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元算贿赂。犯罪嫌疑人行贿1万元也是很有可能按照行贿罪定罪量刑的,如果通过行贿获得了职务上的提拔,或者利用行贿实施一些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贿赂,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金钱或其它利益,以排斥竞争对手,获得更大利益的行为。
贿赂罪是对向犯吗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行贿与受贿不同罪。它们一个是受贿罪,一个是行贿罪。罪名不同,法定刑也不同。但是,从刑法理论上讲,受贿和行贿属于对向犯罪。
1、个人对个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
立案标准为:
(1)1万元以上
(2)虽不满1万但有下列情形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对单位行贿:
立案标准为:
(1)个人行贿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20万以下
(2)个人行贿不满10万,单位行贿10万以上不满20万,但有下列情形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3、单位行贿处罚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
贪污两万元能作纪律处分吗
303人看过
-
贪污三万余元
98人看过
-
50万元贪污受贿能否得到缓刑?
413人看过
-
贪污130万元,刑罚如何计算?
89人看过
-
贪污1万元以下构成贪污罪吗
195人看过
-
集体贪污一万元如何定罪
38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侵占公款10万元算贪污污污罪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9不算是贪污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一般来说,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所以,作为贪污罪客体物质表现有:一是公共财物;二是国有财物;三是非国有单位的财物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
100万元贪污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5-02-02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如下:1. 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 若情节严重,则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3. 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则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能否将贪污3万元的行为定罪量刑?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7如果涉案金额低于三万元,就可能需要考虑罪犯的定罪问题。是否会被定罪处罚,需要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做出合理的判断。当前法律规定,只要贪污或者接受贿赂的数额达到三万元及以上,而五万元以下时,就应视为“数额较大”级别的犯罪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这只是一条普遍原则,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如果受贿金额低于三万元,但情节严重,或者贪污所得用于非法活动,或者犯罪嫌疑人频繁收取贿赂或者曾因
-
贪污7万元拘留, 移交法院能否判缓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1贪污七万元拘留,可以向检察院申请取保候审,移交法院能否判缓取决于案情。《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
-
贪污10万元,能监外执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7贪污十万元,如果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就可以监外执行;否则,不可以。《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