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比重不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8:10:17 472 人看过

自从40年前中美两国逐步恢复正常贸易以来,两国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的180倍,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贸易壁垒和歧视政策。在中美两国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时代,面对不断增多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中国将如何面对?

美设置壁垒加剧摩擦

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0%,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尽管中美贸易的一系列数据足以说明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但是,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不断设置贸易壁垒阻碍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从2009年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开始,美国陆续对我出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纺织品、铜版纸、彩电、钢管、家具等诸多产品下手,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挑起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

进入2012年,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有抬头之势。2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出口施压,裁定认为中国输美应用级风电塔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对中国的太阳能硅晶、多类钢铁产品、大蒜和其他食品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措施。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表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美国将重点发展中、高端制造业,而中国目前也在向这个方向转型,所以未来中美贸易冲突还会加剧。

产品竞争力下降是主因

近两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作为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深受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尽快复苏经济,奥巴马政府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等措施,实质就是为自己的制造业寻找市场、保护本国产业。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的伴生品,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其实体经济。但是,发展实体经济就要扩大出口,所以美就希望中国过度地开放市场,这样就容易造成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此外,奥巴马即将参选下一任总统,为了争取更多的选民,所以最近频频对中国发力。

美国之所以不断在贸易上打压中国,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相关产业因自身成本高而无法与中国竞争。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如果中国不对这种紧逼行为做出有力回应,美国的无理招数极有可能层出不穷,甚至招引其他国家效仿。

对于美方频频指责中国利用汇率等手段对美国产品出口造成损害,白明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使然,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问题。他认为,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饭碗,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美国人反而因此享受了低价的产品等很多好处。即使没有中国提供这些低价的商品,美国自己国内也不会生产,也会从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在中美贸易中,美国最大的优势是高技术产品,而美国政府限制最多的正是高科技产品出口,所以美国抱着冷战思维,把自己的成长空间给堵住了。

理性处理贸易摩擦

事实上,在国际贸易中,只要存在着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各种贸易摩擦就不可避免。中美作为出口大国,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还会更多,贸易摩擦发生的领域虽然在增加,但是占中美贸易的比重依然不大,如何在保持两国正常经贸关系下解决好贸易摩擦呢?

关键是看中美双方如何冷静地处理摩擦、合理地处理摩擦,在发展中产生的摩擦,要依靠理性来解决摩擦,从而促进中美经贸有更长足的发展。白明表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要注意几个关键词,即竞争、合作、调整、对话。

