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2-04-09 16:30:32 242 人看过

土地是世界各国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我国对土地征用与补偿已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有关征地补偿的法律之间存在明显冲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进行改革,以平衡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尽量避免或减少我国在征地与补偿过程中产生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

一、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依据和法理依据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是我国实行土地征用的宪法依据。我国目前除宪法外,还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也对土地征用补偿作出了明确规定。《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47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农业法》第71条规定:国家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土地承包法》第16条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土地复垦规定》、《国家建设征用菜地缴纳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都是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依据。

土地征用具有下列特征:

1、征用主体的唯一性。征用土地主体只能是国家,只有国家才能在国家建设征用地法律关系中充当征用主体,因为只有国家才能享有国家建设之需要依法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尽管直接需要土地的并非国家,而是具体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但是他们作为土地需要的单位或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用地的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土地机关提出用地申请,并在申请批准后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另外还要明确国家虽是征用土地的主体,但是实际行使征用土地权的是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人民政府,他们对外代表国家具体行使此项权利。

2、征用土地的行政性。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通过行政行为实现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土地征用法律关系的产生并非基于双方的自愿和一致,而是基于国家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无需被征用土地的所有人同意,被征用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

3、征用条件的补偿性。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经济补偿,国家征用土地与没收土地不同,它是有偿强制进行,而不是无偿强制进行。它不是等价的买卖,而是以补偿为条件的征用,补偿是适当,即严格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给予补偿,征地补偿以使被征地单位的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应当注意的是,土地补偿费以及其他费用,是由用地单位或个人支付,而不是国家直接支付,因为国家并不直接使用这些土地。用地单位支付这些费用的义务是直接产生于国家征用土地行政行为和国家批准用地单位用地申请及被征用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基于土地征用的上述特征,土地征用补偿的法理依据是国家在征用土地时,必然对土地权利人(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财产权利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失地农民这种损失并非权利人依法所应承担的风险、支出或牺牲,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国家应给予公平的补偿,使其恢复或维持原有的财产状况。由此可见,土地征用补偿属于行政损失补偿,它与民法上基于侵权行为发生的损害赔偿有本质的区别。体现在征用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要件中,补偿费给付与法律明文规定的征用事实存在是决定征用行为合法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国家补偿责任的基础就是财产权本应负有社会性、义务局促性,由立法者制订法律加以限制的前提下,国家应给予土地权利人经济补偿。补偿的理由是什么?补偿的标准是多少?受偿主体有哪些?补偿的程序如何?这些补偿规则的深层次理性内涵值得我们思考。

明确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有助于我们合理认识对被征用人补偿行为性质和责任,为依法确立征用补偿制度提供理性依据。首先,土地征用行为是保证和实现公共的或社会的利益发生的必要牺牲,因而征用补偿不同于民法上基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系基于合法的行政征用权而发生。其次,征用行为的实际收益人是社会,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应承担行政补偿的义务。第三,国家对土地权利人的损失支付应按照特殊牺牲原则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平衡特殊牺牲者和替代负担者的经济利益,突破我国行政救济有限补偿的限制,实行市场赔偿原则。由此确定,征用行为虽为具体行政行为,但征地补偿实行民事规则,以确保土地权利人的财产权益。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国现行有关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侧重于保护土地所有权者的权利,往往忽视了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如在现实生活中,土地补偿无法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直接分配而留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补偿费被少数管理者所控制。导致个别地区将其作为集体收入用于村干部开工资和支付其他行政开支,甚至巧立名目落入村干部腰包。这与党中央国务院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土地征用与补偿范围、标准及主体。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补偿费,确定给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标准,应当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既要保证国家征用土地,又要照顾到群众利益,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还要考虑到农民的发展需要,因而新《土地管理法》贯彻使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用。在费用计算标准上,照顾到各地存在的差异的实际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公平合理的原则,规定一个标准幅度,留给各地灵活掌握。我国目前规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主要法律和行政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土地复垦规定》、《国家建设征用菜地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

我国征地费用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土地补偿费。它是对土地所有人或对土地的投入和

收益的补偿。《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标准规定。

2、安置补助费。安置补助费是为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活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用。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个需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年产值,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耕地的标准规定。

