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诈骗同案如何认定?
法律规定诈骗同案如何认定,应当根据是否有共同的故意以及是否从事共同的犯罪行为来认定。诈骗罪的同案犯是指共同犯罪人员,两个以上人员共同故意实施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实施诈骗活动人员就是同案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诈骗罪是怎样认定的
1、罪与非罪
借款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本罪与规定的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
刑法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这些诈骗犯罪与本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但在主体、犯罪手段、主体要件与对象上均有差别,较易区分。
三、共同犯罪诈骗数额认定是什么?
一是区别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首先应区别对待不同的主犯,对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应当依照犯罪总额来认定。如对贪污犯集团、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以共同贪污、盗窃犯罪总额来认定。首要分子在集团中处于预谋和组织领导的作用,所以对于他们计划范围内的数额必须负全部责任。在预谋时认定是不是首要分子尤为重要,虽然只参与了共同犯罪的预谋,没有参加直接的贪污、盗窃行为,但是集团的一切犯罪活动都包括在首要分子参与制定的犯罪计划之中,并由他们组织实行,他们在犯罪中发挥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对于共同犯罪的首要分子依照犯罪总数额来认定是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还要特别强调的是,犯罪集团中的有些成员,在首要分子计划后,自己单独进行贪污、盗窃或者是其他的经济犯罪,该犯罪数额不能强加于首要分子,首要分子只需要对自己知道和计划的那一部分负责。
二是根据《刑法》第26条第(3)、(4)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不能推导出对从犯、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认。对从犯、胁从犯来说,其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及危害结果与主犯一致,犯罪金额也与主犯是一致的。对于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参与组织、指挥的主犯犯罪数额的认定,应对其参与组织、指挥的共同犯罪总额负责。在共同经济犯罪中,主犯发挥了主要作用,以自己的犯罪行为影响了从犯,可以说主犯对整个犯罪都要负责,因此把所有数额作为主犯的犯罪数额是合理的。
三是对一般犯罪中的从犯的犯罪数额的认定上,以定罪的数额为前提,适当参考其个人所得赃款数额较为科学合理。因为共同犯罪中从犯不起主要作用,完全是在主犯的领导下进行,其社会危害性比主犯要小得多,因而他们承担刑事责任也应比主犯小,而这种“作用”通常都是通过“数额”表现,所以考察其所得数额是合理的。假如以犯罪总额来认定,在实行犯场合下直接参与额会小于或者等于共同犯罪总额,而在帮助犯场合下,间接参与相当于总数额,这两种场合差别比较明显。所以,在处理从犯犯罪数额的问题上要将定罪数额和个人所得赃款数额全面综合考虑。
法律规定诈骗同案如何认定,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要想对诈骗罪的共犯来进行认定的话,首先必须要符合我们国家刑法第25条当中所规定的共同犯罪的条件,其次就是必须存在诈骗行为,而且已经达到了诈骗的数额较大的程度。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合同诈骗80万,法律如何规定?
497人看过
-
骗子如何知道法律认定诈骗罪
194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合同诈骗罪追诉时效
399人看过
-
律师诈骗黑老大诈骗罪如何认定
362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认定:律师诈骗黑老大?
186人看过
-
法律规定应该如何判定婚姻诈骗
366人看过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的裁量也必须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 更多>
-
合同诈骗如何认定与合同欺诈认定的法律依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3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认定主要看两者的主观目的。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合同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合同欺诈行为中,行为人是意图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实现不法利益。
-
如何认定诈骗有哪些基本法律法规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22法律对诈骗的认定是: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行为,法律上该如何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25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
-
骗子如何知道法律认定诈骗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18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
-
刑法如何规定合同诈骗立案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6合同诈骗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