白明分析认为,所谓竞争,首先,回顾40年的中美经贸关系,美国一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以后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可能会逐渐趋于水平型竞争状态。其次是合作,通过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减少竞争的机会。然后是调整,中美两国在产业结构上都需要有所调整,不仅中国,美国也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此外,对话也十分重要。中美贸易摩擦是客观存在的,也不可避免,中美双方需要冷静下来,减少摩擦升级的机会,通过对话使双方达到互相理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也提醒,对企业来说,应该研究和关注国外政策动向,了解行业情况,了解进口国同行的状况,早作准备,尽量避免遭受双反调查。国内企业间也要加强交流协作,避免内部恶意竞争让国外企业渔翁得利。而一旦被起诉,则应积极应对,这需要企业熟悉运用WTO的游戏规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21: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中欧贸易摩擦恐加剧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9月20日表示,欧债危机可能会加剧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大陆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但不会以欧盟承认大陆市场经济地位为前提。据路透社报道,沈丹阳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大陆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欧盟至今不承认大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此非常失望。今年8月以来,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而欧洲做为大陆最大的出口市场,经济疲软势必会影响到中欧经济合作,也会对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大陆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希望欧盟可以避免金融崩溃,以免引发全球性的衰退。对于大陆是否会以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换取对欧债危机的支持,沈丹阳强调,承认大陆市场经济地位与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我不认为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沈丹阳说,中国人帮助别人时,往往都是不设定前提的,我们只是希望在以诚待人的同时能得到对方尊重。欧洲经济目前出现令人担忧的状况,沈丹阳则表示,若欧盟经
    2023-06-06
    400人看过
  • 中欧贸易摩擦年后升温
    欧盟近日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对我国胶合板征收反倾销关税,至此,今年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案件已上升到6起,贸易摩擦渐行渐热。相关专家分析认为,欧盟为恢复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扩大出口政策促使了中欧贸易摩擦的增长。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称,经日落复审调查,决定继续对我国奥古曼胶合板征收反倾销税,全国平均税率为66.7%,四家企业分别获得6.5%-23.5%不等的单独税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我国与欧盟之间第六起实质性贸易摩擦案件,去年同期仅为1起。今年,欧盟贸易委员会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涉及医药原料、化工原料和建材用料,此外,发布了4种涉华产品反倾销措施到期公告。我国商务部对欧盟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包括安检产品、化工原料和网络光纤。后经济危机时代,欧盟经济内外交困,出口是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内部的欧债危机和外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欧
    2023-06-05
    325人看过
  • 中国遭遇迄今金额最大贸易摩擦案
    贸易保护向中国高端产品延伸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9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数据卡(又称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而就在今年6月30日,欧盟已经对该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并发调查。该案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出口的同一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涉及中国企业的出口额约4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国商务部16日回应称。同一产品,三案齐发,这凸显了欧盟后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典型的贸易骚扰,是滥用规则的极度表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16日表示。据了解,欧委会发起的三项调查都是在比利时调制解调器生产商OPTION提出申诉后做出的。据悉,OPTION是欧盟3G调制解调器的惟一生产商。OPTION在新的申诉中称,中国的主要调制解调器生产商———中兴和华为控制着3G数据卡和USB调制解调器市场90%的份额,并获有补贴。OPTIO
    2023-06-05
    162人看过
  • 山东成国际贸易摩擦重灾区
    1-4月份,欧盟、美国、巴西、土耳其、俄白哈关税同盟等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山东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同比逾6倍。15日,来自山东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称,1-4月,上述国家和地区对山东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占国内案件总数的93.8%,涉及山东企业393家。涉案产品主要包括织物、服装及配件、彩钢板、钢制轮毂等。而4月当月,该省产品涉案9起,是今年以来涉案数量最多的月份。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对产自中国的彩涂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山东省涉案金额接近1亿美元,涉案企业18家。这也是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以来首次以关税同盟形式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山东产品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大幅增加,达5.87亿美元,涉案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钢铁及化工等该省传统优势领域。
    2023-04-25
    339人看过
  • 警惕贸易摩擦升级
    昨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发布预警,称要警惕量化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等问题,从而引起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货币摩擦。针对近期各国公布的货币政策,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表示,近期业界人士和研究机构指出,美联储、日本银行、欧洲央行均重启量化宽松,采取印发钞票手段刺激经济,使全球经济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时代。这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并不可避免地引发通胀死灰复燃,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动荡,加剧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货币摩擦,因此要警惕量化宽松时代全球经贸摩擦升级。世贸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各成员共发起反倾销调查69起,同比降29%;反补贴调查5起,比去年全年28起的数量明显下降。但公平贸易局表示,我国仍是双反调查的首要目标国,上半年我国受反倾销调查23起,反补贴调查3起。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研究部主任张磊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向好,使得贸易摩擦减少,但对中国意义不
    2023-06-05
    437人看过
  • 电子制造成贸易摩擦重灾区
