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自愿认罪能否从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8:10:06 407 人看过

一、二审自愿认罪能否从轻

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

(一)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二)那些情况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4、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三)什么样的案件应当慎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黑、涉恶案件;

2、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惯犯或以犯罪为常业的案件;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害性大的案件;

5、其他应当慎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

(四)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是否能够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对于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本办法的相关规定从宽处罚。

(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证据标准如何把握?

答:1、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应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做到主要犯罪事实清楚,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即与犯罪构成要件及主要量刑情节有关的事实清楚;主要犯罪事实有相关证据证实,据以形成链条的证据之间无矛盾或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并签署具结书。

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

犯罪具体时间、地点及细节无法查清的,可以概括表述,不影响犯罪事实成立。

二、当一审不认罪二审认罪能从轻吗?

在社会中许多人犯罪后都会受到法院的审理,而一些人往往还抱有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够躲过一劫,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时就会出现一审不认罪二审认罪能从轻吗这种比较少见的案例出现。就这一问题结合我国的现行法律为大家详细解答,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家对于认罪有什么样的解释。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出于知错、悔改心理明示承认或默示自己已经做出某种犯罪事实的行为。“认罪态度”是认罪或者不认罪的一种语言表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认与不认的问题,其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俗话说:态度决定行为。其实,反过来,认定一个人的态度,往往也是通过观察他(她)的行为来予以认定的。狭义的“认罪态度”不外乎认与不认,广义的“认罪态度”还包括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属损失、积极退赃、降低犯罪危害后果的程度、节约侦查办案成本的大小等等。

犯罪行为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四个方面主要内容。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量刑的一般原则:

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判处”。由此可见,这里指的“犯罪行为”不包括“认罪态度”,因为“认罪态度”属于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后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本身。那为何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会影响量刑呢?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认罪态度”虽不属“犯罪行为”的范畴,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认罪态度”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是一个“法律行为”。故而,上述《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只是法官量刑的一般原则,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如何,也将会在量刑上予以体现。也就是说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被告人的量刑,除了主要考量其犯罪行为本身,还要考量其犯罪后的认罪态度问题,把其作为一个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

传统刑法及司法实践将“认罪态度”定位于酌定量刑情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规定

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这两个条文规定对于“自愿认罪的被告人”,法院会考虑“酌情予以从轻处罚”。《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7条规定“对于当庭认罪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只要是被告人认罪的,律师一般都会引用上述三条规定来为被告人辩护。我们知道,这三个条文并不是法律。故而,在司法实践中,个别法官对此引用的随意性比较明显。

为进一步落实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2011年2月25日,我国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这一规定说明“认罪态度”从此上升为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一个情节。法官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从轻处罚甚至减轻处罚变得有“法”可依,使得我国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明确为具体的法律,符合国际化趋势。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法院在给予被告人优惠处罚方面过大的自由裁量;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奖励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一审认罪二审翻供会怎么处理?

(一)看是否有新的证据材料。如果一审认罪是处于刑诉逼供,则因为程序违法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若不是,则看新的证据是否有利于,结果可能是:

1、撤销一审判决,二审直接改判;

2、撤销一审,发回重审;

