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匿与逃逸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08:03:55 318 人看过

逃匿与逃-逸的区别

逃-逸是正在逃跑。

逃匿是逃跑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找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肇事逃-逸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9: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酒后弃车逃逸和弃车逃逸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驾驶人是否属于酒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即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一、肇事逃逸算不算肇事逃逸在自首前一天开车撞了人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只要在主观上为了逃避事故责任故意离开事故现场的,均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第二天自首不影响本罪成立,只能说明犯罪嫌疑人有悔过情节,在审判时可以酌情减免一定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
    2023-02-27
    261人看过
  • 酒驾逃逸与醉驾逃逸的界限
    1、肇事逃逸: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醉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酒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驾逃逸和普通交通肇事逃逸处罚的区别交通肇事逃逸,即使致人死亡,判例中最高的刑罚是有期徒刑15年;而一旦发现是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有可能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该罪最高刑罚是无期徒刑或死刑。醉驾肇事逃逸处罚。醉酒驾驶,并造成一死一伤,不排除有可能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那么,醉酒驾驶并逃逸,到底是定交通肇事罪还是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要视具体的案情而定。同时,根据《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2023-07-18
    359人看过
  • 肇事逃逸认定与交通事故认定的区别
    一、肇事逃逸认定与交通事故认定的区别(一)肇事逃逸认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2023-04-12
    19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
    2023-04-13
    492人看过
  •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与非自首区别
    酒驾肇事逃逸、自首、没自首共4种情况量刑对比:1、酒驾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未逃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酒驾肇事逃逸等酒醒后自首:未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酒驾肇事逃逸等醒后没自首,公安发通知,再自首:未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造成被害人致死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4、酒驾肇事逃逸等酒醒后没自首,公安发通知也没去,最后被抓住的:三年——七年;如果因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应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注:第二种、第三种、四种,差别在于,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量刑多少会有不同。第二种、第三种主动自首和公安通知自首,都属于自首,但是犯罪情节上有点差别,要综合其他因素一起看,综合起来看应该判多少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行为人
    2023-05-01
    103人看过
  • 肇事逃逸性质怎么区别?
    一般有三种类型:1、罪后表现说。认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伤的被害人后来又死亡,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2、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3、分别情况说。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4-23
    109人看过
  • 肇事逃逸和酒醉驾驶的区别
    一、肇事逃逸和酒醉驾驶的区别肇事逃逸和酒醉驾驶的区别是: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当然是肇事逃逸比醉驾更加严重;如果肇事逃逸只是一般的违法,不构成犯罪的,醉驾行为更为严重。二、交通事故逃逸构成要件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构成要件如下: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4.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
    2023-03-27
    422人看过
  •  逃避责任与坦诚面对: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的判别
    一名当事人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仅驾车逃离现场,还回到现场,且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在调查期间,当事人逃匿并拒绝接受调查。后来,经过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根据认定投案自首情节的标准,该情况应认定为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以下是对上述交通肇事逃逸情况的改写:1.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然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2.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仍然驾车驶离事故现场。3.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但在报案后仍未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随后又返回事故现场。4.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5.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6.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7.当事人虽然离开现场,但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
    2023-10-21
    63人看过
  • 逃离事故现场是逃逸吗,二者有区别吗?
    交通事故逃离现场与逃逸有区别。肇事者逃离现场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动归案。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逃离事故现场是对该行政义务的不履行,对逃离事故现场应作狭义的理解,即交通肇事后离开了事故现场,逃离事故现场违背了交通肇事后的行政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并不必然承担逃逸的刑事责任。逃逸是交通肇事罪法定的定罪量刑的情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逃避刑事、民事或者行政等法律责任的追究,从事故发生现场、抢救伤员现场或者等候处理现场等相关地方逃跑或者隐匿的行为。律师补充: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
    2023-05-07
    53人看过
  • 战时逃离部队罪与一般逃离罪的区别
    逃离部队罪与战时临阵逃脱罪的区别如下:1、对象不同,逃离部队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兵役制度,而战时临阵逃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2、客观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而战时临阵逃犯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临阵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3、主体不同,逃离部队罪的主体一般是现役军人,但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成为战时逃生罪的主体,战时逃犯罪的主体是所有士兵;4、主观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有逃避继续服兵役的目的,而战时临阵逃亡罪在主观表现为故意和直接故意。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何认定构成逃离部队罪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构成逃离部队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
    2023-07-10
    116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有谅解书与无谅解书的区别?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逃逸如果构成犯罪的,有谅解书和没有谅解书的区别在于:法院在量刑的时候对有谅解书的行为人会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驾驶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通有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4-22
    271人看过
  • 境外追逃与境内追逃区别是什么
    境外追逃与境内追逃区别在于追逃的范围不同,前者是境外,后者是境内。一、境外追逃:在境外追逃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我国国内法及国际法展开国际合作,目前采取的方式有以下5种:引渡引渡就是被请求国依请求国的要求,将在本国境内而被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个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引渡的实现,必须要在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之间存在引渡条约。由于引渡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且受政治犯、死刑、人道原因不引渡原则的影响,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遣返遣返是一种非正式的国际协助方式,是指为了对外逃人员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由于无法开展引渡合作或者出于其他目的,由欲提起诉讼或者执行刑罚的国家向在逃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所在地国家提供其违法犯罪线索,以便后者根据本国有关移民法的相关规定,将行为人强制遣返至第三国或追逃国的一种合作方式。如对远华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加拿大就采用这种方式。遣返比起引渡,程序上要相对简单。一般情况下
    2023-06-11
    370人看过
  • 酒后肇事逃逸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在哪里
    一、酒后肇事逃逸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在哪里1.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过失。2.客观方面: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二、酒后肇事逃逸第二天还需要酒精测试吗会做血检的。酒精正常的代谢时间实在24小时,经过24小时以后,一般从血液内就检测不到酒精的存在了,但是因为在饮酒的时候,难免食用其他食物,这样就会造成酒精的吸收和代谢变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023-09-14
    93人看过
  • 国际逃税与避税的联系与区别
    国际投资者为了追求利润,有可能采取某些国际逃税或国际避税(international-tax-evasion-and-tax-avoidance)行为。而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税收制度,保证财政收人,对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都规定了若干制裁和防范措施。??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有两个重要的相似之处:??第一,二者都是纳税人的行为;??第二,这两种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区别何??至少在目前,世界上尚无为一切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关于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定义,相应地,也没有为各国所一致接受的划分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标准。不过,能够凭以比较适当地区分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标准是:国际逃税是具有违法性的行为,而国际避税则是具有合法性的行为。??这一区分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标准,也曾招致一些责难。其中主要的责难是:“违法”和“合法”的概念本身就不够确定:在这个国家是合法的行为
    2023-06-05
    1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的区别,交通肇事逃逸和逃逸的区别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9
      我找到的交通肇事逃逸和交通事故逃逸的区别是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 后逃逸怎么办,与区别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0
      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一、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二、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
    • 普通事故与肇事逃逸的区别,交通肇事逃逸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0
      我找到的交通肇事逃逸和交通事故逃逸的区别是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 匿匿逃逸审判几年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7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4-03
      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