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1:34:19 202 人看过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构成条件为: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对象,必须为不法侵害人;

2、实施正当防卫时,不法侵害行为正在发生;

3、正当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正当防卫的概念

起因条件,也就是说采取正当防卫必须是要有不法侵害存在,并且是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通常指人为实施的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侵害行为。受害人因想象、臆测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能成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必须满足这4个条件,否则无法认定,当事人应负刑事责任

1、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就是指正当防卫只能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的。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也就是说,所谓的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时实施,提前防卫或事后防卫实际上都是故意伤害而非正当防卫了。

2、对象条件,也就是说正当防卫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防卫行为不能殃及第三者。比如说,在防卫过程中致使无关的路人受伤,对路人的伤害不能以正当防卫为由免责。

3、主观条件,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就是说采取防卫的人的主观意识,必须是以正当防卫的目的。若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侵害人采取反伤行为,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必须满足这5个条件,否则无法认定,当事人应负刑事责任

4、限度条件,这也是正当防卫的认定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受侵害人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报复的想法,在防卫过程中可能会付诸实践。即,在解除侵害威胁后,受侵害者仍然对侵害者有持续的暴力防卫的行为,或者对侵害行为采取了过激的防卫手段,造成侵害人不必要的伤亡的,会被定义为防卫过当。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10: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会判刑吗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为了国家、本人、公共利益等避免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必须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不会判刑。一、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避免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会判刑吗正当防卫不会判刑,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
    2022-06-21
    334人看过
  • 据说偶然防卫这一概念是正当防卫吗?
    偶然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4)针对侵害人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偶然防卫因欠缺防卫意识,不属于正当防卫,造成他人侵害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偶然防卫是什么意思偶然防卫也是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错误认识。因其不具有主观正当化事由,偶然防卫被作为犯罪看待是妥当的。同时,在基于故意的偶然防卫的场合,当发生了行为人预想的结果时,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在基于过失的偶然防卫的场合,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失,客观上又阻止了不法侵害的发生,则不认为是犯罪;如果存在严重过失,则应追究行为人的过失责任
    2023-07-24
    129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以及意义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意义(1)可以及时保障国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公共和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这就提高了每个公民都要树立见义勇为、互相帮助的精神。(3)有利于威慑犯罪分子,有效遏止、预防犯罪。公民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可以致伤或致死不法侵害人。这对不法侵害者和潜在的犯罪分子都是一种有效的威慑。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必须明确下面两个问题:其一,一个人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从客观上看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使国家、公共利益、公民本人以及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
    2023-05-31
    446人看过
  • 正当防卫属于什么准确概念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4-05-03
    184人看过
  • 正当防卫概述
    正当防卫
    所谓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自卫行为。事前防卫即对只是单纯流露了侵害意图或处于违法犯罪的预备状态、尚未构成对合法权益的现实威胁的人采取的先行防卫行为。例如A只是在那等待抢劫的机会,而并未实施抢劫行为时被B发现他的意图,而B对A采取了侵害行为目的是制止抢劫行为的发生这样的行为就不算是正当防卫只能是事前防卫。假想防卫是指对于根本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人,基于错误认识认为其存在而对侵害人实行了正当防卫以致造成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还拿抢劫来说比如A手里拿着一把刀把玩而B恰巧路过B则以为A要实施抢劫行为于是先下手为强将A殴打或采取了其他手段对A造成了侵害行为这就是假想防卫。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
    2023-06-07
    327人看过
  • 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哪些条件是相同的
    一、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结束状态,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状态和危险已处于结束,制止行为的损害到此为止,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每个公民都应积极采用这一权利与犯罪行为作斗争,因采用正当防卫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人身、财产权利而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刑法在量刑时会依法予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二、正当防
    2023-04-04
    337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什么是正当防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3-06-11
    149人看过
  • 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以及构成要件?
    一、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有: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二、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
    2023-06-19
    69人看过
  • 构成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
    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巴黎红灯笼茶馆血案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行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
    2023-03-26
    63人看过
  • 符合哪些条件才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指的是当事人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有以下条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有不法侵害发生;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怎么样才算正当防卫成立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下列五个条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且待其实施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时,可以认为侵害行为已经开始。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4、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由于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针
    2023-08-03
    362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一)防卫过当的概念和特征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其基本特征是:(1)在客观上实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2)在主观上对过当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罪过。至于罪过的形式,只能是间接故意或者过失。(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行为的罪名,应当根据具体过当行为的性质,以及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并依据刑法分则有关条款予以确定。对于防卫过当行为的量刑,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具体适用该款规定对犯罪人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防卫目的。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而防卫过当的。较之为保护自己合法利益而防卫过当的,前者的处罚应更轻。2.过当程度:即所造成重大的损害后果与必要限度的差距。轻微过当,则罪行轻微,处罚亦应轻微;严重过当,则罪行严重,处罚相对要重。3.罪过形式
    2023-06-12
    353人看过
  • 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概念是什么?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何认定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的认定如下:1、主观上有防卫意识,客观上有正当防卫的时空条件;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暴力犯罪已经足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3、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达到重大程度;4、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后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2023-07-19
    379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正当防卫的规定有: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别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权,而采取的制止非法侵权,对非法侵权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
    2023-07-07
    302人看过
  • 2022民法典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吗?
    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因此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失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不过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另外还有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无限正当防卫中,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便不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本身充满了争议,所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在对防卫过当行为量刑时,要从事件的起因、性质、超过限度的程度、造成危害的轻重、罪过形式、当时的处境等考虑。新民法典正当防卫标准民法典的正当防卫不同于刑法,正当防卫是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遭受现时的不法侵害而有必要进行的防卫。其构成要件如下:1.正当防卫须以一个现时的、对某个法律所保护利益(如所有权、健康权、自由)的不法侵害
    2023-07-19
    1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组成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 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构成要件及特征?对正当防卫有哪些意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必须不法的侵害行为;二是必须对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三是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四是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实行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不受侵害。规定正当防卫的意义在于鼓励
    • 概念正当防卫要求条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9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总的来说构成正当防卫要符合下列四个条件:lt;br/lt;br/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即是别人实施了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时才可以进行防卫,比如是打人的行为就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是如果是他人开
    • 正当防卫概念&Q4&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3-10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如下:1、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应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2、时间条件;3、对象条件;4、主观条件;5、限度条件;6、无过当防卫权。
    • 正当防卫概念说明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21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在紧急状态下,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派生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不是随时可以任意行使的。如果行使不当,或者滥用这种权利,不但达不到正当防卫的目的,反而可能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危害社会,构成犯罪。因此,进行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