    中欧数据卡贸易摩擦案标志着我国电子产品遭受外国贸易救济调查进入新阶段,我国电子产品或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近期,由于比利时无线网络设备生产商Option公司在与中国出口企业达成合作和解协议后提出撤诉,欧盟委员会终止了对中国出口数据卡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欧数据卡贸易摩擦案终于落下帷幕,但人们对此案的讨论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人们不仅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叠加使用的合法性产生质疑,更对我国未来电子产品出口环境产生担忧,我国电子产品或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2010年6月30日,应欧盟境内唯一一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比利时Option公司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开始对中国出口到欧盟范围内的数据卡(又称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同时发起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于9月16日又对该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该案由于涉案金额多达约41亿美元,并且是对同一种产品
    2023-04-25
    57人看过
  • 中国制造升级遭遇贸易摩擦
    随着发达经济体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在传统制造业上的转型升级及发展新兴产业的努力正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沙粒。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近期表示,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升级受外部打压逐渐增多。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法律政策部的陈波对本报记者说,金融危机正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美国的实体经济正在逐渐回归,这与中国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正面交锋。由于在虚拟经济上走得太远太偏,美国实质上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陈波说。2009年1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指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周晓燕表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也正在调整升级,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间的竞争正逐渐从市场份额之争向核心技术之争延伸,美欧等国家意在阻遏中国转型升级之路,继续占领把控全球高端制造业。最典型的例子是,近些年来知识产权
    2023-06-06
    143人看过
  • 国际贸易摩擦缘何“青睐”中国?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萎缩,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更为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又一次站了上风,而搞贸易摩擦最为起劲的势力恰恰是一贯崇尚自由贸易的欧美国家。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4起,反补贴调查23起。预计2009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0-250起,同比增长将达11%-20%;新发起反补贴调查41起,同比将增长193%。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据海关统计,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19640亿美元,下降17.5%,其中出口10710亿美元,下降18.8%;进口8930亿美元,下降15.8%。不过,如果没有更多的贸易摩擦凑热闹,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规模不至于下降如此之剧烈。根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以来,中国
    2023-06-05
    491人看过
  • 去意识形态化——WTO法律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
    美国不愿沿用欧盟模式解决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使我们越来越逼近WTO法律解决双方纠纷这个最后的途径。由此引发意识形态在这个可能的诉讼中将扮演的脚色的考虑。美欧之间常因各种贸易纠纷对垒WTO法庭,但双方始于法律,终于法律,极少牵涉政治以及其它经济领域。中美之间的法律诉讼能否亦然?意识形态会不会突破法律理性,影响中美之间其它的正常交往?一句话,决策WTO法律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该如何考虑意识形态可能的影响?无庸赘言,经济,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济作为一切利益的根本,决定了它必然与政治、文化等种种问题相互纠缠。历史上,解决经济利益最常用的手段是政治,尤其是武力政治。其结果,往往极大地破坏经济,为任何一方所不愿。毕竟,无产者失去的,只能是锁链。由此产生了GATT,继而WTO,所期望的,正是通过法律体制,给全球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带来和平。如果说,人权突破的,是国家的政
    2023-06-05
    498人看过
  • 应对贸易摩擦新形势
    来源:WTO经济导刊2006年全国共遭遇贸易摩擦99起,其中“两反两保”调查86起,美国337调查13起。涉案金额20.5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全国遭遇贸易摩擦9起,涉案金额1.6亿美元。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两反两保”调查,案件数为历年来峰值。其中,反倾销6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21起(含特保调查5起)。当前贸易摩擦呈现三大特点反补贴已盯上中国制造2004年4月13日加拿大对我国发起首例反补贴调查——烧烤架反补贴案;2006年11月21日美国首次对我国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铜版纸反补贴案。反倾销硝烟弥漫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大国,去年我国遭遇63次反倾销调查,创历史最高记录。欧盟对我反倾销调查达到12起的历史新高。技术性贸易壁垒重重2006年,WTO成员向世贸组织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多达2191件。自1995年以来,WTO各成员的通报(即影响贸易的新
    2023-04-23
    450人看过
  • 国际贸易摩擦常态化
    贸易摩擦常态化据介绍,当地时间3月13日,中国收到了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对此,,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强调,中国原材料出口管理的政策目标是正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方无意限制贸易自由,更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政策目标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事实上,除了美、日、欧状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一事之外,美国在包括光伏、风电塔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对中国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对此,沈丹阳坦言,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多,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多,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上升,种类增多,范围扩大,而且应对难度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商务部方面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帮助企业提升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维护企业在全球的合法利益。我们要理智地看待这些问题。在WTO
    2023-06-06
    459人看过
  • 我国贸易摩擦更密集
    国际贸易竞争