3、青苗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地当年或当季农作物的补偿,其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4、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地上附着物是指依附在地上的工程物体,如水井、晒谷场、水渠管线、房屋等。附着物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5、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用于新菜的开发建设。

6、土地复垦或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法》第31条已作规定。第42条规定因挖损、塌陷、压方等造成土地破坏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

从上述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可见支付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接受补偿费用的是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或承包人,即农村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小组或农民。

三、征地补偿的法律冲突

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对土地征用补偿的范围、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对征地受偿主体与其他法律存在法律冲突。

我国为了稳定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也作出了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之所以国家要规定比较长的承包期限,是因为农民对所承包土地进行使用、经营、收益才能得以生存。农民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等于有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这种收益包括直接耕种的长期收益和土地经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收益,如土地租金、转包费、转让费等等。当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国家强制性征用后,农民就永远失去了对原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同时也失去了经营土地的长期的稳定的收益,因此国家在行使征地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给予失地农民充分、合理的征地补偿。否则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随着征地下降,甚至陷入逃荒与流浪的境地。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均采取由村农民集体统一耕种的集体经营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均归村农民集体享有,所以国家在征用集体土地时,被征地主体只是唯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用绝大部分支付给农村集体组织,而与土地承包者农民没有直接的、必要的补偿关系。在这种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下的征地补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喜地是中央已意识此问题,已经逐步试点将征地补偿的标准,与该土地的市场价值相挂钩,不仅只考虑土地所有者,同时也考虑土地承包经营者的利益。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土地承包者农民与该土地的所有者农村集体经济两个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政府强制性征地,必然要与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征地关系。正如拆迁补偿,拆迁人即要补偿房屋所有人,又要补偿租赁人一样。政府征用农民承包的土地,在直接向土地的所有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土地补偿费的同时,也应直接向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往往只把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或组,而作为土地承包者的农民根本未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因为村或组往往未依法处分土地补偿款,被征地农民迫上访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关于人民法院对农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分配纠纷是否受理问题的答复》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关于村民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问题与村民委员会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答复》,而提起民事诉讼,这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诉累。之所以现阶段征地补偿的行政纠纷、民事纠纷、上访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根本在于《土地管理法》与其他法律对征地补偿的规定存在明显的法律冲突。

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但是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相反《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却明确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是,2002年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2002年修订《农业法》第71条规定国家依法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显然这三部法律之间对征地补偿的规定有明显的法律冲突。

征地补偿相关法律的冲突,也造成征地补偿制度的混乱,一些行政部门或集体经济组织或司法部门致使已经生效的《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征地补偿的规定,难以落实。农民的根本利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既然《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征地补偿的规定,不符合《宪法》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等规定。同时也与《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相矛盾,因此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势在必行,可喜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出台指导性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已明确规定: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四、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和分配纠纷

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的纠纷系行政纠纷,主要有如下几种:1、国家依法办理正常征地审批手续,且实际征用了农民承包的土地,但没有依法给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补偿。如某县平垸行洪需要移民建镇,国家的法律政策只规定对移民的各项安置补偿,但没规定移民建镇所需征用土地的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补偿,导致被征地农民上访或提起行政诉讼。2、政府没有依法办理正常征地审批手续,就采取先斩后奏的手段,将农民所承包的耕地或山村给予以强制征用,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期没有给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任何补偿。如某乡政府与某民政局合资建立一个公墓(未批准),乡政府当时是以3000元/亩的价格作价入股的,但给被征地农民和村组仅1000元/亩,由于给农民补偿费用太低,十几年以来,农民拒绝接受补偿费,致使被征地农民集资上访,集资起诉政府要求对被征用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3、政府依法征用土地后,没有足额支付各项补偿费用就强制征用土地,以致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起诉政府和用地单位。

现阶段我国因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而产生的纠纷系民事纠纷,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1、集体土地被征用获得补偿费用时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分配时取得成员资格的,是否享有分配权?2、在原居住地保留承包地,在新户籍所在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农民,在新居住地是否有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权?3、承包方仍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自愿交回承包的,是否享有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权?4、集体土地被征用后获得补偿费用能否由其成员分配?5、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按人口多少,还是按承包土地的多少来分配?

