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用人单位赔11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8:36:07 146 人看过

史某在一建筑工地担任土建工长,在连续工作19个月、工地即将完工时,史某突然被口头告知必须立即离职。史某发现用人单位并未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自己辞退时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史某将用人单位诉至法院。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高新法院日前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用人单位支付他11万元。

高新法院审理查明,史某2008年4月来到由中国核工业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高新区一建筑工地项目部工作,任项目土建工长,月工资为5150元,工资由项目部发放。项目部为史某实际发放了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的工资。2009年10月20日,项目部口头通知史某离职。史某工作期间,该建筑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庭审期间,被告建筑公司称与史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史某是自己的合作单位北京一公司派驻到项目部的人员;同时,由于史某能力欠缺,已于2009年10月26日被正式退回北京的公司。

高新法院审理后认为,史某在工作期间一直受项目部考勤、工作等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史某工作期间的工资金额及扣减标准均由项目部决定并发放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原、被告双方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法院还认为,被告未提供史某与北京的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证据不足。

最终法院认定,原告在被告处共计工作18个月,因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被告需另行支付18个月的工资92700元给原告;且被告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属违法解除,被告应按经济补偿金标准即2个月工资标准的2倍20600元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1: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法院对事业单位人员判处
    你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九、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是由单位决定,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开除公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缓刑,是指对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
    2023-03-12
    121人看过
  • 欠钱11万法院可以判吗
    欠钱11万,法院会依照事实判决还款,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判决之后仍不还钱的,会被依法进行强制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欠钱不还法院会怎样判欠钱不还的,法院不会主动处理。如果债权人起诉了的,法院会根据情况进行判决,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关系存在且债务人尚未还款或尚未还清借款的,则法院会判决债务人还款。如果判决之后,判决书的履行期限届满了,债务人没有还款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会采取冻结、扣押、查封等措施强制处理债务人的财产强制债务人还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
    2023-08-01
    334人看过
  • 法院判决书发到单位
    判决书送达方式有哪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六种:一、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二、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在一般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该公民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但是,在离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没有其他成年
    2023-03-11
    249人看过
  • 单位丢档案被判赔六万
    原告李某称,被告单位丢失其人事档案,导致原告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用,故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补偿养老金,承担医疗费。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判决被告研究所一次性赔偿原告李某六万元。原告李某诉称,其于1979年到北京某时装厂工作。1988年5月9日,原告档案自北京市时装厂转至被告处。2006年1月原告得知被告将其档案丢失,由于原告2008年4月1日起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却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用。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承担被告养老金,并承担原告死亡之前的医疗费。被告某研究所辩称,首先,原告在本次起诉之前2006年4月10日已就养老金、医疗费起诉过被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现原告以同一事实及理由,提出相同的诉讼请求,违反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其次,无论从劳动争议或是民事侵权上讲,原告起诉均已超过诉讼时效。故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人事
    2023-06-08
    417人看过
  • 住院病人坠楼医院过错赔偿11万
    一年前,家住义乌市稠江街道江湾村的妇女张*玉因误服农药被送至义乌市区某医院救治。救治过程中院方给病人使用了一种带副作用的药物。几天后,张*玉从该医院四楼抢救室坠楼,造成高位二级伤残(本报于2004年4月12日5版曾作详细报道)。住院病人坠楼,医院方、患者家属各自应承担什么责任?2004年2月18日,义乌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医院赔偿受害者张*玉残疾人补助费、护理费等共计116605.72元。而作为医院一方,对一审判决中的认定事实、认定医院方有过错的理由、本案中所适用的法律以及对残疾补助费等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异议,于3月1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4月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6月7日作出终审判决。二审经审理认定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对双方存在较大争议的四方面焦点问题,终审判决中一一进行了阐述:焦点一:张*玉从四
