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缓刑制度中存在的困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09:54:55 380 人看过

缓刑司法所不接受的原因有:

1、犯罪人不住在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司法局;

2、司法局不接受的,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咨询当地公安局反馈情况;

3、被判刑的,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狱之日起十日内向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

4、咨询辖区是否属于司法局管辖范围。如果没有,请联系住所辖区一致的司法局。

只要能判缓刑的司法所是不是都要接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作为被判刑者,根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2: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精神障碍司法鉴定困境存在哪些
    一、精神障碍司法鉴定为什么存在困境?司法鉴定与公众期待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并不是头一次发生。人们恐怕早已忘记,类似的案件还有2012年6月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香榭丽都小区内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肇事者张彦是开轿车撞死了王艳丽及巧巧母女,事后她脱光身上衣服,躺在马路上阻挠救护车进入小区施救。后来张彦被鉴定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无刑事责任。由此可见,鉴定为精神病症对量刑的轻重程度影响很大,如果是正常行为人,那么肇事司机王季进的量刑至少在7年以上,而如果通过这样的司法精神鉴定,得出在发生车祸前后的那短暂的几秒钟,正好是精神病发作,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伤者还没出院、逝者还没有过三七,肇事者已经出狱了。在精神病人犯罪的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司法精神病鉴定是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唯一的法定程序,经由司法精神病鉴定所得出的鉴定意见则是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相关处理的法定依
    2023-06-11
    472人看过
  • 生育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女职工生育保险贯彻落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单位在招工时明确不要女职工。通过对___市2000年至2004年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比较(图一)和五年间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的比较(图二),可以发现,生育保险参保率低,还存在许多问题: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比较(图一)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的比较(图二)1、生育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偏低。从图一可以明显体现,___市现在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人数只有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30左右,绝大多数企业都未给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按照《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2003年5月1日起宁波开始实施《×××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该办法明显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并以
    2023-06-06
    293人看过
  •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刑事赔偿制度要发挥调整、缓解司法权与公民权的矛盾和冲突的功能,就必须将平衡司法权与公民权所要求的内容表达出来。我国现行刑事赔偿法律制度在制度规范层面存在严重缺陷,不能满足调整司法权与公民权的矛盾和冲突的实际需要,应当在刑事赔偿范围、归责原则、赔偿义务主体、赔偿程序以及赔偿经费管理体制的设定上进行修改完善,使其与其他相关制度构成一个完整的权利救济体系。关键词刑事赔偿制度;赔偿范围;归责原则法治的本质是要妥善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寻求它们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而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在刑事司法领域并非总是和谐的,经常出现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刑事赔偿能够调整刑事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矛盾和冲突,促进两者关系的动态平衡。刑事赔偿法律制度应当将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表述出来,以客观准确地反映权利保障的实际需要。实践证明,我国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
    2023-06-06
    218人看过
  • 公证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公证制度公证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作为一项非诉讼手段,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公证的社会认知度较低,有些人甚至对公证产生错误的认识,使公证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为使公证得到健康发展,有人提出在中国公证立法中应确立法定公证的规定。围绕此问题,学界和公证实务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界多从市场经济本身的需要阐述,公证服务应当是自愿的;公证实务界的同志多从发挥公证的职能上论证,确立法定公证的必要性。笔者拟从法定公证的涵义、中国立法中是否应确立法定公证制度、以及如何确立法定公证制度等问题略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研究、探讨此问题。二、公证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公证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
    2023-05-02
    166人看过
  • 精神障碍司法鉴定为什么存在困境
    司法鉴定与公众期待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并不是头一次发生。人们恐怕早已忘记,类似的案件还有2012年6月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香榭丽都小区内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肇事者张彦是开轿车撞死了王艳丽及巧巧母女,事后她脱光身上衣服,躺在马路上阻挠救护车进入小区施救。后来张彦被鉴定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无刑事责任。由此可见,鉴定为精神病症对量刑的轻重程度影响很大,如果是正常行为人,那么肇事司机王季进的量刑至少在7年以上,而如果通过这样的司法精神鉴定,得出在发生车祸前后的那短暂的几秒钟,正好是精神病发作,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伤者还没出院、逝者还没有过三七,肇事者已经出狱了。在精神病人犯罪的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司法精神病鉴定是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唯一的法定程序,经由司法精神病鉴定所得出的鉴定意见则是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相关处理的法定依据,因此司法精神病鉴定决定着整个刑事
