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六个月既可能是拘役也可能是有期徒刑还可能是管制。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其中,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罚时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一、刑事责任主刑有哪些?
(一)管制:就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二)拘役:就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三)有期徒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20年。(四)无期徒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它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严厉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没有刑期限制,罪犯被剥夺终身自由。(五)死刑:也称生命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是对犯罪分子的肉体予以剥夺而不是对犯罪分子的自由予以剥夺,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因此也称为极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二、刑事案件最低判多长时间
在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且刑期最短的处罚措施是羁押。拘留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六个月。拘役是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施强迫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手段。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要刑罚。拘役期限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被拘留的,一日拘留改为一日监禁。我国刑法中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三、刑事拘留如何执行的规定
拘役刑如何执行的规定有:拘役刑由公安机关执行,而不交给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狱执行。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
判刑9个月,是去看守所还是监狱服刑?
116人看过
-
一年刑期要去监狱,还是看守所
463人看过
-
缓刑收监进监狱还是看守所
55人看过
-
判刑一年半是在看守所还是在监狱服刑
484人看过
-
看守所 刑期 一年送监狱
451人看过
-
判刑一年多在监狱执行还是看守所
216人看过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是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以剥夺或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来发挥法律赋予的职能作用。 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科学、文明、有效的教育管理,矫正罪犯行为恶习,引导罪犯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基本职业技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 更多>
-
过了六个月应该在监狱还是看守所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9有期徒刑六个月的,应当去监狱执行。罪犯被人民法院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的,判决书生效后,应当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让罪犯在监狱进行劳动改造,但是,在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的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不去监狱执行,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罪犯应当在看守所接受劳动改造。即有期徒刑从裁判执行之日起计量,之前羁押的,羁押一日抵刑期一日,相抵后刑期不够三个月的,交看守所代为执行,三个月以上的交监狱执行。 对
-
在看守所里呆一个多月了判刑八个月是在监狱里服刑还是在看守所里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3在看守所里呆一个多月了判刑八个月应当在监狱服刑,《监狱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
-
有期徒刑6个月一般是去监狱还是看守所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18有期徒刑六个月的,应当去监狱执行。罪犯被人民法院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的,判决书生效后,应当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让罪犯在监狱进行劳动改造,但是,在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的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不去监狱执行,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罪犯应当在看守所接受劳动改造。
-
判三年六个月,在看守所一年了,去监狱还能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9可以减刑,具体视情况而定。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