正因为现阶段,我国存在大量的有关土地征用补偿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所以有必要完善我国以宪法为依据,由土地民事法律制度、土地经济法律制度、土地行政法律制度构成的土地法律制度体系。对我国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必要地改革。

五、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

笔者认为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以《宪法》为基础,及时修改《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件》、使其与《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相一致,确定农民是征地补偿的适格主体,确定作为土地所有者与土地承包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使征地补偿收益得到合理分配,如可以参照一些地方拆迁补偿制度,对国有直管分房的拆迁补偿:国有企业或公司得30%的补偿,承租人得70%的补偿。彻底贯彻使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2、土地征用应严格区分为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公益用地继续实行现行的征地补偿制,由政府直接向农民征地;但应提高现有征地补偿标准,据了解,一块农地,一旦成为城镇或工业用地,其市值上升几十倍甚至百倍。根据现行法律,如果农民的土地按合法途径由国家征用,相互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最高不得超过土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而按照我国东部地区一般耕地年产值800元左右计算,每亩土地补偿费至多2万多元,仅相当于一般公务员一年至二年的工资收入。而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征用地的补偿收入是他们的养老钱、医疗费,但是他们目前所得到的这笔钱,不足以解决失地的医疗费、养老保险等,所以国家有必要改进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办法,并同时提高补偿标准。经营性用地购买制,由土地使用者直接向农民集体购买,政府只管审批、监督、登记。土地补偿费数额,根据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实行征地补偿市场化。3、取消安置补助费,让失地农民在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得到政府有效扶持,并让失地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同等待遇。或将安置补助费直接用于支付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险费用。4、将听证程序作为征地补偿的必经的法定程序,让农民有充分的发言权,避免因程序不到位而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而且有必要同时改革土地补偿费的给付方式,在确定被征地农民应得补偿费数额后,由负有支付补偿费义务单位或个人直接将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受偿农民,废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交或公私不分地全部交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避免腐败与侵权事件的发生。

