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一、工伤认定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的关键就在于工伤认定的结论,当然了,对当地社保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结论存在争议的话,劳资双方都可以申请重新进行工伤认定,但第2次认定的结论是最终的结论,不是工伤的,员工就不能享受任何工伤待遇。
-
关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最新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15人看过
-
劳动法如何规定工伤假:最新详细解读
373人看过
-
劳动法如何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新更新
111人看过
-
如何按最新工伤鉴定流程操作
306人看过
-
最新工伤赔偿计算方法(劳动法有关工伤新规定)
334人看过
-
工伤鉴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76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新劳动法工伤如何确认新工伤鉴定法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6(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
-
最新劳动法辞退赔偿最新规定如何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1劳动法解雇赔偿的规定: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错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最新劳动法工伤工资发放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1劳动法中对于工伤工资并没有规定,是由《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规定的。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以确定不同的工资。 具体参考《工伤保险条例》如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
-
新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原则)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工伤叫做认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落实工伤待遇的两个阶段。 工伤认定是定性,由社保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确定当事人所遭遇的伤害是不是属于法律上的“工伤”。这是后面一切待遇的基础。因为是行政行为,所以不服的话可以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是定量,看有没有留下伤残、伤残到什么程度。在认定工伤之后,另行申请。它决定了当事人能不能拿到、拿到多少伤残待遇。如果只认定了工伤,没有申请劳动能力鉴
-
劳动法最新规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6劳动争的防范: 1.要树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劳资观念。 2.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4.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 发生劳动争议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