3、维持一审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9: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未成年犯罪相关文章
  • 自愿认罪可以少轻处罚么
    自愿认罪能从轻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一、经济诈骗自首之后该怎么判经济诈骗自首之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经济诈骗自首之后的处罚,根据具体犯罪情节,判处经济诈骗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应当自首。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的坦白罪是什么?故意杀人案坦白的认定:1.犯罪人被动归案;2.犯罪人如实交代的是被指控的罪行;3.犯罪人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
    2023-03-30
    443人看过
  • 一年后,能否自愿减轻刑罚?
    可以的。犯罪之后如果在狱中表现良好,对社会已无威胁的人,是可以考虑假释或者减刑的,我国法律对于假释和减刑有明确的规定。判一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判刑前退赃可以减刑吗符合减刑条件可以减刑。如果被告人在判决生效后不主动缴纳罚金,法院应当强制追缴。如果当时无力缴纳或者隐匿财产不予缴纳,法院什么时候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随时缴纳。减刑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二)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
    2023-08-08
    242人看过
  • 对于认罪了是否能够从轻处罚?
    自愿认罪能否从轻处罚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1)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条件是什么?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2)那些情况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4、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3)什么样的案件应当慎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黑、涉恶案件;2、社会影响恶
    2023-06-20
    458人看过
  • 能否从轻判决60万诈骗罪犯认罪认罚
    诈骗60万认罪认罚的,可能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犯认罪认罚可以减刑吗诈骗犯认罪认罚是可以适当进行减刑处理的。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原则、当事人权益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
    2023-07-06
    457人看过
  • 从旧兼从轻 二审适用新法
    一、二审期间新刑法生效是否适用?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刑法。我国刑法一个重要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如果一审判决后新的刑法条款生效,二审判决是否适用新刑法要看是否对被告人有利,如果有利,适用新刑法;如果不利,适用原刑法。刑法第十二条【从旧兼从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二、“从旧兼从轻”原则具体说明首先,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旧)。其
    2023-03-08
    142人看过
  • 检察院认罪洁具书能否从轻处罚?
    自愿认罪能否从轻处罚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1)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条件是什么?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2)那些情况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4、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3)什么样的案件应当慎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黑、涉恶案件;2、社会影响恶
    2023-04-28
    437人看过
  • 法庭上自愿认罪减轻有什么规定?
    一、关于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的基本构成1、自首。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由此可以看出,构成自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件:①必须自动投案;②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司法实务中,考虑犯罪分子因形迹可疑或犯数罪中的部分罪行已被司法机关侦查发现,为鼓励其积极认罪、悔罪和节约司法资源,《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2、坦白。我国《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这就是俗称的“坦白”。刑法修正案(八)已将坦白情节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根据上述规定,构成坦白的要件有两个:一是主体为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说,只有
    2023-04-28
    297人看过
  • 浅议能否从“疑罪从无”到“疑轻从有”
    案例一:在一起故意杀人案中,被告人丙做了以下供述和辩解:甲和乙有仇,一天,甲邀约丙教训一下乙,而甲是想致被害人乙于死地,暗藏了一把尖刀。开始,甲和丙对乙进行殴打,丙将乙从后抱住,甲趁机拔出尖刀对乙猛刺。后,乙被刺身亡,而甲也畏罪自杀,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丙定罪处罚。但笔者认为,根据被告人丙的供述辩解,丙显然没有杀死乙的主观故意,丙犯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不具备,而公安机关又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丙的辩解不成立。所以,根据疑轻从有的原则,被告人丙应以故意伤害(致死)罪对其定罪处罚。案例二: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被告人甲做了以下供述和辩解: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告人甲为了及时抢救被害人去医院,委托了一位路人向交警队报案,自己则送被害人去医院救治,后被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甲也在医院被交警带回交警队。后因报案的路人没有找到,其是否是受被告人甲委托报的警,无法查证。所以公安机关没有对被告人甲认定为
    2023-04-22
    201人看过
  • 二级轻伤能否自行报案?
    分情况看待。如果被告人没有潜逃,此时如果公安机关不去抓人,即“能抓而不抓”的话,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同时也可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因为检察院有监督权,对于公安机关的不作为或者违法行为有提出纠正、处罚的权利。如果立案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但该人潜逃,不知去向,公安机关已经采取了网上通缉等必要措施,但被告人还是未抓获,不到案的话,则不能全部责怪公安机关。因为在职权范围内,其已经采取了法定的必要措施,只是由于被告人潜逃而不到案的话,公安机关并无不当措施,因此无过错。轻伤二级算不算严重轻伤二级算严重。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的区别如下:1、轻伤一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中度损害或者明显影响容貌;2、轻伤二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轻度损害或者影响容貌。根据人体损害
    2023-08-04
    71人看过
  • 自首的嫌疑人能否从轻判刑?
    杀人案的嫌疑人自首,可以对其从轻处罚。对于故意杀人的行为人,一般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具有自首情节的,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对其处罚。一、打架打死去自首会怎么判?打架打死去自首的判刑为:如果是以杀人为目的而打架的,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二、被人打死后,自首怎么判刑涉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死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法律明确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3-06-20
    265人看过
  • 犯罪后自动投案是否能获得从轻处罚
    犯罪后自动投案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相关规定的自首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犯罪后逃到外地又自动投案属于自首吗?犯罪分子犯罪后为躲避追捕逃到外地,随后又后悔,想自动投案,希望可以认定自首,获得从轻判决。但是,因为犯罪分子出事后逃到外地,不是积极自首的态度,所以要先确定是否可以认定为自首。事实上,按规定法律上认定自首要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具体地,以下三种情况都属于自动投案:(1)犯罪后,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投案;(2)犯罪后,犯罪事实被发现,但是尚未锁定犯罪分子;(3)犯罪后,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都被发现,但是犯罪分子尚未归
    2023-07-02
    162人看过
  • 二审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是什么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实体上,检察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认罚的情况,依法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一般应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背意愿认罪认罚,否认指控犯罪事实,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审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情形的
    2023-04-10
    370人看过
  • 伤害罪犯投案自首是否能获得从轻处理?
    故意伤害罪投案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自首。自首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故意伤害罪可不可以取保候审故意伤害罪可以取保候审,当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且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不是法律所规定的严重暴力犯罪,因此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犯罪分子在不是累犯、不是犯罪集团的主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不致有碍侦查的情况下,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罪的罪犯是可以取保候审的。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行为,可能给被害人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是法律所规定的严重暴力犯罪,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
    2023-07-05
    322人看过
  • 认罪认罚二审能否实现刑罚减免?
    二审认罪认罚是否可以减刑,视具体情况而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审判阶段认罪认罚可以吗可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的各个诉讼环节,都应当做好认罪认罚的相关工作。刑事案件认罪认罚适用标准:(一)认罪的认定“认罪”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审查:1.认罪必须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自愿”从文义上理解,是指主体基于自由意志,在没有受到外界强迫、威胁、欺骗、引诱下的自主语言表达或思维表现。2.认
    2023-07-08
    45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歧途。 预防未成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 更多>

    #未成年犯罪
    相关咨询
    • 自愿认罪有是否属于法定从轻情节?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8
      《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判处。” 《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
    • 当庭自愿认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当庭自愿认罪辩护词要怎样写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08
      当庭自愿认罪辩护词要点 一、从被告人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主观意图上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其吸毒才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被告人在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及同案犯XX和XXX的全部罪行,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被告人是在侦查机关抓获的过程中,没有反抗、逃跑等行为。 三、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且有真诚悔罪表现,应当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四、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无
    • 自愿认罪能从轻处罚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7
      自愿认罪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所以最终是否可以从轻处罚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量裁。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 自愿认罪减轻刑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29
      认罪态度好并不是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量刑知道意见(试行)》第三部分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第七条的规定"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认罪态度好是包含在自首、坦白之内的,就是说认罪态度好不能和自首、坦白同时适用,但现今的审判实践当中经常会将认罪态度
    • 二审期间认罪,会被从轻处理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2
      一审程序中,刑事被告人未认罪认罚,在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酌情从宽处罚。但从宽幅度原则上要从严掌握,与一审程序即认罪认罚要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