    2023-06-13
    236人看过
  • 用人单位扣押员工档案法院怎么判决呢
    离职后,没有立刻办理个人档案和社会保险的转移手续,几年后要求原工作单位给自己转移这些手续时,原工作单位却拒绝办理,无奈之下张某与原工作单位“对薄公堂”。经审理,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判决张某的原工作单位为张某办理相关转移手续,被告不服提出上诉。近日,二审法院终审判决出炉,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张某2006年6月到某公司工作,2013年2月合同到期,到期后张某继续工作到6月份后离职。今年2月,张某要求公司给自己办理个人档案和社会保险的转移手续,公司却不予办理,称当时张某是非正常离职,违反了公司的规定。今年5月,张某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委认为,张某的申请超过了法定申诉时效,不予受理。张某对裁决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张某的原工作单位辩称,张某属于非正常离职,离职后将近三年内没有要求公司为其办理个人档案、各项保险的转移手续,公司不存在不给张某办理相关手续的问题。张某自2013年6月至2016年
    2023-06-12
    142人看过
  • 合同到期未续签法院判用人单位需担责
    导语: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及时续签引发纠纷。2月26日,广西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劳动争议纠纷,判决原告某地产开发公司向被告刘某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共8441.38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告刘某于2011年7月25日到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工程部经理助理一职,双方签订了一份自2011年10月25日起至2012年10月24日止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原告未与被告续签劳动合同。2013年4月7日,被告刘某向原告提出辞职并获得了原告批准。2013年4月9日,被告刘某完成离职工作交接,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工作期间,被告刘某每月工资为1800元。2013年6月25日,被告刘某向梧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2013年7月26日,梧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梧劳人仲案字[2013]第127号仲裁裁决书,裁决: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被告刘某2012年
    2023-04-22
    114人看过
  • 单位法人判刑单位如何会见?
    一、单位法人判刑单位如何会见?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的方式来进行会见。单位犯罪起诉的法人不一定是当事人,代表被告单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应当由单位的其他负责人作为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与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同一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另行确定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一般单位犯罪单罚制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单位犯罪只处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不会对单位处以罚金刑。二、单位犯罪的规定是什么?单位犯罪案件中,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023-05-22
    289人看过
  • 单位专职司机发生交通事故法院判单位赔偿损失
    本报热线110消息(首席记者朱丽娜通讯员解品彩)单位专职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的损失究竟由司机个人承担还是单位来承担?近日,环翠区法院审结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被告某单位被判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尽管肇事司机王某免于向原告赔偿,但其仍可能被单位依法追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王某系海阳市某单位的专职司机,去年7月,王某驾驶单位轿车来到我市办理公务。当其驾车行至市区世昌大道时,与骑自行车的林某相撞,致使林某受伤。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作出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由于事故发生后,各方对林某的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意见,今年6月,林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及其所在单位共同赔偿其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3万余元。对于林某的起诉,王某认为,他是单位的专职司机,发生事故时是在履行职务,损害后果应由单位承担。该单位则表示,他们只同意承担合理的赔偿。法院认为,被告王某违反交通法规,负事故全部责任,因为
    2023-06-08
    223人看过
  • 打工坠楼身亡用人单位判赔
    打工坠楼身亡用人单位判赔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张光辉临时工阎某擦窗户玻璃时不幸坠楼身亡,用人单位却以其不是本单位职工为由,拒绝按工伤支付赔偿金。12月30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法律为临时工阎某讨回了公道。阎某原是郑州打工坠楼身亡用人单位判赔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张光辉临时工阎某擦窗户玻璃时不幸坠楼身亡,用人单位却以其不是本单位职工为由,拒绝按工伤支付赔偿金。12月30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法律为临时工阎某讨回了公道。阎某原是郑州色织印染厂的一名正式职工。下岗后,仅靠从该厂领取每月120元的生活费维持生计。2002年7月,阎某应聘到郑州二七区饮食公司所属的新合旅社从事临时性工作。2002年9月27日,阎某在新合旅社五楼客房擦窗户玻璃时,不幸坠楼身亡。2002年10月25日,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阎某因工死亡。阎某15岁的女儿
    2023-06-10
    299人看过
