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原审法官忽视程序,程序瑕疵多,送达不到位。人别法官在送达时仅仅依靠邮寄,未亲自上门找寻,也未要求原告提供线索,有的当事人本人就在本地居住,但因为邮局未找到人,又未采取其他的相关送达方式,致使当事人根本不知自己已被起诉,无法参与到诉讼中,导致法官开庭公告、送达裁判文书公告,待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当事人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才知道自己是被告,当事人不服原审裁判,为维护权利便提出再审。
二是原审事实审查不清。其一,负责立案的同志对当事人身份等基本工作未审查到位,流于形式,而审判人员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也不熟悉,核对身份时又随意马虎,使得同名同姓的当事人混淆,错列当事人。其二,在当事人未提供相关证据,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时,没有向相关部门调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而是从有关部门间接获得信息,影响裁判的结果。例如确认是否为夫妻关系,仅从公安机关网上户口信息便认定存在夫妻关系,而不是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或是民政部门的证据。因公安的信息更新慢,致使公告案件的已经离婚夫妻一方背负了非夫妻共同财产。其三,证据无法形成证据链时,原审法官对证据的采信太过于随意。在缺少辅助证据时,自由心证的应用超过一定的限度与条件,致使判决理由不足以说服当事人。
一、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1、每起案件在合议庭评议后,在庭务会上进行集体研讨。
在审理案件中,该院审判监督庭注重采纳集体智慧,每起案件在合议庭评议后,再拿到庭务会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集中全庭智慧。
2、考虑法律效果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果。
在审理案件中,该院审判监督庭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依法纠正偏差,提高审判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判监督应有的法律价值。由于再审案件往往时间跨度长,牵涉头绪多,审理案件时不是就案办案、孤立办案,还考虑到审理案件可能引起的社会效应,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对疑难、复杂的案件,多与中院等上级单位沟通。
审判监督庭审理的案件,多为疑难案件,而三大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对较为笼统,该院审判监督庭在审理案件时,通过多请示中院领导、多与上级单位沟通的方法,及时把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案内、案外问题与上级单位办案人员沟通。
4、坚持调解优先,强化案结事了。
一方面,用足用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调解的有关规定,在开庭前和法庭辩论终结后的环节,抓住每一个有利于促成当事人调解的机会;另一方面,按照“理清关系、找准症结、推心置腹、动之以情、依法调解”的原则,力求在实现“调解主题多元化,调解方式多样化,调解格局社会化,调解手段人性化,调解结案高效化”上下功夫,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
如何增加再审案件的被告人数
138人看过
-
再审案件的如何增加被申请人
496人看过
-
子女抚养费增加的原因
452人看过
-
增加再审改判的可能性
427人看过
-
再审庭审期间能增加再审请求吗
356人看过
-
二审终审制与再审的原因
137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再审后维持原判的案件,能否再审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7申请再审有次数的限制:1)申请再审人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请再审一次; 2)对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对经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对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的
-
民事案件适用再审不加刑原则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3民事案件没有“上诉不加刑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B来说有四种二审结果: 1、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2、二审依法改判。(判决还多少不一定。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3、发回重审或者直接改判。。(判决还多少不一定。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发回重审。 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
-
合同费用增加的原因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7(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 (2)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 (3)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4)双方约定的其他因素。
-
二审案件起诉请求增加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几项问题的意见第184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调解新增的诉讼请求或反诉,如无法调解,通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审判实践中,诉讼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一般只对原审诉讼请求有关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民间借贷案件激增的原因分析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11、民间资本逐渐增多,融资渠道不畅,百姓投资方式转向民间借贷。 2、银行贷款门槛过高,手续过于复杂,借款人转向民间融资。 3、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民间借贷担保手续不完备。 4、市场经营存在风险,借贷人风险意识不强。 5、银监部门监管薄弱,民间借贷市场缺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