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制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合同是指违反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须根据员工的要求,并在自己能够改选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行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
2、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情况下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实际无法继续履行,则可要选择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赔偿金的要求。支付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如果赔偿金与经济补偿竞合时,应当支付赔偿金。
一、解除劳动合同形式有哪些?
1、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不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也无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2、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约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决定,而必须是双方的行为,其解除的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出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二、劳动者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公司在没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约定下,就向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此行为就是违法解除,这个时候劳动者应该要求公司继续按照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来履行,或者是向公司提出支付赔偿金的要求,这是劳动者合法享有的权益。如果说公司在既没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同时,又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那么劳动者是可以向与劳动争议相关的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其委员会给予合理的劳动仲裁。
-
违法行为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责任
359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解读四十八: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222人看过
-
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哪些赔偿金?
328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的补偿金
233人看过
-
劳动合同纠纷:如何应对违法解除或终止?
430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与赔偿金额: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416人看过
终止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告... 更多>
-
-
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效果与违约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26合同终止效果和违约责任:合同终止后一般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终止后,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但是,因违约而终止合同的,可以同时要求终止合同和违约责任。
-
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要承担哪些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07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责任有: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违反约定保密义务或者竞业禁止义务的,应当责令停止;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相关法律予以赔偿。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权人因调查侵权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4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合同终止的基本后果在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各方当事人不再受合同关系的束缚。另外,合同终止还具有以下法律效果: (一)依附于主合同的从合同消灭。如担保合同关系应于主合同终止后消灭。 (二)当事人应依法承担后合同义务。所谓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应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三)在因一方当事人违约而引起合同终止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