  • 判缓刑法院通知单位吗
    一、判缓刑法院通知单位吗判决书法院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送达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送达,是否通知单位,这需要根据在审判程序中,被审判人选择填的受送达人来进行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二、什么是缓刑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
    2023-04-12
    224人看过
  • 两单位丢了档案原职工无法就业法院判决:一个赔6万一个赔3万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殊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王先生原来的工作单位一次性赔偿王先生各项损失6万元。王先生原是北京市某建筑工程公司的正式职工,1985年1月被劳动教养,单位随之与他解除了劳动关系。2002年,王先生在办理求职证时发现,原来工作的单位并没有按规定把他的人事档案转移到他的户口所在地。王先生找到原来的工作单位,被告知他的人事档案找不到了。由于没有人事档案,2003年9月30日,社保部门停止了王先生社会养老保险的补交办理手续。王先生至今一直无业在家,虽然所在的社区已多次为王先生提供了做临时工的机会,但因他没有人事档案无法办理求职证,而与各种招工就业机会无缘。眼看自己马上就要就业无门、生活无望,王先生遂诉至法院,要求原工作单位赔偿其各种损失10万余元。本报讯(伍芬)因原工作单位将自己的人事档案丢失,向某下岗后,虽几经努力寻求到了一难得的就业机会,但因他没有人事档案而无法
    2023-06-09
    123人看过
  • 女员工口头请假安胎被解雇,法院判单位赔一万九
    王女士是南京六合区某公司的人事专员,2005年就进入公司。结婚几年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医生建议她做种植胚胎试管婴儿手术。手术后,王女士成功怀上孩子。医生叮嘱她要好好安胎,特别是前几个月不要随意走动。但每次从家到单位要坐公交车,担心颠簸对安胎不利,王女士并没返回单位办理病假手续,而是打电话给部门负责人,请假一个月,并称返回上班后再补齐材料。一个月后,也就是在去年的5月,王女士收到了一封快递,竟然是单位发来的一份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她赶紧打电话给领导,对方称,由于她长时间没有来上班,也没有办理任何请假手续,算她无故旷工。此外,去年5月23日恰好王女士的合同到期,单位决定不再与她续签,终止劳动合同。对此,王女士很是不服,她认为自己已经向领导请过假。此外,对于孕妇,即使合同即将到期,单位也不能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单位终止合同前也没告知工会,行为明显违规,理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于是,她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
    2023-06-09
    489人看过
  • 填借款单"借"走单位360万法院判职员归还"借款"
    填写借款单,借走公司数百万元公款的两名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人员被单位告至法院,他们提出,借走钱中不少是因公支出,只是因为单位没有报销单,他们才填写了借款单。日前,静安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两名被告的说法并未得到法院认同,他们须分别归还公司281.?2万元和83.?2万元。被告:部分钱款因公支出不愿全赔徐某和袁某原本是某证券公司下属某营业部经理和财务部负责人。他俩在职期间曾填写了若干张证券公司借款单,从公司提走几百万元,并且两人还在借款单的借款人签章栏上签了字。证券公司要求两人归还钱款时,两人辩称,借款中有部分属于因公支出备用金,不完全是借款。徐某称,因为他所在营业部没有总公司费用支出审批单,他认为借款单性质等同审批单,当时营业部支出费用由自己审批签字即可,无需总公司审核,因此他认为证券公司所提出的借款不成立。袁某表示,所提钱款有部分作为支付给客户的利息与分红,当时付款时征得徐某同意,不应该算个
    2023-06-09
    42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单位贪污50万法院判多少年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3
      如果确实是贪污罪,有50万的话,什么也别说了,下次惨的很。你有些情况没有说清楚,他未必定贪污罪。《刑法》382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383条: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除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因为是在银行工作,他可能是挪用公款。挪用公款罪判的没有那么死。
    • 欠钱11万法院怎么判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19
      欠钱11万,法院会依照事实判决还款,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判决之后仍不还钱的,会被依法进行强制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单位工人在单位打架经法院宣判单位还要负责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25
      单位工人报工伤,单位哪个部门负责,按照用人单位组织设置和分工确定。设置有人力资源部的,通常是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解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人发生意外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限定被诊断、判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兼顾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议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可,申请时限能够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限定提
    • 用人单位每天工作11小时是否违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07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因此,用人单位每天工作11小时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改正,并按受侵害的劳
    • 诈骗罪11万法院判多少年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0
      第一百二十四条【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二)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基准刑为管制刑、拘役,每增加1230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2000元,升格为拘役刑,拟处拘役刑的;5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以下规定、罚金刑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