    2023-03-31
    455人看过
  • 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的缓刑制度是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缓刑最早产生于英国,由该国法官希尔首创,但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它是起源于1870年美国波士顿的缓刑法。在我国,缓刑制度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缓刑制度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司法经验,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缓刑制度。一、目前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不足(一)刑法关于缓刑适用的条件规定过于笼统司法实践中社会对“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三个关键词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也存在比较大的弹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如何把握“不致再危害社会”;二是如何把握“有悔罪表
    2023-06-11
    204人看过
  • 当前中国公司资本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从1983年就开始了公司法的立法,但当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模糊待定,导致法制建设的长期困惑和分歧,公司立法亦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直至1992年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其立法步伐才得以加快。虽然《公司法》的制定历经十年寒暑,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治乱”到“治本”的转变,立法形式也由具体的行政法规的“规范意见”上升到法律,期间包涵了无数的讨论,汇集了不少人员的智慧,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公司法的一般要求,但是严格地说,实际上制定《公司法》的时间还不到一年1,由于立法时间过于仓促,中国立法界和理论界对公司资本制度的最新演变趋势缺乏相应的了解和研究,结果是:公司资本制度严格恪守资本三原则,将公司资本三原则的功能定位过高,实行最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过分相信和信赖资本的债权担保功能,忽视其他债权人保障机制作用的发挥但债权人的利益却得不到实质上的保护,导致公司的设立门槛过高、成
    2023-06-05
    339人看过
  • 酒后驾驶刑事案件中的司法困境
    (一)认定故意与过失的困境在实践中,危险驾驶行为一旦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究竟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难以判断。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如果行为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在其没有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情况下,行为人将最多获刑7年有期徒刑,即便是因逃逸致人死亡,也最多获刑15年有期徒刑;而如果该行为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将被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判刑。故意与过失的认定,对被告人生死攸关。从刑法总则的规定来看,故意与过失的界限似乎已很明确,但一涉及危险驾驶刑事个案,即刻变得模糊不清。最高人民法院在孙伟铭案一审死刑判决宣判后第二天,即2009年7月24日,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恶性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理问题,讨论的主要样本是黎景全案。(1)一种意见认为,黎景全驾车冲撞人群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后果特别严重,但认为判处死刑量刑过重。另一种意见认为,黎
    2023-06-05
    78人看过
  •  投诉司法制度存在问题的地区
    针对法庭判决不公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 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3. 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以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针对法庭判决不公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3.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以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什么地方可以投诉法院不公平?投诉法院不公平通常是向上级法院或相关部门进行的。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不服时,可以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此外,当事人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如司法行政部门、人权保障部门等进行投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向相关部门投诉法院不公平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投诉内容的真实
    2023-08-24
    367人看过
  •  为何容留罪在缓刑制度中无法获准?
    吸毒罪行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刑拘期间认错态度较好并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后争取判罚缓刑在外执行等几种情况。不过,不符合相关判缓刑的法律规定,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容留吸毒罪行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涉嫌容留他人吸毒,先将被拘留3至6个月,随后判处半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2、刑拘期间,犯罪情节不太严重,认错态度较好的人员,可以取保候审。3、取保候审之后,大多数可以争取判罚缓刑在外执行。不符合相关的判缓刑的法律规定。为什么容留吸毒罪行没有缓刑?吸毒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容留吸毒罪行的缓刑判决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法律分析: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容留吸毒罪行的缓刑判决,需要考
    2023-10-23
    447人看过
  • 缓刑制度在数罪并罚中的可行性
    我国的刑法只是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累犯不可以申请缓刑,并没有规定被数罪并罚的罪犯不能适用缓刑。换句话来说,被数罪并罚的罪犯是可以申请缓刑的。缓刑的申请对象一般是:被判处拘役刑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分子被数罪并罚后,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那就不能申请缓刑。数罪并罚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适用缓刑行为人以两个以上的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两个以上的行为,具备两种以上犯罪构成的,即为数罪,刑法理论上称之为实质的数罪。而数罪并罚,则是指一人犯有数罪情况下,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各种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由此可见,数罪并罚下的定罪量刑过程所包含之问题,远比一罪的刑罚适用过程复杂得多,其基本特点有三:一是数罪特征。必须是一行为人犯有数罪,如某行为人没有犯实质的数罪或独立之数罪,即失去数罪并罚的事实前提,也当然不在并罚之列。二是时间特征。即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期间内,世界
