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信息遭到侵害如何保护个人名誉权
1.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如果一个人的名誉受到侵犯,他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如诽谤、造谣等,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2.要及时收集证据。在面临名誉权侵犯时,应尽快采取措施收集证据。这包括保存原始证据、记录证人证言、收集相关报告和文件等。只有收集了足够的证据,才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
3.寻求专业法律援助。如果个人不具备法律知识或者缺乏处理侵权事件的经验,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寻求援助。律师可以帮助受侵犯者评估案件的合理性和胜算,指导受侵犯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4.加强防范措施。除了在遭受侵权之后采取应对措施外,还应该加强防范,尽可能避免名誉权的侵犯。例如,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保持谨慎,注意不要发表涉及他人隐私或虚假信息的言论;避免恶意攻击他人,不轻信不实信息等。
二、名誉权是什么
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
三、名誉权被侵犯请求赔偿的时效是多久
名誉权被侵犯请求赔偿的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2022法人的名誉权遭到侵害应如何赔偿
176人看过
-
公司名誉遭到侵害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309人看过
-
名誉遭到侵害如何报警
113人看过
-
遇到个人名誉被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152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
193人看过
-
如何保护个人名誉权并追究侵权行为的责任
78人看过
-
我们的名誉遭到侵害如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7当我们的名誉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判决;且判决书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影响名誉权和隐私权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2客体不同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人隐私
-
侵害个人名誉权的法律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8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有毁损他人的名誉的恶意或过失。恶意是指实际恶意,即行为人明知事实虚假或对事实抱有深切怀疑,却仍然不计后果地予以轻率发表,并非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或应该预见到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这种行为。 2、行为人客观上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
-
个人信息遭人恶意散发,侵犯隐私权名誉权有哪些不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4隐私权与名誉权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 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 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
-
客户的名誉权遭到侵害,公共场合拍摄名誉权是如何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6一、什么叫“肖像权”。 “肖像”,从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术意义(或摄影)上的肖像,是指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段,使肖像权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质载体下再现的一种观赏造型作品。 二、肖像权的法律特征: 1、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们判断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现是否构成肖像,应结合其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部位来看待。 首先,必须人物形象必须具有肖像特征。一是其表现形式即通过摄影反映出特定公民