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一、审判的概念是什么?
审判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为纠正下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的错误,将案件提交自行审理。审判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判决或者裁定为终审判决或者裁定。此外,上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下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认为以自己为第一审为宜,也称为审判。释放的前提是没有犯罪。审判和释放之间没有具体的联系。能否释放还取决于是否有真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法院判决书下来先通知原告还是被告
法院判决书下来先通知原告还是被告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无论是民事或行政或刑事判决,法院都没有通知被告人家属的义务。因为在法律上,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责任由其个人独立承担。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判决书会送给其监护人即家属一份,因为监护人是法定代理人,属于诉讼参与人之一。如果被告人是成年人,那么法院可以不给家属判决书。因为被告人是成年人犯罪,但家属没有犯罪,家属不是诉讼参与人之一。
人民法院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会作出不同的判决,一审诉讼程序结束后,人民法院要作出一审判决,制作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书送达后,如果当事人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那么一审判决将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间内未提起上诉,那么上诉期限届满,一审判决就发生法律效力。二审判决又称终审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依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后,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提起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途径包括:由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权主动提起;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提起;由人民检察院依抗诉而提起。
-
再审案件适用的法律有什么要求
145人看过
-
刑事律师什么时候可以办理再审
187人看过
-
再审什么时候可以提出
76人看过
-
再审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242人看过
-
再审补充材料什么时候交
75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适用时间是什么时候
234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什么时候开始审查再审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3《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法院决定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
什么时候适用减刑的方法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08法律规定的减刑情形: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2、如果有组织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等各种法定的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
-
再审的时候会是什么意思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3(十二)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护第一审人民法院不受理或者驳回诉讼的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并指示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伪造;(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五
-
首次年审什么时候合适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9很高兴为您解答:从2014年3月1日起,企业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年检改年报),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2015年年报时间(XXX-XXX)有任何疑问,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