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恶意获取、使用或披露商业秘密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7:24:27 339 人看过

首先,需要明确这里“第三人”的所指。此处的“第三人”,是相对于商业秘密权利人作为第一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所规定的以不正当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的侵权人以及合法获取但非法披露或者使用商业秘密的侵权人作为第二人而言的。

其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第三人侵权需要“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里的“明知”和“应知”是判断行为人主观状态的前置条件,即判断第三人侵权需要考察第三人的主观状态的“善”、“恶”——存在善意第三人和恶意第三人,如果第三人在主观上是明知的,则其进一步的“规定”行为构成侵权,此时第三人即为恶意第三人;如果第三人并非明知或者应知,则其进一步的有关行为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权,此时的第三人即为善意第三人。可见,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权需要两个基本要件:第一,第三人主观状态处于“恶”的状态,即第三人对第二人的侵权行为状态是明知或者应知的;第二,第三人客观上实施了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

最后,对于善意第三人的“善意消失”问题。善意第三人对“第二人”的侵权行为并非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该第三人实施了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在权利人知悉该第三人的行为向第三人告知“第二人”的侵权行为后,该善意第三人在客观上已经明知了“第二人”的侵权行为事实,此后如果第三人仍然继续其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则第三人在主观上就从“善意”转化为“恶意”而“成就”了其继续行为的侵权行为属性。第三人的“继续行为”便构成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8: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商业秘密相关文章
  • 商业秘密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披露
    商业秘密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泄露出去?①离职或在职的员工,在离职或集体受到不正当利益驱使时,可能会窃取商业秘密。不忠的员工也可能向他人提供商业秘密。据有关调查,泄露商业秘密的企业员工中,在职员工占30%,离退休员工占28%。一些公司认为,最有效的研发捷径是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这一理念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甚至那些国际声誉良好的公司,利用工(商)务间谍非法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③接受外方人员的采访、访问、调查,以及在实践中的失职行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但同时也是商业秘密流失的重要渠道。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某个国家的一位工程师曾经穿着粘粘的鞋子到一家飞机制造厂去获取金属屑,以便进行化学分析。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生产的龙须席,历史悠久。在清朝,它是皇帝享有的贡品。自1953以来,已出口到日本、香港、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曾在莱比锡世界手工艺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国独特的手工艺”,为国
    2023-05-07
    189人看过
  • 善意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责任
    由于在关于善意第三人责任的问题上涉及到复杂的价值判断与利益权衡,即当保护商业秘密与保护交易安全两种价值取向发生利益冲突时,法律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协调,以实现利益均衡。所以各国立法与学说对此认识不一。对善意取得商业秘密的第三人,法律是否应当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救济,大概有以下三种观点。该民事主体实施的侵权损害行为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为了提体现公平,该民事主体需要主动支付一些金额,但是即使不支付,法院也不会强制性要求执行。若谎称是善意第三人的,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一、善意第三人构成要件是如何规定的?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将其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合理对价、公示),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三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善意取得应当具备下列成立条件:1、标的物须为动产
    2023-03-18
    310人看过
  • 证监会引入商业秘密豁免披露规定
    日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要求,证监会对主板(含中小板)和创业板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进行了合并修订。张晓军介绍,本次修订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决策有用性,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实现信息的易用易得。充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构建统一框架下的分层次信息披露体系,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信息披露与持续性信息披露的有机衔接,兼顾上市公司合理的信息供给要求,用市场化方式平衡公平与效率。一是确立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突出重点内容,实现信息有用,凡是对投资者决策重要的信息都要位置提前、内容上要重点突出,层次上要分明;凡是投资者不关心或者以前年度披露过的冗余信息,都要增加索引、大幅简化或删除。提倡语言浅白,实现信息易懂,鼓励清晰易懂、通俗浅白的语言,避免过于复杂、专业化和不必要的数据,减少冗余信息。二是构建分层次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确立分层次的
    2023-06-05
    291人看过
  • 泄露商业秘密的责任分为几类,哪些属于透露商业机密的行为?
    一、泄露商业秘密的责任分为几类泄露商业秘密的责任分为两类:1.技术信息,它是指凭经验或技能所产出的,在实际中尤其是工业中适用的技术情报、数据或知识。它包括化学配方、工艺流程、未申请专利的设计、技术秘诀等。2.经营信息,它是指具有秘密性质的经营管理方法及与经营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情报。它包括管理方法、企业营销战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二、哪些属于透露商业机密的行为?属于透露商业机密的行为有: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三、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有哪些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有:1.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2023-06-23
    356人看过
  • 行为对象为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据此,商业秘密具有以下特点:1、商业秘密是一种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图象为载体,也可能以实物为载体,还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脑或操作方式中。2、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事项,即必须是仅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知悉的事项。3、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经济利益,仅限于积极的经济利益,即能使权利人增加财产或者财产上的利益4、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即具有直接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权利人能够将商业秘密直接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5、商业秘密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此外,商业秘密还具有使用权可以转让、没有固定的保护期限、内容广泛等特点。一、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
    2023-02-28
    288人看过
  • 合法获取商业秘密的情形
    (一)因权利人的疏忽泄露而获得对商业秘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商业秘密得到法律保护的最重要条件。如果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在公共场所随意谈论产品配方、客户名单等技术、经营信息或者对载有技术、经营信息的文件、图纸随意丢弃而为他人知悉、获得,只能说明权利人并未将该信息作为商业秘密对待,该信息从而在法律上也不成其为商业秘密。故而,他人在无意中得知了该信息,并不违反法律。(二)通过反向工程而获得反向工程是指他人对权利人公开出售的产品或从合法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研究等活动,从而反推出该产品的配方、结构、生产工艺和方法等技术秘密的行为。反向工程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手段,权利人一般无权禁止他人采用。当然,实施反向工程的前提是取得权利人的产品应合法。与此相反的是黑箱封闭。即产品在法律上受保护,如果他人并未获得权利人产品的所有权,就不得有开拆、窥视等行为。比如对出租的产品,因出租人仍然享有所
    2023-06-19
    463人看过
  • 揭露商业秘密行为侵犯的核心要素
    有下列行为要点:1.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其他人。2.客观上,行为主体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实施的方式有盗窃、利诱、胁迫或不当披露、使用。3.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者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具体类型有哪些(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四)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
