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行为致人死亡的法律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22:12:37 410 人看过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可以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杀人罪进行处罚。有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1、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是结果犯,同时具备下述两个条件的,应当立案追究:

(1)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的行为;

(2)发生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6: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
    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至于是成立二者之间的什么罪,关键要看行为人对其不作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男子在明知道同伴不舒服,且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因不想付治疗费也没有联系其家人,就扔下同伴在车内就走了。在交通,时间,空间等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男子明知道自己不救助的行为可能导致同伴的死亡,仍然不采取救助的行为,然而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最后导致同伴死亡。男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致人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
    2023-08-18
    237人看过
  •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一、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聚众斗殴造成他人死亡的,不按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任,而是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此时对行为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首要分子是指聚众斗殴的组织者,策划者,纠集者,指挥者,在幕后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不论其是否直接参加斗殴,一般应认定为首要分子。聚众斗殴犯罪中,如果首要分子明确反对其他参与人造成对方人员重伤、死亡结果的,对直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实施者按照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处理,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首要分子按照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如果要分子在组织犯罪过程中重伤、杀人的故意不明显,其他积极参加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对直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实施者和首要分子,都应按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处理,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二、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1、场地聚众斗殴罪通俗来讲就是搞小
    2024-01-14
    168人看过
  •  酒驾致死罪行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醉酒或酒驾驾车并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将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相应的刑罚。醉酒或酒驾驾车并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将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
    2023-09-15
    467人看过
  • 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判刑后应该怎么样交付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由此可见,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量刑一般不低于三年有期徒刑,可是具体判多久还是要结合案件的详细情况确定,就像是多次利用迷信对他人进行蒙骗,不仅致人死亡,还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判无期徒刑的可能性也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
    2024-01-08
    445人看过
  • 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故意还是过失
    一、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故意还是过失故意。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不要求特殊身份;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社会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实施了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的行为。二、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标准为:1.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的行为。2.发生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应当同时具备上述两点。三、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第三条刑法第三百条第二款规定的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蒙骗他人,致人死亡,是指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
    2024-01-03
    107人看过
  • 因寻衅滋事导致死亡的法律后果
    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处罚如下:在法律上不按寻衅滋事罪处罚。因为寻衅滋事是一种行为,死亡是一种严重的后果,将根据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来处罚。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死两项罪名的处罚将非常严重,而寻衅滋事的最高刑期为五年。根据吸收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原则,判处重罪。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寻衅滋事罪怎么处罚一、寻衅滋事罪怎么处罚1、寻衅滋事罪的处罚如下:(1)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如果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023-07-03
    397人看过
  •  抛物致害行为的法律后果
    根据给出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如果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或悬挂物发生脱落或坠落,导致他人受到损害,而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他们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高空坠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发生高空坠物事件,所有相关方都有可能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或悬挂物发生脱落或坠落,导致他人受到损害,而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那么他们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高空坠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建 筑 物 坠 落 致 人 损 害 的 法 律 责 任建筑物倒塌致人伤害时,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要分清是自然倒塌还是人为倒塌。如果是自然倒塌,建筑物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人为倒塌,造成倒塌的侵权人承担赔偿
    2023-10-06
    51人看过
  • 如何对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犯罪者进行量刑?
    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量刑标准如下:1、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指利用迷信欺骗他人致人死亡的行为。利用迷信构成犯罪怎么量刑构成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
    2023-07-07
    286人看过
  • 被代理人死亡后的代理行为法律效力
    委托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死亡后实施的代理行为是否有效应视情况而定。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关系原则上应该终止。但是,委托代理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的,或者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的,代理行为有效。被代理人死亡,司法实践中代理关系怎么处理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被认定为有效的,将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情形下,法律直接认定其为有权代理,而非表见代理。这一法律效果将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即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是在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和第三人之间发生,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并无法律关系。即第三人有权以代理行为当事人地位,请求被代理人的继承人承受代理行为效果、履行代理行为所生义务。如果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不履行义务的,第三人有权依法向法院
    2023-07-29
    233人看过
  • 迷信信仰是否会加重害人死亡罪的判决结果?
    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一般不会判处死刑,判决标准如下:1、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4、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利用迷信使人重伤罪是犯重伤罪吗利用迷信致人重伤罪的构成应当包括:(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二)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迷信致人重伤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
    2023-07-02
    1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会有何法律后果
    肇事逃逸之情形若导致受害者不幸身亡,如因逃逸行为使受害者无法获得及时救助终告毙命的,按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此情形将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之严厉惩罚。所谓“因逃逸致人死亡”,乃是指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出于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动机选择逃离现场,导致原本可获挽救的受害者因为得不到救助最终不幸离世。因此,肇事者的逃逸行径与其造成的受害者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具备刑法意义上的因果联系,便成为了判定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要素。例如,在有些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例中,受害者的死亡源于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未能采取积极的救援行动以确保抢救时间,进而造成了死亡后果的出现。因此,可以判断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对于受害者的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联性。然而,倘若受害者在交通事故当场已经死亡或者生命垂危之际,肇事者选择逃逸,此时造成受害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在于肇事行为本身,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
    2024-08-15
    50人看过
  • 诱因行为致人死亡的认定
    [案情]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姜某系同村农民,二人分别承包该村鱼塘,彼此鱼塘相邻。2005年10月3日下午5时许,二人酒后至各人承包的鱼塘处时,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互相厮打。姜某将张某打倒在水渠沟中,致张某头部被碰破流血,此时二人被人拉开。当姜某起身离开时,张某从背后用皮鞋照姜头部猛拍一下,姜随即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市公安局法医鉴定,姜某符合生前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破裂致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同时查明,轻微外伤、情绪激动等均可成为脑基底动脉破裂之诱因。[评析]对本案定性问题有不同观点,分别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无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笔者同意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观点,理由如下:一、张某持皮鞋击打被害人头部致其死亡行为不符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是我国刑法中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且符合故意伤
    2023-08-17
    21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023-06-11
    53人看过
  • 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构成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的,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一般组织会道门致人重伤罪既遂是怎么处罚的?组织会道门致人重伤罪的处罚应为:1.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第一款规定,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利用会道门致人死亡罪法院如何判?利用会道门致人死亡罪法院的判刑规则:
    2023-02-24
    4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迷信故意而致人死亡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2
      迷信致人死亡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指利用迷信欺骗他人致人死亡的行为。
    • 迷信过失致人死亡判几年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1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是交通事故可以赔偿损失费用解决,无限判刑。只要不是故意。你这需要请律师带来。
    • 借助迷信使人死亡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09
      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会道门、邪教组织、迷信活动不受宪法、法律保护,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利用迷信欺骗他人,使他人死亡,严重破坏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本罪的成立必须以他人死亡结果的存在为必要条件,但本罪侵害的客体不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这是因为行为者实施组织和利用会,邪教组织和迷信欺骗他人,不追求死亡结果的发生。单纯欺骗他人死亡的不是本罪论,而是行为者利用组织
    • 刑法中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是以什么为标准立案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02
      1、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应当立案。本罪是结果犯,本罪的立案标准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的行为。 二是发生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立案追究。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 为了迷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会判多长时间?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3
      迷信致人死亡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是指用迷信欺骗他人,造成死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