    贸易摩擦的密集发生和产业冲突的增多已成为无法回避的挑战。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外需形势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等因素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国内产业和相关企业需要在全球博弈中找准定位、实现突出重围。贸易摩擦从产品出口限制转向宏观政策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保持高位,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10年,我国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发生纠纷的对象不仅来自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也有来自于巴西、阿根廷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既有针对传统优势产业的,也有针对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出口约占全球总量10%,而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约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一些国家还针对中国商品直接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在2010年全球新启动的
    2023-06-06
    492人看过
  • 江苏遭遇的贸易摩擦
    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江苏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等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131起,涉案金额54亿美元,是江苏1988-2008年间20年涉案金额的2.2倍。7日,江苏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局长丁育生这样介绍。在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的外贸企业大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上。鲜有主动出击与国外的不公平条款去争取合法利益的事情。但是二年前,江苏盐城生产三氯蔗糖的捷康公司却主动要求应诉美国337调查,最终取得完胜。而该企业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敢于海外亮剑的做法,被商务厅作为经验此间加以推广。2009年至2010年,是全球经济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全面恢复期,2008年,金融危面袭卷全球时,中国的外贸大省江苏的对外贸易大幅下滑,2009起,外贸开始止跌反弹,其进出口贸易大幅上涨,增长率一直领跑全国。但是外贸的增长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丁育生称,江苏2009年一年的贸易摩擦就是
    2023-06-05
    209人看过
  • 发展中国家与我贸易摩擦加剧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国外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贸易救济调查的14起案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案件有10起。印度、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阿根廷等是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认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主要是由于我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石化产品结构趋同且产品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目前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和产能的盲目扩张等原因,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产品质量不高、基础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由于我国石化行业的生产设备落后和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目前国内石化产品仍然是以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较低的基础产品为主,且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现在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依存度较高。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因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其国内石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为了保证本国产业的发
    2023-06-06
    40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中国大陆土地比美国大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3
      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同,根据中国的教科书,是中国大;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美国大。美国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中国教科书:937.2615;美国中央情报局:963.1418。中国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中国教科书:960.0000;美国中央情报局:959.6960。如果算上台湾,中国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三。
    • 中美的比较美国的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9
      中美的对比--剖析的真是精辟啊 1、美国:市长见了谁都要讨好;中国:谁见了市长都要讨好。 2、美国:老百姓可以乱搞,当官的不可以;中国:当官的可以乱搞,老百姓不可以。 3、美国:公共知识分子以批判政府为使命;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以歌颂政府为使命。 4、美国:批判政府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得大奖;中国:歌颂政府最厉害的知识分子得大奖。 5、美国:国穷民富,政府宁愿欠中国巨款,去保民生福利;中国:国富民穷,政
    • 通知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很多商业决策需要以通知方式告知交易对方。以正确的方式通知交易对方,不仅体现了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更直接决定企业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鉴于多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本文以该公约为法律依据阐述各个话题。 一、正确的通知 1.形式:书面及口头均可,从证据角度看,书面更好的证明通知实际发生。 2.内容:明确、清楚地表达通知的内容,列如:“从你司购买的设备被A公司提出侵
    • 贸易中的贸易合同该怎样签订呢?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30
      交易磋商是买卖双方为买卖商品,对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以达成交易的过程,通常称为谈判。在国际贸易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交易磋商是签订合同的基础,没有交易磋商就没有买卖合同。交易磋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及以后的履行,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国际贸易中贸易合同的签订比国内交易磋商复杂得多,而且充满了矛盾。贸易磋商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包括信件、电报、电传、传真、
    • 国际贸易诉讼与国际贸易仲裁相比有哪些特点?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8-30
      国际贸易诉讼和国际贸易仲裁,所处理的是国际之间发生贸易纠纷。国际贸易诉讼特点是:诉讼所涉及的一方当事人是外国人、争议发生在外国或者诉讼所涉及的财产座落在外国或者属外国人所有。在国际贸易中,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后,若通过友好协商不能解决,而合同中又没有订立仲裁条款,则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要求通过司法诉讼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这就是涉外民事诉讼。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一国法院必须首先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