    2023-07-05
    198人看过
  • 商业秘密被泄露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能构成犯罪。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侵犯商业秘密罪2001年10月,原西重所高级工程师裴擅自将工程的设计图纸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中。2002年8月,裴离开西重所到中冶连铸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裴将西重所的电子版图纸带回武汉的中冶连铸公司,该公司设计人员利用该图纸,在短期内就完成了四川和山东的两个项目设计。西重所技术人员在西安冶金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发现中冶连铸公司委托该厂加工的四川和山东两家企业设备图纸中有西重所的标题和标号,遂向公安机关报案。西安市中院经审理认为,裴利用工作便利盗窃单位商业秘密,并提供给他人使用,其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一审判决裴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
    2023-07-05
    223人看过
  • 如何披露商业秘密及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1、什么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造工艺、制造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信息、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不为公众所知,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实用的,权利人已经采取保密措施的。其中,不为公众所知是指不能直接从公共渠道获取信息;它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即信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给权利人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权利人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包括签订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和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刑法第219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的,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泄露,(三)违反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泄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
    2023-05-02
    476人看过
  • 商业秘密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吗
    商业秘密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版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权,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一、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有哪些?(一)秘密性。商业秘密首先必须是处于秘密状态的信息,不可能从公开的渠道所获悉。《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即不为所有者或所有者允许知悉范围以外的其他人所知悉,不为同行业或者该信息应用领域的人所普遍知悉。(二)实用性。商业秘密与其他理论成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商业秘密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实用价值。商业秘密必须是一种现在或者将来能够应用于
    2023-03-19
    309人看过
  • 何为商业秘密什么是商业秘密
    一、何为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不为公众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是指该信息具有可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二、如何获得获得商业秘密(一)独立开发商业秘密权利人以外的人过经独立的技术开发获得与权利人相同或近似的商业秘密的,不属于侵权商业秘密。(二)反向工程也称逆向工程。商业秘密权利人以外的人,对市售或者其他合法渠道取
    2023-04-27
    341人看过
  • 商业秘密合法获取的原因
    获取商业秘密的正当行为有这几种情况:一、独立研发:指行为人并未依靠他人或他人已有的商业秘密信息,而独自研究开发出商业秘密的行为,它是每个权利人获得商业秘密的主要方法之一。二、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三、信息分析:是指行为人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通过对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资料、信息进行研究、试验,从而知悉他人的商业秘密。信息分析也无需征得权利人的许可,行为人在已公开的信息资料中,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获知他人的商业秘密,并无任何不妥或违法之处,其获知的商业秘密并不侵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当然,不能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属于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类型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的列举以及其他各国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文件和各国学者的
    2023-07-07
    382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这是上述第一种行为的继续。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1陆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第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
    2023-06-08
    166人看过
  • 第四百三十二条【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四百三十二条【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定义、量刑】第四百三十二条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及处罚的规定。构成本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实施了泄露国家军事秘密的行为。泄露包括以口头或者书面等各种形式,使不应知悉的人知悉。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即行为人通过口头告知或者书信提供等主动行为泄露;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而泄露,即行为人没有按照有关保守军事秘密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致泄露了军事秘密的行为。行为人泄露军事秘密包括故意泄露和过失泄露两种情况。
    2023-06-11
    36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商业秘密
    相关咨询
    •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0
      所谓披露,是指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开,使其失去秘密价值来侵犯商业秘密;所谓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具体情形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如果将该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即构成双重侵权;(三)倘若第三人从侵权人那里获悉了商业秘密而将秘密披露或使用,同样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 违法获取、使用、使用、披露、报告、销售商业秘密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3
      客户资料系公司重要的经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公司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属于商业秘密。如公司员工违反《保守商业秘密协议》获取、使用、披露客户信息,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如该行为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包括减少盈利、增加亏损、引起破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等。则依法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怎样理解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05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之一:“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
    • 商业秘密或者商业秘密泄露方式主要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4
      商业秘密泄露主要有下列途径: 1、人才流动泄露商业秘密; 2、兼职工作泄露商业秘密; 3、离退休员工被其他单位聘用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4、保密观念淡薄泄露商业秘密; 5、企业自身经验介绍,接待来访等泄露商业秘密; 6、发表学术论文,泄露商业秘密; 7、企业职工为私利或私愤泄露商业秘密; 8、发生意外事故。
    • 是什么行为会泄露商业秘密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是违法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若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若属于民事纠纷的,企业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泄露商业秘密,达到以下规定的条件的,那么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企业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刑法》第二百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