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诈骗罪的条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有关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1、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3、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4、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诈骗罪作为侵犯公民财产权益的一种犯罪,在具体对行为人定罪量刑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根据实施诈骗行为的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所得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诈骗罪的犯罪数额越大,判刑就越重,如果是多个犯罪行为人实施诈骗的,此时还要区分主犯和从犯。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有哪五个基本条件,如何认定诈骗罪
445人看过
-
什么条件可以认定为诈骗罪的五个要素
170人看过
-
五个诈骗案件成立的基本条件
338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满足诈骗罪认定的四个条件
450人看过
-
诈骗罪有关认定的条件是如何的?
396人看过
-
融资租赁认定五个条件
90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诈骗罪有哪五个基本条件,如何认定诈骗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21认定诈骗罪的五个条件: 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骗取大量公私财产。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金额立案标准在3000元以上。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一、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2、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
-
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又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诈骗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9一、诈骗罪的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三、认定: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如何从财物所有人、管理人
-
-
欺诈罪行的五个法定要件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7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所需满足的五项要素如下:首先,本罪的实质侵害对象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其次,从客观行为来看,犯罪分子须实施了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诱使对方陷入误解而处分公私财物给自己,且涉案金额须达到一定程度;再者,对于犯罪主体而言,是不限制其身份地位的任何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而这主要体现在主观意识层面的故意;最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