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应从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适用一般诉讼时效规定,为3年。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一、什么是担保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担保通常由当事人双方订立担保合同。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担保期限特点
第一,保证期间原则上由保证合同的当事人自由约定。“从合同关系自身来讲,合同及其法律所保护的是当事人之间的信赖与期待,实现意思自治的理念”,这同样适用于保证合同。
第二,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应当主张权利的期间。在该期间内债权人未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则免除责任。因此,本质上,保证期间是一项旨在维护保证人利益的制度。
第三,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对象及方式因保证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中国保证制度中,存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两种形式。但因保证形式不同,要求主债权在保证期间应主张权利的对象和方式而有所不同。连带保证中,债权人应在保证期间向保证人提起权利要求,而在一般保证中,权利主张的对象是主债务人,方式仅限于诉讼或仲裁,这是由一般保证的自身性质即保证人所享有的先诉抗辩权所决定的。
第四,从法律后果来看,保证期间的经过具有消灭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效果,但其效果取决于在该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是否对主债务人或保证人主张权利。一方面,若债权人未主张权利的,则保证人逾期则免除保证责任。另一方面,在债权人按上述对象和方式主张权利的,保证人也未必一定承担保证责任。如在一般保证中,若主债务人在主债权人提起诉讼后完全适当地履行了主债务,则保证人不承担责任;若主债务人未完全适当地履行了主债务,即便保证期间已结束,保证人也仍然承担保证债务。
-
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207人看过
-
火灾行政诉讼时效多长,行政诉讼时效届满是多久
376人看过
-
债务纠纷担保期间届满后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64人看过
-
诉讼时效届满前起诉会中断诉讼时效吗
329人看过
-
欠款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还可以起诉
403人看过
-
担保期间届满后多长时间主张抵押权
364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届满前起诉会中断诉讼时效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22在诉讼时效届满前提起诉讼的话当然会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民诉法当中规定的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包括提起诉讼,除此之外,如果对方当事人突然同意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或者在没有起诉之前就已经向对方提出了相关的请求,时效也会中断。
-
最长诉讼时效时效届满后的延长由谁决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1-09-29由法院决定,诉讼时效延长是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延长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而不是在诉讼时效过程中。同时能够引起诉讼时效延长的事由,是由人民法院认定的。延长的期间,也是由人民法院依客观情况予以掌握。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
-
民事诉讼时效届满怎么再延长福建在线咨询 2021-09-29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1.延长诉讼时效所依据的正当理由(事由)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确认的,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将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情况全部地加以规定。当出现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之外
-
行政诉讼时效届满是多久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11行政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这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 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从何时起算最长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14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时效期间,是对于各类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