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前天,一名多次与医闹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披露了我市职业医闹的特点、内部分工、行动方式和收入分配等情况。
据介绍,重庆医闹始于2004年,此后三年进入高潮,2008年至今医闹又发生了显著变化:前几年医闹的主力军是年轻人,2008年至今,职业医闹的主力军则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前几年医闹出现在各种医院———三甲医院、中型医院、民营医院,2008年特别是2009年打黑除恶以后,医闹更多的发生在中小医院,且主攻民营医院。
医媒见利变成医闹
职业医闹获取医患纠纷信息有两种方式:
第一,由医院附近的小摊贩提供。为在第一时间获得医患纠纷信息,职业医闹向医院附近的小摊贩广发卡片,上有职业医闹的联系方式。一旦得知医院出现医患纠纷,医院周边的小摊贩就会联系职业医闹,对方赶到现场后,立即与患者家属面谈,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医患纠纷的原因,二是商定患者如何给医闹者付酬。双方谈妥后,医闹者会首先付给小摊贩信息费。
第二,医媒变医闹。平时,许多医院都有医疗媒子在活动。没有医患纠纷时,医媒们说服患者到其它医院就医,并从中提成。出现医患纠纷后,医媒们立即转变角色,变成患者家属,并立即通知医闹赶来。
医闹喜欢赔偿提成
医闹对于自己的报酬非常看重,一般来说获取报酬有两种方式:
第一,按参加医闹的天数和人数付钱。例如,一个医闹团有20人,每人每天30-100元不等,闹一天给一天钱。这种方式多是小型医闹,如伤残、重病等。
第二,承包给付。承包给付就是按医院赔偿比例提成,这是职业医闹最愿意的一种付费方式。如果医闹的报酬是20%,医院赔偿患者10万元,职业医闹便可提成2万元。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包括死亡在内的一些大型医患纠纷中。
组织者月收入上万
医患纠纷出现后,职业医闹与患者谈妥后,便开始“工作”了。
一般来说,医闹团由十余人或数十人组成,内部分工严密,医闹时每样活儿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组织:有找领导的、有组织人哭喊的、有拉横幅的、有烧纸钱的、有披麻戴孝的、有和医院谈判砍价的、有联系媒体的,甚至还有维持医闹规模和秩序的。在做上述行为时,职业医闹均以患者家属名义出面。但许多时候,除了医闹头目知道患者名字和出事原因外,许多医闹者甚至连患者姓啥名谁都不知道。
据了解,医闹者的收入不菲,少的一月数百到数千元,组织者月收入可上万元,甚至达数十万元。一些医闹团生意红火,有的一个月赶几个场子,实在忙不过来时,还要临时招募新团员。
本版文/本报记者罗小光实习生周梦瑶
-
医闹情节严重将入罪
287人看过
-
菲律宾出入境卡职业怎么填
199人看过
-
医闹入刑的能与不能
412人看过
-
医患纠纷催生职业医闹闹一周医院损失上百万
291人看过
-
有法可依处罚职业医闹
481人看过
-
四部委严打医闹事件
221人看过
-
医闹死亡入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27“医闹“行为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
医闹入刑还管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19医闹已经入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现在医闹入刑了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7医闹已经入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中国各行业职工收入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0以下为中国各行业收入排名: 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四、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五、租赁和商务服务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七、采矿业 八、卫生和社会工作 九、房地产业 十、批发和零售业 十一、教育 十二、制造业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十四、建筑业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十六、住宿和餐饮业
-
严重失职入职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9合法合理。首先是必须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其次规章制度的规定依据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工会讨论通过,员工公示和培训、签收后有效。员工因工作失误(本应做但未做,本应不做但做了)导致严重生产经营后果的未严重失职,与员工工作职责相匹配(保留员工签收的岗位说明书);营私舞弊则需要掌握员工在公司损失中获取个人私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