    2023-07-02
    243人看过
  • 民营企业存在的融资困境
    这本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对一千多家中关村企业做了调研。该书主编之一——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得出的结论是:中关村企业融资较想象中更为困难。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记者于晶波)在时下舆论热衷于讨论中国商业银行放贷过速、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时,今日首发的《中关村发展蓝皮书》则一针见血指出了民营企业存在的融资困境。据该书披露,中关村约有三百多亿民间资金,占园区企业周转资金总量的四分之一,逾八成中关村企业有过民间融资行为。据其披露,由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存在制度性歧视,银行仅能满足中关村企业四分之一的融资需求,中关村五十人以下的软件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薪水。该书的另一位主编——北京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赵弘亦表示,中关村科技型企业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以内部积累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业比重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远高于美国百分之三十的水平。在银行融资渠道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时,民
    2023-04-23
    105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制度的困境有哪些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毕竟不能等同于罪犯,取保候审的运用能减少羁押、保障人权,缓解看守所压力。但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运用又带来了不少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具体的困境如下所述:首先,对于逃跑的被取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不会有任何刑事上不利后果。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的规定,采取财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逃跑,执行机关可以没收其保证金;采取人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逃跑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执行机关可以对保证人处以罚款。但在是否负刑事责任上,却没有任何规定。导致被取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可以随心所欲,其往往利用“严打”等时期的政策优惠前来投案,赢得宽大处理。更大的漏洞还在于一个被公安机关费尽精力拘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取保后逃跑,如果其再主动投案,可
    2023-05-05
    286人看过
  • 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的困境
    【按揭贷款】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的困境(一)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明确规定商品房预售按揭中所涉及到的登记办法、登记机关等相关内容。虽然在实践中“按揭”这一购买商品房的资金融通方式已经被普遍接受,世界很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在很多年前就将其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而去进行适用。然而,在我国立法至今没有使用过“按揭”这一概念,只有在行政法规中,即2006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首次也只一次使用了“按揭”一词。这样以来,对于按揭行为的法律保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完善。2.在按揭权人怠于行使其代位权时,没有明确规范按揭权人行使处分行为的权利。3.按揭各方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平衡。在法律层面来说,借款人仍然需要履行银行债务,但由于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造成购房人财产的严重损失,客观上通常会发生债务履行不能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自然灾害危害的是购房人的基本生存财
    2023-06-13
    26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刑法的缓刑制度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0
      (一)对象: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以下”包括本数。宣告刑。 (二)可以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应当缓刑:(判决时)不满18周岁的人、(判决时)怀孕的妇女和(判决时)已满75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不得缓刑: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可以适用禁止令,应当实行社区矫正。 注意: 1.缓刑考验
    • 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的困境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9
      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的困境: (一)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立法中存在问题; (二)司法实践中我国商品房接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司法现实中,“假按揭”现象比较多。
    • 缓刑人员出境的方法是否是存在的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24
      第二十五条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
    • 刑诉法司法解释见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31
      1、初具雏形的强制见证模式弊端凸显 2、见证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3、见证人权利义务尚属法律空白 4、违反见证程序证据的效力不明。
    • 怎样解决企业改制中同业竞争中存在的困惑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2
      解决途径有多种: 1、通过收购、委托经营等方式,将相竞争的业务集中到拟发行上市公司; 2、竞争方将有关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的第三方; 3、拟发行上市公司放弃与竞争方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 4、竞争方就解决同业竞争,以及今后不再进行同业竞争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