既然我国现有关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之间明显存在冲突,而大量有关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的行政案件、民事案件涉及到农村社会稳定,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此类纠纷往往涉案人员众多,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造成农民集体上访。所以为了维护我国法治统一,避免法律之间的冲突,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纠纷,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进行改革,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征地补偿和购买制度。让被征地农民真正感受到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一条 国家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济补偿制度
    [摘要]近年来,特别是国家经贸委等原八部委联合下发国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主辅分离,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整体产权的多元化,近年来在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转变中都遇到了经济补偿政策和实际操作上的问题,笔者站在国企改革的前沿,从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对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所裨益[关键词]经济补偿劳动关系政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至于改革,没有依据的是国有资产支付经济补偿金;另一方面,支付经济补偿将耗费数万亿国有资产,国有经济比重将大大降低。同时,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作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都存在支付困难甚至支付缺口的问题。应该说,上述考虑是合理的,但从中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支付职工经
    2023-05-07
    205人看过
  •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一、监督检查对象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县(市)国土资源局。二、监督检查内容(一)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否符合规定。征地补偿标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省政府公布的最低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省政府规定,其他补偿安置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省政府规定;(二)征地实施情况检查。征地项目补偿安置是否到位,审核征地程序履行情况、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征地补偿费支付凭证、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案,以及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保情况、政府社保资金和被征土地交接落实情况;(三)配合查处违法违规征地案件。三、监督检查方式不定期检查,特殊重大事项单项检查。四、监督检查措施主要包括联合市级相关部门检查,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抽查项目,查阅文件资料,核实重要线索调查处理情况,实地走访被征地村和农户等。五、监督检查程序(一)书面通知开展土地征收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二)被检查对象在规定期限内提供涉及
    2023-04-11
    497人看过
  • 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第三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下称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第六条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
    2023-07-05
    89人看过
  • 我国基本土地制度有哪些,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我国基本土地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也在此法中有所规定。第九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十二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2023-04-26
    390人看过
  • 我国国家赔偿与补偿制度的演变与现状
    (1)国家赔偿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国家补偿则由国家的合法行为引起。(2)国家赔偿是国家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意在恢复到合法行为所应有的状态;国家补偿是一种例外责任,意在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补救,以体现公平负担的精神。(3)国家赔偿责任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方式为辅;国家补偿责任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4)国家赔偿以损害的实际发生为条件;国家补偿既可以在损害发生前进行,也可以在损害发生后进行。中外国家赔偿方式的区别1、国家赔偿在方式上大都侧重金钱赔偿,我国与世界多数国家一样,都规定了以金钱赔偿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作法。2、在赔偿方式是否可以合并使用上,根据我国赔偿法的规定,一种赔偿方式不能满足受害人的要求,还应补充其他形式的赔偿,不排除两种赔偿方式并用的可能性。3、在采用恢复原状方式时是否需以请求权人之请求为
    2023-07-17
    413人看过
  •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
    1.南海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广东南海农民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大为增加,出现大量弃耕和抛荒现象,当地农民和外地企业纷纷办厂,土地需求量大大增加。1992年春,南海罗村镇下柏管理区经反复研究,最终将辖区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划分为农业保护区和工业开发区及群众商住区,依此实施一定规划和经营。同时将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到在农民土地上兴办的企业,农民参与按股分红,农地转成非农用地的级差收益按照51:49的比例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成。企业租用农民的土地,一亩地每年几千元,且预交三到五年,企业一次性交给集体的土地租金就相当于目前国家的征地补偿费。这种模式不仅承认了土地在作农用时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而且承认现在的股权持有者也有权享有土地在作非农使用以后的级差增值收益。这既延伸了农地承包制下农民对承包土地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也使他们的土地承包权益因为制度创新而得到加强。地方政府在采用国有出
    2023-04-23
    414人看过
  •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足之处
    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足之处现行《土地管理法》虽然对土地征收的标准、过程、主体及补偿等均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大多强调征地方所拥有的权力,而对被征地方农民的权益却规定得不够充分。以致有些征地行为往往“变通性”执行,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建议《土地管理法》修订时,应更加充分地考虑农民的权益,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规定。《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民法典》也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但是,这个“足额”是多少,法条没有进行说明,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解释。即使将“足额”理解为各种费用的全部,而将征地补偿金的全部均给了农民,也不能确定保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何况对于征地补偿的分配也是有相关规定的,真正到农民手中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从计划经济时代沿用至今的补偿标准,考虑的是土地作为一种农业
    2023-05-04
    319人看过
  • 试论我国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
    内容提要:文章从社会抚养费的名称由来与嬗变,即从超生罚款-计划外生育费-社会抚养费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代中国情境下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定位及其相对合理性问题。结合国家立法,阐明了社会抚内容提要:文章从社会抚养费的名称由来与嬗变,即从超生罚款-计划外生育费-社会抚养费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代中国情境下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定位及其相对合理性问题。结合国家立法,阐明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程序以及征收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特点等。最后,对于公民不服社会抚养费征收所涉及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等法律救济问题作了相应的探讨。关键词: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行政收费,行政征收,收支两条线,法律救济一、社会抚养费的名称由来在我国过去的20多年里,尤其是在推行计划生育之初,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相当难做,地方政策或立法中往往都对超生规定了经济限制措施。1在早期,这种经济限制措施被称为超生罚款,后来
