等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犯贪污罪;被告人崔某伙同他人以白纸冒充假币,采取调包等手段诈骗他人钱物,犯诈骗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遂做出上述判决。
-
储蓄所主任疑卷千万存款潜逃
113人看过
-
储蓄所原主任潜逃17年被抓,畏罪潜逃会受到什么处罚
84人看过
-
贪污报关费12万余元被判七年
358人看过
-
甘肃:杂技团干部贪污53万公款潜逃6年被判15年
223人看过
-
银行储蓄员携200万巨款潜逃20年,卷款逃跑怎么定罪
412人看过
-
贪污罪发生后会挪用公款潜逃吗
6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携带公款潜逃的会变成贪污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挪用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变,即从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对挪用人和物失去控制,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
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构成贪污罪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0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2、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客
-
贪污罪发生后会挪用公款潜逃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挪用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变,即从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对挪用人和物失去控制,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
在公司贪污70万被判刑几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9贪污70万,涉嫌贪污罪,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9依照《刑法》第382条、383条的规定按贪污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化,即由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对挪用人和物都失了控制,这符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