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
(一)一方受利益。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
(二)他方受损失。这里所谓的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使财产利益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
(三)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具体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损的原因,受益与受损二者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
(四)没有合法依据。这是不当得利构成的实质条件。不是直接根据法律或者根据民事法律行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也就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该得利即为不正当的。
二、不当得利的法条在哪里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第九百八十六条、第九百八十七条、第九百八十八条对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司法解释对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返还范围也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如下:
(一)《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2、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二)《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三)《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四)《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八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三、不当得利的排除情形
不当得利必须要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有些行为看似满足,实则并不是不当得利,常见的情形有:
(一)给付系履行道德上的义务,如对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抚养;民间的礼尚往来等。
(二)债务人为清偿未到期债务而给付。
(三)因不法原因而给付,如支付赌债、行贿、支付毒资、支付嫖资、支付给二奶的费用。但不法原因仅在受领一方存在的除外,如对绑架者支付赎金,国家工作人员的索贿等。
(四)反射行为。指一方虽因一定的行为或事实而受益,但并未致他方损害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九章 不当得利 第九百八十八条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
不当得利返还财产的范围,不当得利成立的条件
247人看过
-
成立要件中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
304人看过
-
保险利益的成立需具备什么条件?
376人看过
-
善意取得应当具备什么成立条件
57人看过
-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需要具备的条件?
440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条件和定义
491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有哪些,不当得利的条件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1-03-11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 2、一方受到损失。仅仅有一方受到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3、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 4、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 以上是ask.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不当得利的概念是什么,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成立条件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7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对不当得利返还范围的解释,并未区别受益人为善意或恶意,而是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和管理费后,应当予以
-
不当得利成立需要什么条件,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1不当得利成立需要的条件:不当得利人取得不当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有因果关系;取得不当利益没有法律根据;不当得利人给他人带来损失;不当得利人因此受益。
-
不当得利要求具备哪些条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131、一方受利益。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 2、他方受损失。这里所谓的损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使财产利益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 3、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没有合法依据。
-
专利权的取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2自身首先要具备三个条件: 1、新颖性---申报前未见有相同相似的技术方案(包括出版发表、公开使用、社会公知和已有申请); 2、创造性---与在前已有技术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3、实用性---能够制造或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之后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接受审查确认。 只要在前未曾有过,申请后基本上都可能被确认授权而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