    2023-04-25
    256人看过
  • 补偿金与土地征用权
    凡在协商征地方案后抢种的农作物、树木和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1、青苗补偿标准办理征用手续时,应明确移交土地的时间,使当地村组及早准备,以免造成过多的损失。损坏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应当给予合理的补偿。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补偿工本费。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度产值补偿。对于粮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获的,不予补偿。对于多年生的经济林木,要尽量移植,由用地单位付给移植费;如不能移植必须砍伐的,由用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补偿。对于成材树木,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补偿。2、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被征土地上的房屋等设施需要拆迁时,必须在申请征用土地的同时,一并编制计划,上报批准。在国家建设工程开工之前,当地政府帮助拆迁户安排好住房。拆迁房屋按拆什么,补什么,拆多少补多少,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则,对所拆迁的房屋,按其原有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面积,给予合理补偿。补偿的标准按各地区现行
    2023-07-02
    490人看过
  • 论我国公务员的地域回避制度
    (1)有利于克服传统社会中的人情关系的束缚。我国的传统人情关系网络主要覆盖在县乡范围,尤其是乡镇,县乡的主要领导异地任职,有助于他们克服已有的人情关系束缚,顺利开展工作。同时,实行地域回避,避免了公职人员和自己的许多亲属在一起,为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三者均得到较好实施,保证回避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2)有助于地方领导观念的转变。地方干部固然熟悉本地风俗人情,但长期在本地工作,易受到已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不了解外地的信息。引入外地领导则能更好地带来新的工作作风与思维方式,便于扩展视野,对于所在地的政策执行也是种外在的纠正力量。(3)一定程度上遏止腐败,从揭露的官员腐败典型案例分析,其中为亲友牟利是腐败的表现之一。干部异地任职,一定程度上可以割断领导干部与亲友的空间距离,有效地防止建立关系网、形成裙带风及其它不健康的官场潜规则。公务员地域回避制度在产生正的效应同时,也产
    2023-06-06
    430人看过
  •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的民事主体制度存在着大量公法性质的主体,例如公民、国有企业和机关法人、集体私营企业组织等。这是我国民法落后的一个基础性因素。改革现行民事主体制度应当借鉴西方抽象人格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以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私法主体为内容的现代民事主体制度,这是制订我国民法典的重要一环。[关键词]:抽象人格、具体人格、民事主体制度一、抽象人格论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历史之初,人类生活在朴素平等的自然状态中,很少注意到彼此间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的心中逐渐产生对某些关系的知觉,以致认可最美的人、最有力的人等,因而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走向邪恶的第一步;(注:参见《卢梭文集》第1集,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109页。)权力机关的设置是不平等的第二阶段;当合法权力转变为专制暴力的时候,达到了不平等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这是不平等的顶点。(注:参见《卢梭文集》
    2023-06-08
    56人看过
  •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立法缺陷及立法建议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一系列规章,包括《国土资源部关于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等一些规章,还有各个省、自治区、市自己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再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文件,如国发[2004]28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应该说中央对征地还是很重视的,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是,我们国家在土地征用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还是很多,矛盾还是很突出的,且引发了大量的征地纠纷。笔者认为这还是与我们国家征地制度的立法中的某些缺陷有一定的关系,在论述立法缺陷和完善建议之前,笔者先简单讲一下我国土地征用程序和实施程序:1.征用土地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国土资源部
    2022-04-13
    97人看过
  • 浅析我国国家补偿制度
    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在犯罪者无力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时候,由国家出资补偿被害人,以帮助被害人摆脱犯罪给其造成的悲惨境况。国家补偿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我国尚没有确立国家补偿制度,只是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被害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表明犯罪人或对犯罪人的行为负有赔偿义务的人对被害人应进行赔偿,但这不足以对被害人予以关怀和抚慰。实践中,若遇被害人因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生活困难、犯罪人又无力赔偿其损失的,往往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些社会救济,但却无章可循,这对被害人的保护非常不力。而且由于我国法律曾规定,为保证犯罪人出狱后不致因生活困难而再次犯罪,法院判决被告人赔偿被害人损失一般不得延及徒刑服刑期间或刑满释放后。按此规定,如果犯罪人服刑前的个人财产不足以弥补因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损害的,被害人只能自认倒霉。还有的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直接不空判,即犯罪人有能力支付多少就判决其支付被害人多少财产。这对
    2023-04-24
    70人看过
  • 简述我国目前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简述我国目前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
    2023-08-11
    4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我国对于征用土地补偿制度是怎样的, 我国对征地补偿款是怎样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6
      土地征用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制度。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地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是我国实行土地征用地宪法依据,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是国家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土地被征用的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服从。
    • 石家庄国家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第六条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20
      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实施征收工作的,应当向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出具委托协议书。委托协议书应当明确委托范围、权限、期限、工作经费以及其它相关内容。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进行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应当具备与房屋征收规模相适
    • 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0
      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是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农村土地。
    •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完善信息是怎么样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7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征收土地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法律授予政府专有的权力,除了国家可以依法对农民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征收土地。
    • 如何补偿我国土地征收的土地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6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有土地征收的补偿一般涉及对土地上房屋的补偿,具体包括: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