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一是债务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存在情感纠葛。发生这种情感纠葛的,有的是正常的男女朋友关系,有的则是婚外情。
二是争议钱款的数额增长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发展,此类案件的涉案金额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也属常见。
三是与违反了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交织。在此类案件中,有的一方直接以分手费、青春损失费、养胎费、忠诚承诺等不同形式支付钱款,有的名义上签订借贷合同,实为前述不同形式的“情债”。
四是欠债的隐蔽性强。有些案件名为“欠款”,但欠款合意之形成及款项支付之事实均无法查清,明显区别于正常类型的欠款纠纷。
五是债务纠纷的事实难以查明。情侣之间往往在财务方面容易混同,共同生活必要支出和其他支出通常交杂在一起,互相告知对方银行卡密码或者共用银行卡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主张欠款的一方,往往将双方交往期间的各项支出均计算入欠款金额当中,增加审理难度。
究其原因,是由于如今浮躁的金钱观、物质观,使恋爱添加了功利色彩。以利聚必以利散,当各怀目的的情侣发现对方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后,反目成仇、对簿公堂在所难免。
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首先,要慎重处理公序良俗原则与契约自由原则的界限。不能简单适用“契约自由”原则或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情债“的债务项目内容,若债务设定并未构成不道德的性关系的开始、继续或重新开始,不是相应的对价或酬劳,也没有明显有害于债务人法定扶养义务、抚养义务或赡养义务的履行,应认定为合法有效,不因当事人双方的婚外情关系而一概否认双方之间债务的合法性;
其次,着重对基础法律关系进行审查。紧紧围绕原告主张欠款所形成的基础法律关系进行审查,牢牢把握欠款合同纠纷的法律构成要件,一要有基础法律关系合意之达成,二要有款项实际支付之事实,综合认定双方是否形成实际欠款关系。
再次,严格把握案件细节,从审查款项支付时间、项目、数额等法律事实及款项支付目的、给付方式等细节着手,依法确认债务纠纷所依据的基础合同关系是否成立、生效及实际履行。
最后,明确审理思路,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灵活应用证据规则。对数额较大欠款,应着重审查当事人经济来源、实际履行能力、款项来源及去向、款项支付目的等。依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需要,依法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陈述经过及对质,告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不利法律后果;或依法传唤一方当事人与己方证人
“背靠背”到庭陈述经过,如存在当事人无法对事实细节自圆其说,当事人间是否存在实际欠款关系等存疑情形时,及时释明虚假诉讼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必要时依职权调查取证。
情侣在共同生活期间,为增进感情互赠礼物属人之常情,在财务方面也容易混同,共同生活必要支出和其他支出通常交杂在一起,互相告知对方银行卡密码或者共用银行卡的情形也大量存在。但一朝分手时,一方往往对共同生活期间的大额支出心生悔意,产生纠纷在所难免。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基本原则】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n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n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
恋爱期间,如何处理恋人之间借款问题?
408人看过
-
分手后恋爱情人之间的债务该由谁来承担
416人看过
-
分手后恋爱情人的债务应如何公平分配
123人看过
-
无证恋人如何分手?
206人看过
-
分手后的恋人买房怎么处理?
421人看过
-
恋爱分手后礼物如何处理
221人看过
-
恋人分手费是情人的债务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7如果情人之间的分手费符合债务的性质,那就是债务。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可以提供借据、收据、借据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以证明即使是债务。
-
-
法律案件恋人买房分手如何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首先看当事人之间对产权份额的划分有无约定,有约定的,按其约定确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按照各自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由此可见,在两人发生纠纷时,可以先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各自的产权。 如果只是一方出资登记在两人名下的,出资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对方返还房屋。 对此,必须保存、收集好自己的出资凭证,避免日后纠纷出现后无据可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按
-
-
关于恋爱期间的分手房子如何处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29恋爱期间合伙买房,分手房子的处理方式是: 1、对内关系是按份共有,以双方实际出资额确定比例份额; 2、对外关系均为房屋共有人,房屋的出租,出售均需两人同意; 3、一方要取得全部产权需协商一致,并及时办理过户手续,但如有按揭未清,需先还贷解押,再重新办理抵押贷款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