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成立需要满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法定的合同关系、债权人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已到期且债务人未履行义务三个条件。当债权人满足这些条件时,就可以行使留置权,将债务人的动产作为担保,以保障自己的债权得到实现。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它不需要当事人的约定,但必须满足法定构成要件才能成立。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留置权的成立要求主要包括: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法定的合同关系,可以产生留置权。如保管合同、加工合同等;
2、债权人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3、债务已到期,债务人未履行义务。
留置权需要满足哪些构成要件?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有权利扣留债务人的动产或者限制其自由行动的权利。留置权需要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1. 合同中明确约定留置权条款:留置权只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则不能产生留置权。
2. 留置的动产必须与债权有牵连关系:留置的动产必须与债权有直接关联,如债权人的债务是向债务人购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等。
3. 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或者方式履行债务,是产生留置权的前提条件。
4. 债权人有留置权:债权人必须符合留置权产生的要件,如债权人的债权是合法的、债务人已经欠债等。
5. 留置权人合法扣留债务人动产:债权人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合法扣留债务人的动产,如需要进行拍卖或者变卖等程序,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留置权是一种担保权利,必须满足上述构成要件才能产生。否则,即使债权人采取了某些行动,也不符合留置权产生的要件,不能产生留置权。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其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留置权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留置权人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合法扣留债务人的动产,并且债权人必须符合留置权产生的要件。留置权是一种担保权利,必须满足一定的要件才能产生。否则,即使债权人采取了某些行动,也不符合留置权产生的要件,不能产生留置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
留置权制度中留置权人的权利义务
150人看过
-
留置权设立条件,留置权的内容
426人看过
-
国家赔偿制度如何设立
261人看过
-
量刑建议权制度之配套程序如何设置
125人看过
-
留置权如何成立,留置权成立要素有哪些
434人看过
-
如何完善有限合伙设立的制度
456人看过
留置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所享有的留置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其中,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留置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在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且一方占有他方财产,只能是依照合同合... 更多>
-
设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原因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1-09-021.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充分发挥留置权的担保功能,需要设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2.遵奉诚实信用原则维护占有公示,需要设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 3.为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的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设立留置权制度。 4.为体现民法公平原则,需要设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
-
行使留置权是怎样的制度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7行使留置权的程序包括: 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债务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物。 留置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
-
留置权怎么设置如何消灭留置权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3一、留置权应该怎么设定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留置权应具备的成立要件主要有: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法定的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关系。如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 2、债权人基于合同规定而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3、债务已届清偿期而债
-
留置权的设立和成立的条件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5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而且该动产与该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则成立留置权。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收取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
学校的设置管理制度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30公立中小学校可以采取委托管理或者与街道、社区合作管理等多种方式开放体育场、体育馆以及其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公告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信息。公立中小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的,应当优先向学生开放,但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监护人陪同。市民使用学校开放的体育设施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爱护学校的设施,保护学校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